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槐在呼唤   

王锦慧

我曾多次去拜访一棵古槐,一棵守望在李大钊故乡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的古槐。

北依碣石,南望渤海,滔滔滦河水从村东流过。公元1404年,大黑坨在建村以前,古槐就植根这片沃土,迄今已有600多岁高龄。

古槐在村中三里长街的西侧耸天雄踞。虽老态龙钟,须髯蓬垂,却将虬莽的根系盘结于血脉相连的大地深处,在流年往复中昂首傲对风摇雨沐,终挺立成一位知天知地的长者,挺立成一枚声名显赫的村徽。

凝望古槐越久,便愈发真切地感知: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树木灵犀相通。每种树木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情感,那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可谓其心路履痕的标记。

你看,古槐巨伞似的树冠为何呈南低北高之势?原来,它在倾身护卫着李大钊的故居。

这座始建于清光绪七年的寓舍,由南到北分为三进院落。18891029日,李大钊出生在中院东厢房北间屋土炕上。他在襁褓中,即丧父母,没有兄弟姊妹,幼年为垂老祖父抚养成人。

古槐像月光一样相守着爷孙俩。祖父视孙如命,在孙子4岁时教他认字背诗,6岁送他到村西头谷家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0岁送他到邻村攻读四书五经,后又送他到县城以北的井家坨宋举人家深造。

1905年秋,李大钊到旧称永平府的卢龙县城读中学。第二年,学校刚刚开学,他就收到了告知祖父病危的家信。祖父临终时殷殷嘱咐他勿荒学业。

1907年夏,李大钊考取了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自此离开故乡,踏上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开辟革命新天地的征程。

朝朝暮暮年年岁岁。古槐瞩望着他的远行之路,等候着他的折道而返。

予家渤海之滨,北望辄见碣石,高峰隐峙天际……李大钊童年就尤为神往的碣石山,离大黑坨八十里许。其余脉五峰山以奇松、怪石、雾海、冬雪著称于世。他曾数次登临客居,与纯洁幽静之草木泉石为邻为友,相继写出了《再论问题与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轫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19245月,李大钊为躲避北洋军阀政府的通缉,剃掉胡须化装成商人再次来到五峰山。敌人抄了他北京的住所,并一直追至大黑坨,皆徒劳无获地悻悻而返。

白云飞来便去,山峰依然露出。”6月中旬,李大钊接到中共中央通知,秘密前往苏联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他南望故乡作了最后一次匆匆告别。

四时树景各不同。古槐最风姿绰约的时节要属槐花盛开的日子。洁白晶莹的槐花缀满枝头,沁人心脾的幽香弥散在穹宇。

相传,当时光辗转至1927年,在严冬中落英散尽的古槐,早早吐出一层盎然新绿。它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积蓄储存着槐花如期绽放的生命活力。

古槐心事有谁知?

这一年,已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一别故乡遥遥七载有余。槐花宛若漫天飞雪纷纷扬扬飘落,诉说别情离意。

428日,噩耗惊传:李大钊被反动军阀杀害,年仅38岁。

为共产主义断头流血以从之。那天下午,李大钊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留下最后一张照片,神色从容地登上了绞刑台。

李大钊遇难后,夫人赵纫兰悲痛欲绝。当时,李大钊的灵柩辗转移至妙光阁浙寺暂厝,但在白色恐怖的乌云笼罩下,时过6年都未能入土为安,赵纫兰为此肝肠寸断,日夜牵念。

1933年春,久病不愈的赵纫兰预感来日不多,便携儿女冒死重返北平,为李大钊的身后事奔走呼吁。

423日,李大钊的公葬仪式在万安公墓举行。

35天后,赵纫兰溘然长逝,陪伴在丈夫身边。

不知何时,古槐苍老的树干上平添了许多畸形树瘿和扭曲裂隙。据说,只有内心的大悲大恸,才会留下这类外在的伤痕。

那以后,每当微风掠过,便有沙沙的声响传来。倾耳细听,这声响分明是古槐杜鹃啼血般的呼唤。

在日出日落的一天天,在四季轮回的一年年。古槐声声呼唤着李大钊的乳名,祈祷祈盼着他的归来……

槐,怀也。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514日)

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古槐在呼唤”引发联想,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显示文章浓厚的情感色彩,表达作者对李大钊的深切怀念之情。
B.文章第三段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古槐的形象,表现出古槐生命力顽强历史悠久和声名显赫的特点。
C.文中画横线的两处使用疑问句式,避免行文的呆板。前一处引出古槐对李大钊故居的护卫,后一处表明古槐对李大钊为国捐躯而感到悲痛。
D.赵纫兰是一位深情而坚强的女性。即将离世的她冒着危险重返北平,到处奔走呼吁,终让李大钊的公葬仪式在万安公墓举行。
2.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章构思巧妙,两条线索交错并织。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022-09-24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盘州市聚道高中有限责任公司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漫漫历史中,达·芬奇曾在笔记本上画出了潜艇模样,但直到1580年,事情才有些眉目。一位英国旅店老板兼业余科学爱好者威廉·博恩在资料中明确阐明了潜艇基本原理。他说有一种船,通过增加、减少排水量可以在水中下潜上浮。在他的图纸上,用皮革包裹的垫子与螺杆相连,拧螺丝驱动垫片就能控制排水量。不过博恩只有图纸,没造出实物。

