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唐

李朝阳

老唐是我的姑公,是抗美援朝的退伍老兵。

准确地说,老唐是我家邻居,其爱人与我家同姓。父亲逃到村里时为多些熟人,便认其为姑姑,老唐便成了姑父,我们叫姑公。父亲说老唐是个好人。

我家的房子是金包银瓦房,也就是砖木结构,建在老唐家后面。老唐家是一长排木房子,居住着唐钱两姓,两家共用一个堂屋,屋后有一棵很大的树,开花后结满了硬硬的子儿,村里人叫黄钢钵树。我们常用小竹筒做成纸枪,用黄钢钵的子儿作为子弹。树下整排木房子前有一个很宽的院坝,打了水泥,是当时比较好的院坝,我们一帮小孩成天就在院里玩着儿时的游戏。

老唐有二子三女,均已成家,女儿嫁得不远,儿子同处一屋,每天看着孙子孙女们满屋跑,虽说比较吵闹,但却是儿孙满堂的体现。

那时时兴办生。每到老人的生日总有远房亲戚和寨邻前来祝寿,大家提着酒、面、饼干,放一挂鞭炮,然后酒肉饭饱才离去。老唐的生日是农历的四月初六,我和老唐的生日是同一天。大人的生一顿嘎,细娃的生一顿打,这是村里的谚语。那时家里穷,所以每到生日我们姐弟们是不敢多言的,否则不小心就会挨揍。而我运气好,每当听到老唐家院子里有火炮响,我就会偷着乐,母亲就会说,快去给你姑公躬生。躬生,是村里的说法,就是小辈和老辈的生日为同一天,老辈办生时小辈去老辈家,不用带任何礼品,还能跟着吃喝。为此姐弟们都很羡慕我。

老唐的生日很是闹热,一般有五六桌人来祝贺。从上午十点左右就听见炮竹响了,那是远处的亲戚来了,吃罢午饭,老唐的子女们就忙开了,大家喜笑颜开,洗肉、切菜、炖萝卜无不欢快。晌午时分,三三两两的客人来了,炮竹一团接着一团地响,几间屋子也热闹非凡,里屋堆满了客人们送的寿礼。太阳落坡,客人基本到齐,饭菜上桌。一般是堂屋摆两桌,右右厢房各摆两桌,年纪大的和有点声望的就坐堂屋,其余的坐厢房。我也只有坐厢房的命,和叔婶们吃饱喝足后就和同伴们捉迷藏去了。

寿星老唐坐在堂屋正中,微弱的灯光下,黝黑的脸上绽着一抹笑容,一杯接一杯地接受着大家的敬酒,时而也回敬着客人,借着酒性,大家谈得海阔天空,天南地北。

老唐家的院坝很大,村里好多人家都到他家来晒谷子、黄豆等,我家也一样。晚秋时季,红红的太阳升起,父母就把谷子拉到大院坝里,用木粑铺满整个院坝。我的任务是负责每个时辰翻谷子,我拿不动木粑,就用光脚板踩进谷子里,推着谷子步步向前,谷粒就顺脚板两边分开了,暖暖的地面让人脚心痒痒,我用脚板在大院坝画着各种图案,几圈下来尖尖的谷子爬满脚丫。吃罢晚饭,大家都会到院子里拉家常。老唐也汲着草鞋,拿出长烟竿,取下几张叶子烟,将烟斗伸到火苗上,大口大口地咂着。接下来,抗美援朝的故事开始了。

摆起战争故事,老唐眉飞色舞,津津乐道。在朝鲜的战场上,硝烟弥漫,他们时而冲锋上前,时而匍匐前进,一不小心就会命归黄泉,每场战斗大家都小心翼翼。讲到某个特别的环节,老唐会屏住呼吸,声音极小,讲到精彩之处,他猛然一声大吼,吓得我们心里一抖,急忙蒙住双眼。他说,战斗间歇,双方的战士会互相大声聊天,有些美军会把他们的罐头面包扔过来大家共享。他说作为普通战士真的不想有战争,那是非常残酷的国家与国家的游戏,虽然长官命令开战,双方子弹穿梭。但从内心都不愿对方任何一名战士中弹。