40年后的1620年,荷兰工程师科尼利厄斯·范·德雷贝尔制造出历史上第一艘成功的潜艇,被后世称为潜艇之父。他的潜艇用牛皮包裹铁框木架,用羊皮囊控制潜浮,有12名水手划桨驱动,曾多次在英国泰晤士河上潜入5米多深的水中。

19世纪,美国南北战争,双方对海港展开激烈争夺。1864年,HL·亨利制造出亨利号潜艇,意在帮助南军打破北军封锁。13名船员驾驶潜艇接近北军胡萨托尼克号炮舰,用长杆鱼雷撞击它。猛烈爆炸炸碎了船壳,炮舰很快沉入水中。亨利号成了第一艘击沉水面战舰的潜艇,从此揭开水下战争的序幕。

(摘编自《历史上,潜艇是如何发展的》)

材料二:

1954121日,美国海军建过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下水,使人类长时间潜航大洋的梦想变为了现实。鹦鹉螺号这个名字恰恰就来自这个潜航大洋梦想的源头——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的名著《海底两万里》。

与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预言的一样,高速、深潜和持久的续航能力成为现代核动力潜艇的显著特征。

要让潜艇获得高航速,就需要对潜艇的外形和动力系统进行改进。现代核潜艇已普遍采用水下流体动力性能最佳的水滴型或鲸鱼型艇身,这种设计可减少潜航时的水摩擦阻力,有助于提高水下航速,并使之超过水上航速。目前世界各国建成服役的核潜艇,水下最高航速一般都高于25节,有的最快速度甚至超过40节,比普通鱼雷的速度还要快。而核潜艇之所以能够成为水下神行太保的另一个法宝,就是动力强劲的核反应堆。

(摘编自《<海底两万里>:成功预言核潜艇成为海战利器》)

材料三:

核潜艇上装备的核反应堆与普通核电站使用的核反应堆在工作原理上是相似的。目前,世界上多数现役核潜艇采用压水式核反应堆。其核动力装置主要由核反应堆、加压容器、主循环泵和主汽轮机等组成。现代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大多采用轻水型压水反应堆,其工作过程是:核燃料在反应堆内产生链式反应,释放出巨大的热量;利用主循环泵使载热剂(高压水)通过堆芯把热量带走,通过蒸汽发生器把水加热成蒸汽;蒸汽流推动汽轮机运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推动潜艇航行。

核反应产生的能量也能转换为电能,提供全艇设备,如艇上的无线电设备、声呐设备和水声通话系统等用电。为核潜艇提供氧气的主要设备是制氧机,其电力也是由核反应堆提供的。另外,潜艇上使用的淡水要从海水中提取,潜艇上的空调设备和照明设备等都必须依靠核反应堆来提供电力。20008月,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后仅仅发出一次救援信号,这和当时艇上核反应堆关闭、电力供应中断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提高潜艇的生存能力,人们通常还在核潜艇内装备蓄电池、柴油发电机等,以作为应急动力装置。

(摘编自《为什么核潜艇能够长时间潜伏在水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威廉·博恩造出的潜艇将垫子与螺杆相连,通过拧螺丝驱动垫片控制排水量,是利用了增加、减少排水量使潜艇在水中下潜上浮的原理。
B.因为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的大胆设想,才会有人类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的诞生,人类才实现了长时间潜航大洋的梦想。
C.现代核潜艇上装备的核反应堆大多采用轻水型压水反应堆,在工作原理上,它与普通核电站所使用的核反应堆是一样的。
D.核反应产生的能量能转换为电能,为全艇设备提供电力,同时为了应急,核潜艇内通常也装备蓄电池、柴油发电机等应急装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亨利”号潜艇曾用长杆鱼雷撞击“胡萨托尼克”号炮舰,致使这一炮舰发生猛烈爆炸,很快沉入水中,从此人类开启了水下战争模式。
B.现代核潜艇普遍采用水滴型或鲸鱼型艇身,因为此种设计可使核潜艇的水下流体动力性能达到最佳,使其水下航速超过水上航速。
C.现代核潜艇能和《海底两万里》预言的那样,具有高速、深潜和持久的续航力等显著特征,主要是因为现代核潜艇具有水滴型或鲸鱼型艇身。
D.核潜艇上的轻水型压水反应堆将核能转变为电能主要分四步,其中第一步是通过反应堆内的链式反应,将核能转变为热能。
3.潜艇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韵是一个关于宋代文化的美学理想,它切近生活,比历史虚柔,比理学深至,展现为一个活色生香的文化主体,成为中国古代史上具有鲜明的文明创新、转折意义的历史阶段之标志,开启了所谓的近世历史。说它实现了魏晋美学突破以后再一次以某一具体历史时代为界的美学突破,可能不会过分。

宋韵美学具有强烈的近世感。近世概念来自日本京都学派代表人物内藤湖南描述中国古代唐宋社会差异的经典分析。他说:这种贵族政治在唐末五代的过渡时期衰落下去了,代之而起的是君主独裁政治。贵族衰落的结果,就是君主的位置与人民接近起来,高官显爵无法再依靠家族特权来获得,完全是基于天子的权力才得以任命了。在宋代,不仅君主直接面对百姓,官僚的选拔也因科举制大行而具有机会均等的特点。宋代的君主和官员相比以前的贵族体系更靠近最底层的民众,因此,整个国家组织与社会结构体现出更多的公平性,并推动和引领人民追求好生活以及伴生的各种文化创造力。开明君主、重商经济、货币流通、市民生活、超大城市等,无不昭示中国社会向近世的伟大转型。

宋韵美学具有非唐的大国韵度。如果说唐代诗人的大量边塞诗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大国气度和多民族文化交融,那么,宋代艺术就不免刻意调低了此一音高,而以相对纯粹的中国品格凸显出来,它可以婉约风格的宋词和经典色彩的天青色宋瓷为代表。又如果说唐人以气胜,那么宋人以韵胜。气更偏于自然,韵则偏于人化。不妨说,宋代文化终于脱胎换骨,形成了中华文明传统的新内核,它具有某些内敛又优美的品格,这些品格具有极度向内搜求的特点。似乎,近世感的获得是不需要历史连续性的,这就使得向历史回溯失去了必要性和动力。质言之,唐宋之际发生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基础性的意义上,我们说它的大国韵度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唐的。

宋韵美学具有世俗生活风格化。市民阶层的崛起,世界级大都市的出现,导致城市生活空前繁荣,它的价值核心是经济上的等价交换系统。于是,人民获得了一个相对更为平等的社会环境,不可避免地,一切其他价值都得到了重新评估。在这一社会环境中,建筑、家具、瓷器等成为城市生活的显著标志,杂剧、说书、茶艺、花市和香道等体现了各种群体活动的组织功能,带动着传统的琴棋书画,以价值公平的民众交流为指向,蔚然风靡,获得了艺术上风格化的新形态,繁荣的世俗生活恰恰以这一风格化之美学品格相标榜。

宋韵美学盛行极简主义。宋代器物在两宋之际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历史上主要由青铜器所承载的包括礼制到生活的盛器功能位移到了瓷器之上。青铜器那种厚重的历史感和凝重的神秘气息,被消解了。瓷器变而以简洁的形态和单色调为主。一种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审美风尚,在瓷器这样的实用器物上开风气之先。艺术上的极简主义在宋瓷上业已完成。极简主义也体现于宋代的家具设计和制作,并向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门类渗透。因此,说极简主义在宋代蔚为时尚是不过分的。极简主义的成型可能缘于极简不允许情感泛滥,而宋代理学恰恰压制情感,似乎在方向上与极简走到了一起。同样,禅趣真正大盛行也是在宋代,或许禅宗和理学在直观上形成了合流,助推了极简主义。

(摘编自张节末《论宋韵的美学向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韵”可谓中国古代史上的又一次美学突破,也是具有鲜明的文明创新和转折意义历史阶段的标志。
B.因为宋朝整个国家环境相对公平,能引领人民进行文化创造,所以宋朝君主和官员更靠近最底层的民众。
C.以婉约词和天青色瓷器为代表的宋代艺术表现出相对纯粹的中国品格,体现了偏于人化的大国韵度。
D.宋朝城市生活的价值核心是经济上的等价交换系统,建筑、家具、瓷器等成为城市生活的显著标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内藤湖南描述中国古代唐宋社会差异的经典分析,是为了证明宋韵美学有强烈的近世感。
B.文章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方法,将“唐人以气胜”与“宋人以韵胜”进行对比,来突出宋朝的艺术成就。
C.文章整体采用总分结构,主体部分从表现和原因两个维度,逐层深入地具体阐述“宋韵”的美学向度。
D.“可能”“相对”“似乎”“某种程度上”等表示不确定的词语的运用,恰好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不靠贵族体系统治,君主直接面对百姓,选拔官员主要靠科考,民众有获得为官的均等机会。
B.因为近世感的获得不需要历史连续性,所以宋文化没有继承唐文化,就发生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C.宋朝传统的琴棋书画在杂剧、说书、茶艺等活动的带动下蔚然成风,获得了艺术上风格化的新形态。
D.宋代极简主义从瓷器开始渗透到传统艺术门类,与宋代理学压制情感、禅趣大盛行的社会现实分不开。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准确把握重点、关键、支撑、目标等工作着力点,才能做到整体谋划、全面推动、取得实效。

在选题策划上,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要突出新时代现实题材精品生产的主体地位。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创造了无数波澜壮阔的伟大奇迹,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生动故事,广大读者迫切希望能够读到更多深刻反映新时代历史巨变、描绘新时代精神图谱的优秀文学作品。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强调聚焦新时代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就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文学出版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担当。通过优化选题结构、规划选题重点,突出新时代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在选题计划中的占比和分量。同时,倡导新时代现实题材精品生产与多样化题材精品生产相互促进,目的在于以选题内容的丰富性,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