老唐的战斗故事一直重复,一直重复到我从小学、中学,到中专。老唐也逐渐开始衰老,摆龙门阵的激情逐渐减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唐的生日不再那么热闹了。九十年代初,我们两家的老木屋相继拆除,一条大路从家门口穿过,老唐的儿女们各自在不同地点修建了房子,相继又有外来人家搬到路两边,昔日的田园土地没有了,家家户户的房子都修了铺面,修得很高很洋气,我们几家虽隔不远,却也很少串门。

毕业后,我回到故乡小城,到企业上班,每天坐车来来去去,轮休时,常常看到老唐一个人坐在水泥房的窗户边。他变老了,话少了,目光呆滞。对我的称唤也是回之一个浅浅的疲倦的笑。

时光总在春风秋雨中变得平常如故。随着一次次买房迁居,小街的记忆逐渐变淡。今年三月的一个下午,大哥打电话给我说老唐死了。挂断电话,心里突然一哽,眼前一串串画面回放。我急忙赶回小街。在他的二儿子家,老唐双目平静地闭着,苍白的脸上各种印迹很深。

生命的终结总是悄声无息,该去的总会去,也许还是一个新的开始,就像老唐,在这个春天,他的另一个旅程,不一样春风轻盈吗?望着窗外灰白无限延伸的街道,我轻轻地笑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选取了老唐的几个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段,叙述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使人读来亲切自然。
B.老唐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疲倦的笑”体现了他对新时代的不理解,所以终被时代淘汰。
C.老唐为大家讲述的抗美援朝的故事,具有反战的意义,也体现了老唐内心对和平的向往。
D.作者写老唐时用了多种描写方式,叙事平实和缓,将老唐的故事娓娓道来,具有感染力。
2.本文记叙了关于老唐的哪几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文章结尾说“我轻轻地笑了”,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段时间以来,传媒领域持续掀起国风潮历史热。《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化、电影化、穿越化的形式重读经典,领略智慧传承;《中国诗词大会》将背诗、记诗升级至用诗、评诗,打造一场融汇古今的视觉效果⋯⋯这些产品的成功经验表明,新时期的文艺创作既要持续性产出有精神格调的影视作品,又要实现更广范围的受众触达,因此,努力探索创作与传播两手都要硬的经验规律是重中之重。

在影视传媒领域,要占领文化舆论场的高地需要扩大优质内容产能并在全媒体领域拓展传播渠道,打造更多的硬通货

从塑形到铸魂硬通货的核心是软实力。在新媒体传播中,内容为王始终是黄金铁律。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越是能够释放出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其所蕴含的价值观、道德准则与文化感召力就越能得以彰显。近年来,凡拥有广泛影响力的文艺作品,除了在形态创新上大胆颠覆之外,更蕴含着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与博大精深的价值内涵。

从流量到走心,硬通货的底色是真性情。真正在社会产生积极深远影响的作品往往是以彰显人情人性中的真善美为基础的。最近,当代国人的文艺需求也日益体现出新特征,即重真实、重向善、重审美。电影《你好,李焕英》以时光穿越追忆无条件的母爱,激发积极励志、永远热爱生活的态度;《山海情》描绘出闽宁镇从干沙滩到金沙滩的宏伟壮举和众生群像……,这些作品既做到了导向为先,又做到了内容为王,直接触发大众情感与情绪共鸣,让作品充满奋进精神与人性光芒。

从联动到出圈,硬通货须重建传播链。如今,电视面临的问题并不在内容品质层面,而更多的是传播层面的挑战。移动传播媒体的高度便捷,使得电视的开机率急速下降,倒逼传播链的改革。伴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传播与创作同等重要的呼吁之声凸显,硬通货内容更多表现为传播层面的出圈属性。原本依靠强逻辑性与连续性输出的影视作品,如今更多依靠短视频与社会话题的移动端传播倒推至策划与制作,形成大屏端负责超级宣推与精品创作,微信微博端形成舆论话题短视频实现精准到达的新型传播链条,让硬通货变得更有穿透力。