长期以来,文学出版一直存在数量与质量的结构性矛盾,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作品大行其道,脱离现实、无病呻吟的作品比比皆是,反之,称得上“高峰”的精品却如凤毛麟角。如何提升文学出版的品质,如何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成为长期困扰出版界的一个难题。为人民奉献有正能量、有感染力,传得开、留得下的文学精品,对文学出版来说至关重要。这就意味着对那些可出可不出的作品坚决不出,杜绝无效产出;对那些只有市场效益而内容有害的作品坚决不出,决不能在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而对那些基础好的作品,则要本着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与作者一道精心打磨,久久为功,将“璞玉浑金”铸造成为文学精品。

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的支撑点,是实现全媒体条件下的文学创作与多介质传播的深度融合。文学出版基于媒介技术的支持,推动出版流程重塑再造、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转型升级,不同媒介通过内容、渠道、平台、终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提高文学精品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被制作成有声书、电子书,可以促成文学IP运营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能够针对读者多样化文化需求,依托新技术、新媒介和新商业模式,为作家与公众搭建起思想与艺术互通的平台,聚合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最大程度地发掘文学作品的内容资源优势,传播知识、引领精神、启迪审美。

文学出版属于大众出版,其商业属性相对来说表现得更明显一些。但是,如果一味重市场需求、轻价值引领,重故事情节、轻文化底蕴,忽视社会效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则会导致文学的庸俗化、低俗化和媚俗化,最终将失去读者和市场。文学出版要倡导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必须服从社会效益。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把效益提升作为目标,则意味着文学出版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文学精品必然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在市场上广受欢迎,而且具有长远性。同时,这些作品的多介质传播所衍生出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将进一步促成效益提升这一目标的实现。

(摘编自路英勇《紧紧抓住推出“文学精品”这个关键》)

材料二:

优质原创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在某种意义上恰犹如科技创新一样,需要时间与精力的大投入,如果将这些量化为经济计量也同样是一次大投入。但这种投入无疑是值得的。它一方面为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提供优质的精神文化精品,同时也是在为文化企业提供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且降低了在复制、生产、传播和衍生开发等后续价值延伸增值过程中的成本,这种产业链越长,优质原创文学作品无形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就越充分,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就越强。

尽管理论上如此,但由于当下种种复杂的因素,一些优质原创力在一定时间内未必完全能够释放出它本该产生的强大文化影响力及经济效益等现象也并不鲜见。对此,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优质原创文学的产生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美成在久。相关部门特别是管理部门,一定要保有足够的耐心,摒弃那种急功近利的政绩观与业绩观,充分尊重艺术生产规律。坚持以强原创为基石。一方面,在各种资源配置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都应旗帜鲜明地围绕着原创力坚持党和国家的标准与尺度,大力扶持、表彰和奖掖原创,尤其是现实题材的文学原创,在全社会倡导与培养尊重原创、呵护原创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事前审核和事后监管等多种手段,抑制低端重复出版现象,比如明确规定中外文学名著单位的专业出版资质与门槛,对校勘者、译者和责任编辑等相关人员的相关资质与能力进行基本审核等。

(摘编自潘凯雄《强原创:文学创作与文学出版永恒的主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准确把握重点、支撑等工作着力点,才能在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时做到整体谋划、全面推动、取得实效。
B.文学出版一直存在着数量与质量的结构性矛盾,出版界需要提升文学出版的品质,为人民奉献真正的文学精品。
C.构建文学出版新格局要把效益提升作为目标,文学出版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适当考虑社会效益。
D.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创作和传播优质原创文学作品,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企业的竞争力来说都是值得的。
2.根据材料丙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选题策划上,为了丰富选题内容,尽可能地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应使多样化题材精品生产与新时代现实题材精品生产地位相当。
B.基于媒介技术的支持,文学IP经营的经济效益能实现最大化,如文学作品可以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被制作成有声书、电子书等。
C.文学出版如果一味重视市场需求和故事情节,忽视社会效益,就有可能会导致文学的庸俗化、低俗化和媚俗化,最终将失去读者和市场。
D.因为优质原创文学的产生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所以一些优质原创文学在一定时间内未必完全能够释放出它本该产生的强大文化影响力及经济效益。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优质原创文学的产生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美成在久”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曹禺从1930年起几经揣摩构思,又用半年的时间全心写作,终于在1933年完成了《雷雨》。
B.茅盾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子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
C.1942年在重庆,仅用时十天,郭沫若就完成了五幕历史话剧《屈原》的创作。
D.从1975年开始构思、准备,直到1988年5月,路遥终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
4.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才称得上文学精品?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5.请从作家、出版企业和出版管理部门的角度,谈谈如何推动文学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2022-09-23更新 | 186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申君既相楚,是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

春申君为楚相四年,秦破赵之长平军四十馀万。五年,围邯郸。邯郸告急於楚,楚使春申君将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归。春申君相楚八年,为楚北伐灭鲁,以荀卿为兰陵令。当是时,楚复强。