从智能到跨界,硬通货要倚重强创新。但凡广受好评的影视作品,其前期投入在国情调研、剧本采风、方案策划中的精力与成本都大大提高,影视传媒领域需要建立原生创意就是核心资产的理念。除了对文本创作方面的高度重视之外,还要打好智能与跨界这两张新牌。既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全方位的需求,又在内容创造与视听表达上开辟革新之路。随着多元艺术形态正逐渐实现融会贯通与融合新生,新型综合性影视作品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舆论传播的对象、方式、手段、机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舆论传播方式和受众接受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许多崭露头角的精品力作彰显了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特点。跟上节拍,适应变革,着力创新,我们必能开创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打造更多舆论场上的硬通货

(摘编自《质量流量两手抓打造更多文艺硬通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艺创作需要有精神格调的影视作品,需要拓宽观众面,还要对“创作与传播两手都要硬”的规律进行探讨。
B.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只要能释放出它所具有的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就能彰显软实力中所蕴含的内涵。
C.随着新媒体传播技术的推进,如今的传媒领域需要构建新型的传播链条,以适应传媒行业的发展。
D.是否关注前期的国情调研、剧本采风、方案策划、智能与跨界的创新,这影响着影视作品质量的高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硬通货”的底色是真性情时,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分析论证深入。
B.文章开篇以《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等例子切入,鲜明地提出了全文的观点,开宗明义。
C.文章采取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论证充分有力,开篇结尾都对话题做出了强调,结构完整。
D.文章列举《你好,李焕英》、《山海情》等作品是为了论证“硬通货”的底色更需要注重真性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未来的传媒领域中,成功的文艺创作一是需要优质的内容,二是需要宽广的传播渠道。
B.要使作品产生影响力,除了要探究形态创新,还要深入研究作品的内核,打造文化“软实力”。
C.因为人们接触影视作品的渠道发生了剧烈的改变,所以传播链是传媒更需要关注的内容。
D.随着舆论传播方式和人们接受方式的变化,我们更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在发展中寻求创新。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殷尧藩先辈

许浑

十载功名翰墨林,为从知己信浮沈。

青山有雪谙松性,碧落无云称鹤心。

带月独归萧寺远,玩花频醉庾楼深。

思君一见如琼树,空把新诗尽日吟。


【注】①许浑:字用晦,晚唐诗人,晚年因痛恨朝廷污浊,寓居润州。殷尧藩:早年贫困,后中举当官,但不久就辞官做了隐士。②萧寺:僧寺、寺院。梁武帝萧行造寺院,命萧子云书“萧”字,后以佛寺称为萧寺。③庾楼:指晋人庾亮建造的高楼。白居易曾有诗云“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体现殷尧藩有功名和学问却宦海浮沉,借此暗示了晚唐朝政的黑暗。
B.颈联以好友归去的孤影对照自己醉酒玩花的憨态,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C.尾联把好友比作瑶池仙树,既是对他学问品德再次肯定,又呼应了首联。
D.全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功名的肯定,也表达了希望随友人归隐田园的愿望。
2.诗歌颔联一直为人所称道,请分析这一联是如何表情达意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是弓长张

郑俊甫

张长水是西街村的支书,我们驻村认识的第一个人。乡干事老刘介绍张长水时,用了一段排比句:“没有他点不了的豆腐,没有他降不住的人,没有他摆不平的事儿。”

等见到张长水时,多少让人有些失望。干干瘦瘦的一个老头儿,脸上枯树皮似的,沟壑纵横;发丝凌乱,在头上制造台风现场,像是从来都没有梳理过。一双眼睛倒是挺有神,盯着你看的时候,真像一对聚焦的相机镜头。

“我叫张长水,叫我老张就行,弓长张的张。”张长水握着我的手,这么介绍自己。

为什么强调自己是“弓长张的张”﹖认识久了,才知道,张长水信奉“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那之后,断断续续听到了一些关于张长水的传奇。据说有一回,村里调整土地。调整土地这事儿,一般的村干部都头疼——几百户人家,上千亩土地,都想要好的、离村子近的。人之常情嘛。可十指伸出来,有长有短,哪会是加加减减平均一下那么简单?西街的调地小组就被一片位于铁路西的偏僻地块给绊住了。谁都不要,多给两分也不要——离村子远不说,地也薄,庄稼收的总比其他地块少两成。