赵平原君使人於春申君,春申君舍之於上舍。赵使欲夸楚,为玳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馀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春申君相十四年,秦庄襄王立,以吕不韦为,封为文信侯。取东周。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丛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秦出兵攻,诸侯兵皆败走。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

客有观津人朱英,谓春申君曰:人皆以楚为强而君用之弱,其於英不然。先君时善秦二十年而不攻楚,何也?秦逾黾隘之塞而攻楚,不便;假道於两周,背韩、魏而攻楚,不可。今则不然,魏旦暮亡,不能爱许、鄢陵,其许魏割以与秦。秦兵去陈百六十里,臣之所观者,见秦、楚之日斗也。楚於是去陈徙寿春;而秦徙卫野王,作置东郡。春申君由此就封於吴,行相事。

(节选自《史记·春申君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
B.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
C.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
D.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宾客,贵族的门客、策士,也可作客人的总称。文中指的是后一个意思。
B.相,辅佐君王的大臣。也称为“相国”“相邦”,是秦及汉朝廷臣的最高职务。
C.假道的“假”指借,与《送东阳马生序》中“以是人多以书假余”的“假”相同。
D.爱许的“爱”即吝惜、舍不得,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的“爱”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申君担任楚国宰相时,他礼贤下士,招徕宾客,辅助君王掌握国政,为楚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B.在接待赵国平原君的使臣时,春申君的上等宾客都穿着宝珠做的鞋子,这使赵国使臣自惭形秽。
C.有人认为楚国本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是春申君治理楚国,将楚国变弱了,朱英不认同这种观点。
D.春申君的门客认为现在魏国割了城池给秦,秦进攻楚就近了,于是春申决定据守在封地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春申君相楚八年,为楚北伐灭鲁,以荀卿为兰陵令。
(2)秦兵去陈百六十里,臣之所观者,见秦、楚之日斗也。
5.春申君在楚国为相,经历了哪些大事?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阮郎归

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注】①金掌: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筑柏梁台,上有铜制仙人,掌托承露盘。此处代指汴京。②兰佩紫:即佩紫兰。紫兰,一种香草。③理旧狂:重又显出从前狂放不羁的情态。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边”两句以写秋景起,点出地点是在汴京,时序是在深秋。意象绵妙,满怀悲凉,为全词奠定了秋气瑟瑟的基调。
B.“绿杯”两句将客居之情与思乡之情交织来写,用笔细腻而蕴涵深厚,一方面赞美故乡人情之美;另一方面又赞美了重阳友情之美。
C.词人用“兰佩紫,菊簪黄”描绘了宴会上佩秋兰、簪菊花的美人,写出了人物之盛与服饰之美,旨在渲染重阳宴饮的盛况。
D.“清歌莫断肠”含不尽之意。词之结句,竟体空灵,包含着万般无奈而聊作旷达的深沉苦楚,极尽回旋曲折、一咏三叹之妙。
2.请简要分析“人情似故乡”中的“似”和“欲将沉醉换悲凉”中的“换”字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七月,加刘裕北青冀二州刺史。

或谓裕曰:“张纲有巧思,若得纲使为攻具,广固必可拔也。”会纲自长安还,太山太守申宣执之送于裕。裕升纲于楼车,使周城呼曰:“刘勃勃大破秦军,无兵相救。”城中莫不失色。江南每发兵及遣使者至广固,裕辄潜遣兵夜迎之,明日,张旗鸣鼓而至,北方之民执兵负粮归裕者,日以千数,围城益急。张华、封恺皆为裕所获。

秦王兴遣使谓裕曰:“慕容氏相与邻好,今晋攻之急,秦已遣铁骑十万屯洛阳;晋军不还,当长驱而进。”裕呼秦使者谓曰:“语汝姚兴:我克燕之后,息兵三年,当取关、洛;今能自送,便可速来!”刘穆之闻有秦使,驰入见裕,而秦使者已去。裕以所言告穆之。穆之尤之曰:“常日事无大小,必赐预谋,此宜善详,云何遽尔答之?此语不足以威敌,适足以怒之。若广固未下,羌寇奄至,不审何以待之?”裕笑曰:“此是兵机非卿所解故不相语耳夫兵贵神速彼若审能赴救必畏我知宁容先遣信命逆设此言是自张大之辞也 晋师不出,为日久矣。羌见伐齐,殆将内惧,自保不暇,何能救人邪!”

初,秦王兴遣卫将军姚强帅步骑一万随韩范往就姚绍于洛阳,并兵以救南燕,及为勃勃所败,追强兵还长安。韩范叹曰:“天灭燕矣!”南燕尚书张俊自长安还,降于刘裕,因说裕曰:“燕人所恃者,谓韩范必能致秦师也,今得范以示之,燕必降矣。”裕乃表范为散骑常侍,且以书招之。长水校尉王蒲劝范奔秦,范曰:“刘裕起布衣,灭桓玄,复晋室,今兴师伐燕,所向崩溃,此殆天授,非人力也。燕亡则秦为之次矣,吾不可以再辱。”遂降于裕。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刘裕灭南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是兵机/非卿所解故/不相语耳/夫兵贵神速/彼若审能赴救/必畏我/知宁容先遣信命/逆设此言是/自张大之辞也
B.此是兵机/非卿所解/故不相语耳/夫兵贵神速/彼若审能赴救/必畏我知/宁容先遣信命/逆设此言/是自张大之辞也/
C.此是兵机/非卿所解故/不相语耳/夫兵贵神速/彼若审能赴救/必畏我/知宁容先遣信命/逆设此言/是自张大之辞也/
D.此是兵机/非卿所解/故不相语耳/夫兵贵神速/彼若审能赴救/必畏我知/宁容先遣信命/逆设此言是/自张大之辞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B.周城的“周”是环绕的意思,与《阿房宫赋》中“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的“周”相同。
C.铁骑即披挂铁甲的战马,借指精锐的骑兵,又称重骑兵,是古代军事战争中骑兵的一种。
D.布衣,原指古代老百姓穿的麻布衣服,后借指平民百姓。文中“布衣”是后一个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对刘裕说如果得到张纲,让他制造攻战的器具,就能攻下广固,于是刘裕派太山太守申宣捉拿张纲。
B.刘裕让后秦使者回去告诉秦王,东晋军队攻克燕国后会休整三年,之后就要去攻打后秦,后秦如果想投降就早点来。
C.刘裕对刘穆之说东晋的军队不出国征战很久了,羌人看见他们大举讨伐三齐之地,心中会畏惧,也不会去援救别人。
D.刘裕听从了南燕尚书张俊的建议,上表朝廷请求封韩范为散骑常侍,并且写信招降韩范,韩范最终向刘裕投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北方之民执兵负粮归裕者,日以千数,围城益急。
(2)今兴师伐燕,所向崩溃,此殆天授,非人力也。
5.从刘裕处理后秦使者这件事上,能看出刘裕是一个怎样的人?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示长安君

王安石[宋代]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1060年(嘉祐五年),王安石出使辽国,临行前与妹妹话别,写下了这首诗。多年来,王安石仕履匆匆,其妹也随夫远宦,两人离多会少,此番又是短聚,也不知后会何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议论起,写自己在年少时就将离别之情看得很重,而到年老时,即使是相逢,也会引起悲伤的情感。
B.作者与妹妹三年来匆匆一聚,马上又要去遥远的辽国,诗人情感此时转为惯帐,话题切入对分别后的思考。
C.与妹妹分别时,对于后期何日能再次相会的问题,作者以“雁南征”作回应,透漏出作者渴望归期的迫切之情。
D.整首诗没有用典,而是把人们常见的家庭琐事融人诗句中,语言质朴自然,但字里行间中蕴含着诚挚的亲情。
2.诗歌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报复

契诃夫

这天正赶上我们的莹凇福利场演出

早晨九点多钟,喜剧演员在她的门口站住,这个喜剧演员听了一下,然后举起大拳头敲门。他非见到莹凇不可。不管怎样,不管她多么想睡觉,她也得从被子里爬出来……

“您倒是开门呀,见鬼!莫非我还得迎着穿堂风冻很久?”

直到十点一刻,喜剧演员才听到一声深长的叹息。叹息以后,跟着是下床的声音。下床以后,就是趿拉着拖鞋的声音。

“您有什么事?您是谁呀?”

“是我……”喜剧演员不必通报姓名。凭他的说话声就很容易听出是他,声音又沙哑又刺耳,就跟害着白喉症的病人一样。

过了三分钟,她开门放他进来。

“我是有事来找您的,”他点上雪茄烟,“……今天我在您的戏里演伯爵,那是个年老的伯爵。第二幕里,我得穿长袍,我想,……然而我又没有一件配得上伯爵穿的长袍。要是我穿上我那件花布长袍给观众看,那您就要遭到很大的损失。这就会给您的福利场演出留下污点了。”

“我能帮您的忙吗?”

“能。自从您那位走后,您这儿留下一件漂亮的天蓝色长袍,镶着丝绒领口和红色穗子。真是一件漂亮而出色的长袍!”

我们的莹凇脸红了……

“您就把那件长袍借给我今天演戏穿吧……”

她的嘴唇和手指头颤动起来。

“不,我不能借!”她说。

“这就怪了。……嗯……我可以问一声这是什么缘故吗?”

“不行!……不行!说什么也不行!他待我不好,他为人不正。……这是实在的!他像最坏的流氓似的对待我。……这我承认!”

“他把我搜刮空了!”她一面哭泣,一面讲下去。“要搜刮就搜刮吧,可是为什么把我丢开呢?我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他?”

喜剧演员站起来,走到她跟前。

“别哭了,”他说。“流泪是懦弱的表现。再者,我们每一分钟都可以找到安慰。……艺术就是最彻底的安慰嘛!”

“他对我很不好,”她接着说,“不过由这一点却不能得出结论说,我应当把长袍拿给您。尽管他行为卑鄙,可是我仍然爱他,那件长袍是他留给我唯一的东西!”

“这我完全了解,不过有一点我却不懂,小姐,您怎么能把长袍看得重于艺术呢?……您是个艺术家啊!”

“说什么也不行!您不要说了!”