原本是打算抓阉的,可几个刺儿头一起哄,风向突变,大部分人都不同意抓了,扯着脖子直喊“要公平”。至于怎样的公平法,却谁也没主意。事情僵持不下,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支书张长水身上。张长水倒不急,两只眼睛盯着黑乎乎的人头,静坐了片刻,一拍桌子,站起来说:“从村干部开始,先分那块地,村干部分完小组长上。是党员的都站前面,什么时候把那块地分光了,再分别的地!”据说当时,张长水让人把党旗竖在分地现场,先给自己分,然后盯着党员一个个上。

“那叫一个霸气!”讲这段故事的人击节赞叹。

可是,分地的问题解决了,分到赖地的家庭就愿意吗?毕竟,家家户户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谁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你别说,这就是张长水的本事了。他跟十几名党员干部分完地,都没有急着种庄稼,而是跑到省农科所,弄到一批果树苗。几年的工夫,铁路西那片地摇身一变,成了休闲农业园,就跟城里人的后花园似的,每到周末,热闹得很,也有了好效益,比种地更划算。

不久,村里要修路。修路是好事呀,那条坑坑洼洼的村路,大家早就怨声载道。没想到,规划路线的时候,出了麻烦。村里的主干道,规划成一条笔直的大路通向村外,需要拆迁几户人家,却最后在王飞亮那儿卡壳了。王飞亮说:“房子是我爷爷盖的,对外来说算不上文物,对我们家却是有纪念意义的。想拆?得赔一套两层别墅。”其实也算不上老宅,就是20世纪60年代盖的房子。

负责做工作的村干部什么办法都用了,王飞亮就是软硬不吃,扬言谁敢强拆,就拍下来,全网曝光。自媒体时代,很多人都喜欢当“键盘侠”,一不小心,一件小事就可能搅得血雨腥风,即便澄清事实了,也会惹出一身骚来。

大家都看着张长水。奇怪的是,张长水也不露面。半个月后,张长水出面了,领着几名村干部和村民组长,直奔王飞亮家。张长水说:“赔两层别墅,我没那个权,村里也没那个钱。修路用的是项目款,一分一厘都是萝卜占坑,动不得。你说你家房子是老宅,我就问一句,有我家的房子老吗?”

张长水家的房子是清朝年间盖的。张长水的祖爷爷是个远近闻名的砖窑匠,用自己多年亲手烧制的砖,为自家盖了一座房子。王飞亮瞪着张长水,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恨恨地说:“你家的房子又不在拆迁范围内,你们这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张长水笑了:“今儿个我就‘崽卖自己的田’。我那座房子无偿拆,你敢不敢拆?”

王飞亮脑子一热,脱口道:“你要是敢拆,我立马就拆。谁不拆谁是王八蛋。”

一桩让人头疼的问题,就这样被化解于无形。

跟张长水混熟后,我一直好奇地问他:“为了修条路,把自己家一座好好的老房子拆了,值得吗?”

问得多了,张长水拗不过,告诉我了答案。原来,邻县上马了一个古镇建设项目,到处搜罗老房子建材。张长水的房子他们早就盯上了,但张长水死活不同意,他想把那套房子一代代传下去。

“要不是出了个王飞亮,要不是为了村里修那条路,我能舍得?不过现在想想,新农村建设,旧房子早晚得改造。凡事有舍才有得嘛。”张长水挠了挠头,嘿嘿笑着说。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1年第14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干事老刘通过排比句介绍了主人公张长水解决问题的突出能力,从中透露出“我”对张长水的欣赏之情。
B.张长水在介绍自己时强调“弓长张的张”,原因是他信奉“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足见张长水的自信。
C.小说以第一人称作为叙事角度来讲述张长水的故事,既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又大大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D.小说中的“驻村”“新农村建设”等词语,都指向了当下乡村振兴的现实,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
2.小说第二自然段对张长水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对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来说,具有怎样的社会现实意义?请结合文章分析。
2022-05-0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校高三信息压轴卷(一)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京兆府栽莲