“好得很。……”喜剧演员戴上帽子,彬彬有礼地鞠躬,从女演员房间里走出去。

他脸红得像虾一样,气得发抖,咬牙切齿地辱骂,在大街上走着,直奔剧院。他边走边用手杖敲着结冰的路面。

剧院坐落在街道尽头,喜剧演员走进售票处。那里,他的好朋友,售票员施达木坐在肮脏的木桌旁。

喜剧演员举起拳头砸在桌子上,然后愤愤不平,往木头长凳上一坐。他很久没有刮过脸,一大片胡子围绕着他的嘴,从那张嘴里,恶毒的、气急败坏的、疯狂的话语不是像涓涓的细流那样吐出来,而是像汪洋大海那样倾泻出来。

“我一定让她记住我!”

他的舌头停住了,然而另一方面,脑袋却在活动,他的脑袋在想办法。

喜剧演员没有把眼睛藏在皮大衣里,而让它们随意观赏,爱看哪儿就看哪儿。……幸好那对眼睛没有冻僵。售票处里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引得眼睛发生兴趣。除了桌子、长凳、戏票和墙角上一叠纸以外,再也没有别的。

不过,售票处里确实有一件奢侈品。那件东西丢在桌子底下,同废纸混在一起,只因为天冷才没有扫出去。

桌子底下丢着一块大纸板,沾满尘土,而且撕裂了。售票员毫不客气地用毡靴踩它,把唾沫吐在上面。这块纸板就是奢侈品,上面写着几个大字:“本日戏票全部售完。”这东西,在它存在的全部时间里,还没有机会在售票处的小窗口挂过一次,没有一个看客能够夸口说见过它。那是块挺好而又幸灾乐祸的纸板!可惜它没有经人使用过。观众不喜欢它,不过另一方面,演员倒都喜欢它呢!

喜剧演员的眼光在墙壁上和地板上移来移去,不能不碰到那件珍品。

他弯下腰去,把写明戏票售完的大纸板拉到他跟前来。

过了十分钟,那块纸板,在它存在的全部时间里,第一次,挂在了小窗口,而且……说的是假话。

它说的是假话,可是人家相信它。

傍晚,我们的莹凇在旅馆房间里,放声痛哭,声音响得整个旅馆都能听见。

“观众不喜欢我了!”她说。

只有风才不嫌麻烦,来同情她。它,好心肠的风,在烟囱里和通风小窗里哭着,哭出各式各样的调门,而且,大概哭得很诚恳。

至于喜剧演员,这天傍晚却坐在酒店里喝啤酒。

他一味地喝啤酒,心满意足。

(选自《契诃夫小说》,有删改)


【注】①一位演年轻纯洁的少女的女演员。②即借某一演员生日的机会举行演出,以使该演员多点收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开头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喜剧演员借长袍这一情节埋下伏笔,也为结尾莹淞面对失败后放声痛哭点明了原因。
B.“他脸红得像虾一样”“他边走边用手杖敲着结冰的路面”,刻画了喜剧演员借长袍失败后的气急败坏,为后文报复莹淞的行为张本。
C.文章运用语言、动作和肖像描写等多种手法来刻画喜剧演员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了喜剧演员自私自利、卑鄙虚伪、睚眦必报的性格特点。
D.喜剧演员报复莹淞后坐在酒店里喝啤酒的行为体现其内心的懊悔之意,他无法弥补莹淞的损失,无法安慰伤心的莹淞只好借酒浇愁。
2.女演员莹凇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概括分析。
3.作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认为,“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简单是天才的姊妹”。结合文本内容,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契诃夫的创作理念。
2022-07-2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五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醉米酒

杜官恩 宋红莲

卖米酒的丁嫂,经常被人叫作虰虰嫂虰虰就是那种下雨前,在屋门口飞得特低的蜻蜓。本无他意,但跟丁嫂的模样一结合,就能明显看出来,是说丁嫂身材矮小,长得瘦削,说话的声音也不大。但丁嫂很乐意接受,人家说得贴切,谁叫自己还姓丁来着?

最近,虰虰嫂也想给米酒起个名儿。按照吆喝惯例,应该是米酒,米酒,某某米酒

有人说:你的名儿已经够响亮了,不必再打广告,照样卖得出去。

虰虰嫂指了指旁人的电喇叭说:想用上它,图个轻松。俺也要跟上时代不是?