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写东溪莲移栽至京兆府,看似托身于贵府重地,实则生长环境污浊不堪。
B.诗人认为东溪莲与其遭受泥污尘扑,不得其所,还不如捐躯自弃,以死明志。
C.结尾四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对往昔的追忆缅怀,对当下的不满无奈。
D.诗歌采用多种表达方式,融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2.白居易和周敦颐在本诗和《爱莲说》中分别写出了荷花不同的“物性”,但表达了相同的志趣,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玄宗开元九年春正月,监察御史宇文融上言,天下户口逃移,巧伪甚众,请加检括。源乾曜素爱其才,赞成之。二月乙酉敕有司议招集流移、按诘巧伪之法以闻。丁亥,制:“州县逃亡户口听百日自首,或于所在附籍,或牒归故乡,各从所欲。过期不首,即加检括,谪徙边州,公私敢容庇者抵罪。”以宇文融充使,括逃移户口及籍外田,所获巧伪甚众,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融奏置劝农判官十人,并摄御史,分行天下。其新附客户,免六年赋。使者竞为刻急,州县承风劳扰,百姓苦之。州县希旨,务于获多,虚张其数,或以实户为客。十二年秋八月,宇文融为御史中丞,乘驿周流天下。时上将大攘四夷急于用度州县畏融多张虚数凡得客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岁终,增缗钱数百万,悉进入宫,由是有宠。议者多言烦扰,不利百姓,上令集百寮于尚书省议之,公卿已下畏融恩势,皆不敢立异。宇文融性精敏,应对辩给,以治财赋得幸于上,始广置诸使,竞为聚敏,由是百官浸失其职,而上心益侈,百姓皆怨苦之。信安王祎以军功有宠于上,融疾之。十七年九月,袆入朝,融使御史李寅弹之,泄于所亲。闻之,先以白上。寅奏果入,上怒。融坐贬汝州刺史,凡为相百日而罢。是后言财利以取贵仕者,皆祖于融。融既得罪,国用不足,上复思之,谓裴光庭等曰:“卿等皆言融之恶,朕既黜之矣,今国用不足,将若之何?卿等何以佐朕?”光庭等惧,不能对。会有飞状告融赃贿事,又贬平乐尉。十八年,司农少卿蒋岑奏融在汴州隐没官钱巨万计,制穷治其事,融坐流岩州,道卒。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奸臣聚敛》,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上将大攘/四夷急于用度/州县畏融/多张虚数/凡得客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
B.时上将大攘/四夷急于用度/州县畏/融多张虚数/凡得客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
C.时上将大攘四夷/急于用度/州县畏融/多张虚数/凡得客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
D.时上将大攘四夷/急于用度/州县畏/融多张虚数/凡得客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唐代为八品官,权限广品秩高。
B.兵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的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C.调,唐代租庸调制中的一种,每年随乡土所产按户缴纳定量的绢和绵或者布和麻等纺织品及原料。
D.缗钱,用绳穿连成串的钱,一千钱为一缗,汉代常常把它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后用来泛指税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宗下诏对未在规定时间内自首的各户逃亡人口进行清查,一旦查出,就将之迁徙边远州县。
B.宇文融善治财赋,深受皇帝宠爱;他广设人员为之搜刮财物,官吏们因此获罪而丢掉了官职。
C.宇文融指使御史李寅弹劾因军功而受宠的信安王李祎,事发后宇文融被罢相,贬为汝州刺史。
D.司农少卿蒋岑弹劾宇文融在汴州时贪污,皇帝下诏彻底追查,宇文融获罪流放岩州,死于途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县逃亡户口听百日自首,或于所在附籍,或牒归故乡,各从所欲。
(2)卿等皆言融之恶,朕既黜之矣,今国用不足,将若之何?
2022-05-0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二模(适应性检测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二背后

阿来

十二背后不是抽象的数学猜想,不是神秘的数字游戏,是一个实在的地名,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

一片发育充分的喀斯特地貌中,道路起伏蜿蜒,视野里是雨后青山。连绵如屏的,孤拔而起的,灰色的石壁,层层叠叠,显出苍老的容颜。坡度平缓一点,就长满了青草,长满了灌木和更高大的乔木。针叶树,无论是松,是柏,是杉,都笔挺如炬;阔叶树绿冠开张,姿态万千。山间平坝,缘溪,临塘,都辟为层层水田,稻子将近成熟,饱满的穗子低垂,显出了浅黄。稻子的高处立着玉米,低处的芋撑开巨大叶片。天刚晴又雨,一线阳光照亮水面,一些雨落在山前。