以前,虰虰嫂蹲集市串街口,靠的都是她那细嗓门甜叫声。虽然清晰入耳,毕竟传得不远,开拓力不足,稍显欠缺。

有人说:这还用想啊,就叫‘虰虰米酒’就成。

做米酒,是个很普通的手艺。平原水乡的农家,人人都能做,自给自足。不喜糖的人,可以加水煮着吃。喜欢糖的人,则可以直接生吃。冬天煮沸,喝一碗热心暖胃。夏天冰冻,喝一碗,嗓子眼滑爽一条路。

但要真正拿到街上卖钱,一般人又缺乏耐心了。酒曲子要做一大堆,天天要锯柴升火。天天煮糯米,时时盯火候,软了不行,硬了不行。做出来了还要推出去卖,人忙得像陀螺转。

虰虰嫂的儿子就看不来这门生意。他埋怨母亲,忙死人,又赚不到两个钱。

所以,儿子自己开水果超市。哪怕收入不怎么样,也一直躲避着,不想插手母亲的小生意。

虰虰嫂也不管儿子的嫌弃,依然做了米酒去卖。

虰虰嫂卖米酒,不是天天走重复的路,而是将所有地方分成了许多条线,四五天一个周期,循而往复。每天就那么多,想着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卖完,不出左右。虰虰嫂这些年,摸索出了一整套经验,恰到好处。

儿子的水果超市要死不活。只有虰虰嫂的三轮车,天天准时出发,准时回家。儿子一闹亏空,没有生活费了,全靠虰虰嫂卖米酒维持。

儿子要关水果超市,虰虰嫂说:别关,房租我来出!

虰虰嫂针对儿子的情况,又开发出了新产品。说是新产品,其实也非常简单。虰虰嫂买了两个冰柜,将米酒放入,像冷饮一样,顾客可以当场吃。虰虰嫂对儿子说:你跟我就在屋里招呼。有人就卖,没人就玩,这还不轻松?

每天外出卖完米酒,虰虰嫂也不回家,就坐在儿子水果店的门口。将三轮车摆在树荫底下,她坐在旁边,按照已经形成的固定间隔频率吆喝,米酒……米酒……。嗓音线性,穿透力像针。过往的行人,不时停下来和她搭讪。

虰虰嫂,你怎么在这里卖了?你搬到这里来了吗?

虰虰嫂回答:是啊,这是我儿子的水果店,是自己的位子,不愁人撵。

那,想买不是随时可以来了吗?

随时来,随时有。

有人来买,虰虰嫂会引进水果店,从冰箱里拿。如此这般,为水果店引来了不少顾客。

生意看似有一搭无一搭,不过,积少成多,月底下来,比儿子光卖水果的收入还是强了很多。儿子知道虰虰嫂想买一个电喇叭,便立马给她买了一个。儿子说:你把它放在这儿替你喊,是一样的。

有一天,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匆匆走过来:虰虰嫂,我给你想了一个蛮好听的名儿。

这是虰虰嫂的一个忠实顾客,特别爱生吃米酒,几乎每个星期都要买两回。

虰虰嫂笑了:说说看。

男子说:就叫它‘不醉米酒’吧。

虰虰嫂问:是怎么想起来的?

男子说:昨天中午,我喝过米酒,正想午睡,却突然有事,我忘记喝过米酒了,直接开车出门。等碰到交警才反应过来,想回头已经来不及了。我听你说过,你的米酒不是酒,不醉人。交警一查,嘿嘿,还真没事儿。我觉得,你这种米酒就是好,爽劲儿浑身跑。如果像有的人掺便宜酒进去,我就完了。今天特来感谢你的。

啊,是这样啊。不醉米酒,这名儿听上去倒是挺顺溜的。

男子又买了两大提米酒,虰虰嫂甚至还加送了一大提,作为酬劳。

虰虰嫂也觉得不醉米酒合乎心意。就用电喇叭录了,米酒……米酒……不醉米酒反复播放。

此后,虰虰嫂就一直使用电喇叭代替她叫喊,穿行在大街小巷和东南西北的集市菜场里。

销量大了,儿子不老实了,又动起歪脑筋。糯米可以大量采购,但顾客喜欢吃的伏子酒却只能在酝酿中产生,成本高。儿子准备用沸水煮白糖的方式,增量伏子酒。可以说成是新配方,不怕食品监管部门监督检查。这可是一条来钱的康庄大道呢。

虰虰嫂坚决阻止,你把别人当傻子,首先你自己就是个傻子!

儿子在虰虰嫂的教导下,学会了怎样做米酒,怎样卖米酒。

儿子那个门店维持了下来,一家人的生活也步入了正轨。

虰虰嫂年纪越来越大,身上的病痛不可避免地多起来,再也经受不住风吹雨打了。她终于将晃荡了半辈子的三轮车交到了儿子手里。儿子很顺利地接棒继续。

大街小巷,集市菜场,顾客虽然看不到虰虰嫂的人,但听得到虰虰嫂的声音,听得到米酒……米酒……不醉米酒的电喇叭吆喝声。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多次描写虰虰嫂卖米酒时哟喝声的特点,丰富了虰虰嫂的人物形象,虰虰嫂的“细嗓门甜叫声”穿透力强,吸引了许多顾客。
B.小说运用插叙手法交待了米酒良好的口感和繁琐的制作过程,这处插叙在文中很重要,它为下文虰虰嫂的儿子不愿意制作米酒作了铺垫。
C.“这可是一条来钱的‘康庄大道’呢”,这句话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康庄大道”褒词贬用,表现了对虰虰嫂儿子的讽刺。
D.小说中儿子的形象相对于虰虰嫂的形象更为饱满,因为儿子的人物形象避免了扁平化,他改掉了怕苦怕累、投机取巧的毛病,富有变化。
2.小说中男子吃米酒的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3.小说的线索是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