如此山重水复,不由得要想起徐霞客。徐霞客游黔,在三百多年前。他终日饱览青山绿水,似这样的日暮时分,却每每为食宿无着所苦。如今,天上地下,航空线高速路纵横交织,酒店民宿星罗棋布。再无须“人迹板桥霜”临歧问道,再不必“鸡声茅店月”叩门借宿。

从遵义市出发,一个多小时车程已到了双河寨前。开发十二背后的女老板梅尔出来相迎,沿石阶而上,右拐,进门洞,入一望台,石板铺地。靠墙悬一副古意十足的对联:“学稼尚怀经世志,隔墙爱听读书声。”今天的书家写不出如此诚恳的笔意,也没有这样深挚的耕读情怀。细看落款,才知是曾国藩所书,写于同治九年。

男主人置酒,欢迎一行远客。我问他们夫妇从江苏来此投资开发的缘故,男主人说:“被美所伤害。”女主人写诗,男主人不写,却用了很诗歌的语言。这一“伤害”,使他们投资建设十二背后,已有十年之久了。他们不是拿钱一砸了之,而是凭对这里山水人民的热爱,所有营建开发都亲力亲为,都渗透自己的审美,都带着一份珍重的心意,把从别处收罗来的老家具、老建筑构件,一扇雕花的窗、一只嵌螺钿的柜、一块古匾、一张刺绣,都嵌入精心构建的民宿中,朴素之中含着雍容与文雅。

这样的地方,由不得不早起。沿清澈小河散步,空山鸟鸣,与青草绿树一样清新。不到两里地,一道壁立的石灰岩下,赫然张开一个巨洞。洞口岩壁,很像蟒蛇奋力张开的上颚。立身洞口,在阴阳交割处短暂驻足,阳光已在身后,身前阴影中冷气扑面。流水悄然出洞,一到阳光下便灼然生光。再移步,就进入了地下世界。

上个世纪最后二十年,我几乎去遍了广西、贵州、云南和湖南向游客开放的所有溶洞,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审美厌倦。大自然敞开地下的密室,在一个幽闭的、时间流逝十分缓慢的空间中,呈现地球的部分演化史,但我们的旅游开发者却将一切岩溶形成的奇观简单地指认为一些象形的物体。这根岩柱是龙王的定海神针,那片钟乳石幔是《西游记》中的花果山;此是香蕉,彼是菠萝;此是犀牛望月,彼是雄鹰展翅。林林总总,几无例外,还都用舞台布置般的灯光加强与渲染。因此,二十余年间,再也没有去过此类景点。

直到今年冬天,在遵义偶遇梅尔女士,谈到他们夫妇正在开发的十二背后。当时是朋友请酒,稍微过量的酒让我可以这样问梅老板:“你们真的没有用象形思维,把溶洞弄成一个神话角色陈列馆,或打造成一个丰收田园?”

她说保证没有。

眼前的景象证实了她的话。灯光很节制,只是照出隐约的路径,只是照出洞中大概的空间,石灰岩的洞穴还是本来的样子。

一进双河洞,经过地下河漫长打磨的光滑岩面就触手可及。而数米深的脚下,河水无声流淌,继续着制造地下深洞的永无尽头的工作。我注视着顶上的一滴水,它从聚拢成形,到下坠开出一朵水花,发出一声滴答,一共用了三十多秒人类时间。这滴水在造一根上下衔接的柱子,这根柱子的造成,至少还要好几个一万年。也许比人类学会用火,到今天可以用火冶炼各种矿物、用火烹制各种食物的时间还要漫长。我想伸手抚摸一下柱头,但终究没有,我怕这一伸手,抹去的那点乳浆,就是几十年的时间。

十二背后提供的资料说,双河洞开发的十年,和地质专家合作,和外国洞穴探险家合作,也是不断探索这个地下迷宫的十年。目前,已经探明的洞口竟有数百个之多。这对夫妇开发商,确实在项目开发上尽量体会自然的本意,确实也不疾不徐,确实是被自然之美所“伤害”——这个伤害叫诱惑。

梅尔的诗《双河溶洞》写出了他们共同的痴迷:“我不能告诉你所有的秘密,我的秘密还在生长。”确实,一切都还在生长,水仍然在地下见缝插针,融通壮大,永不停歇,让洞穴更幽深,更曲折,更漫长。

缓慢,从容,水蚀石穿,不慌不忙。人的生命短暂,地球自己却有的是时间。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开篇用饱蘸情感的笔墨对十二背后的地貌和景色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苍老”一词让人想象其历经的沧桑变迁。
B.文章巧妙运用衬托手法。作者以国内其他地方的溶洞衬托十二背后,表达了对梅尔夫妇的欣赏,也传达出尊重自然本意的生态观和审美观。
C.文章善于从侧面表现人物。门上的对联、古朴的家具等营造的氛围,作者游历双河溶洞的体验,都衬托了梅尔夫妇儒雅、脱俗的儒商形象。
D.文章意蕴深刻,让人回味。“人的生命短暂,地球自己却有的是时间”的慨叹一如苏轼《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丰富含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这篇文章语言典雅灵动、不落窠臼,请从修辞运用、遣词造句两方面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2-05-07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二模(适应性检测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鸟类在从事社交活动时,大脑里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有些鸟会建立紧密的伴侣关系,有些鸟却不会?为什么有些鸟喜欢独来独往,有些鸟却喜欢与人往来?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印第安纳大学的生物学家詹姆斯·古德森深入研究了鸟类的脑部。他研究了鸟类在群聚时神经回路所发生的变化,想以此了解鸟类决定和谁交往,以及要加入规模多大的群体,究竟是受到怎样的大脑机制的影响。

根据古德森的研究,鸟类大脑内控制社会行为的回路和人类很像。这些回路非常古老,是所有脊椎动物共有的回路。早在大约4.5亿年前,鸟类、哺乳动物和鲨鱼的共同祖先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回路,形成这些回路的神经元会对一组名叫九肽的古老分子起反应。这些分子原本是古时的“两侧对称动物”(我们的祖先)用来调节产卵机制的元素,但后来演化出社交方面的功能。古德森发现,鸟类社会行为之所以会不同,是因为与这些分子有关的基因在表现上有微妙的差异。人类的情况很可能也是如此。

人脑中的九肽被称为催产素和升压素,催产素是由脑内的下丘脑负责制造,号称爱情激素、爱抚激素或信任激素,甚至被称为“道德分子”。实验证明,催产素能够减轻人类的焦虑,并提高他们的信任感、同理心和敏感度。鸟类也有类似的神经激素,名为鸟催产素和加压催产素。以斑胸草雀为例,这种体形小巧的群居性鸣禽通常会和伴侣形影不离,并且会成百上千只聚集在一起。但古德森等人发现,如果他们让这种鸟脑内的鸟催产素无法发挥作用,它们和伴侣以及笼内的伙伴在一起的时间便会减少,而且还会避开大型的群体。相反地,如果给它们更多的鸟催产素,它们就会变得更加喜欢社交,并且会更愿意亲近自己的伴侣及笼内的其他伙伴,也会更乐于加入较大的群体。

古德森决定找出群体规模不同的鸟类大脑中这些肽的受体所在的位置,因为这些受体的密度和分布位置或许是有些鸟比较喜欢群居、有些鸟则不大喜欢的关键所在。他的研究对象包括梅花雀科的鸟类,这些鸟的生态习性和交配对象都很相似,也都施行单配制,终身配对,而且夫妻会合作抚养后代。不过,它们的群体规模却差异很大。古德森不远万里跑到南非,找到了三种梅花雀科的鸟类,其中两种绿翅斑腹雀和紫耳蓝饰雀不喜欢交际,只爱成双成对地出入,而另一种安哥拉蓝饰雀则会适度交际。此外,他还找到两种高度群居性的鸟类,它们是斑胸草雀和斑文鸟,后者是生长在亚洲热带地区的一种漂亮的栗色小鸟,常常几千只聚在一起。有一个实验室将它们称为雀中的“嬉皮士”或“和平主义者”,因为这些鸟未表现出任何攻击性。

古德森找出这些肽的受体在鸟脑中所在的位置,发现不同的鸟之间存在惊人的差异。热爱社交活动、喜欢成群结队的斑胸草雀和斑文鸟在背外侧膈膜(脑内与社会行为有关的重要部位)的鸟催产素,远多于那些比较孤僻的雀类。

古德森和他的同事詹姆斯·克拉特很好奇,这些类似催产素的肽是否也在鸟类的夫妻联结中扮演重要角色,于是他们再度检视斑胸草雀的大脑。当两只斑胸草雀并肩栖息、彼此跟随、互相理毛,或一起坐在巢里时,人们往往就认为它们已结成一对。古德森等人发现,当他们阻断这些斑胸草雀脑内肽的作用时,它们就不会表现出这种正常的配对行为。显然只有在它们脑内的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它们才会正常地结为配偶。

许多研究表明,催产素可能在人类身上扮演了类似的角色。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心理学家鲁思·费尔德曼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人们体内催产素浓度的高低关乎他们的爱情的寿命。体内催产素浓度较高的伴侣,彼此之间的关系能够维持得比较久。

然而古德森的另一位同事马西·金斯伯里认为,科学家们已经逐渐不再把人体内的催产素以及鸟类身上的类似激素视为单纯的“爱抚分子”。她指出,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研究鸟类之后发现,在不同的情况下,这些所谓的爱情激素,“事实上也有可能导致攻击性行为,甚至削弱配偶之间的关系”。人类是否也有这样的状况?目前尚无定论,但金斯伯里等人认为,鉴于每一个纲的脊椎动物分泌这类激素的构造和功能都很类似,这是很有可能的。事实上,科学家们针对人类伴侣所做的几项研究显示,催产素和一些负面的情绪(例如焦虑和不信任)是有关联的。

金斯伯里等人认为,没有一种神经化学物质能对大脑和身体发挥绝对良好或有利于社交的作用。无论在鸟类还是在人类身上,这些激素是否能影响社会行为,似乎要看环境和个体的差异。

(摘编自珍妮·阿克曼《鸟类的天赋》,沈汉忠、李思琪译,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德森认为,研究鸟类的神经回路,可了解鸟类在从事社交活动时究竟受到怎样的大脑机制的影响。
B.一组名叫九肽的古老分子原本是我们的祖先用来调节产卵机制的元素,后来演化出社交方面的功能。
C.生长在亚洲热带地区的斑胸草雀体形小巧,常和伴侣形影不离,体内的鸟催产素远多于其他的雀类。
D.金斯伯里认为,鸟类或许会受爱情激素影响产生攻击性行为,这种状况也很有可能出现在人类身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与九肽分子有关的基因在表现上有微妙的差异,这使得鸟类的社会行为有所不同,人类的情况也是如此。
B.古德森想通过研究群体规模不同的鸟类大脑中肽的受体的密度和分布位置,来了解鸟类不同的生态习性。
C.催产素被称为“道德分子”,能够减轻焦虑、提高信任感和同理心,缘于它是由脑内的下丘脑负责制造的。
D.鸟类和人类的社会行为是否完全受激素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也许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和个体差异。
3.本文中生物学家认为鸟催产素在鸟的社交活动中可能产生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聚焦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不仅实现了破圈层传播,更在国内外掀起一波“中华典籍热”。

精雕细琢,让写在古籍里的中国故事“活”起来。节目组经过近一年的酝酿策划与反复打磨,数十次咨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图书馆等单位近200名专家学者,邀请“读了一辈子”相关典籍的权威学者参与创作,每期整理几百万字资料,保证了节目中史实的严谨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以节目首期《尚书》为例,节目组就请教了65位相关专家,查阅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修改了53次剧本,使得服装、道具、化妆、背景音乐等每个细节都丝丝入扣。

为提升节目质感,主创团队创新设计了“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多元叙事模式,突出戏剧化结构、影视化表达,让多种艺术形态交相辉映、兼容混搭,将晦涩难懂的典籍语言创造性转化为引人入胜的舞台故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老戏骨倪大红将年逾九旬的“护书人”伏生的语速、神态、动作演绎到极致;李光洁一人饰演老中青三个时段的宋应星,留下了袁隆平和宋应星跨越时空“握手”的难忘场面;王洛勇用一场极具感染力的泪别,诠释出《橘颂》中的浓浓家国情。这一切都在总台主持人撒贝宁担任的“当代读书人”角色引导下完成,其代入视角和共情能力对受众加深理解古籍内涵和精神大有裨益。同时,专家学者以“看剧人”身份现场解读,畅谈感受,更容易引发受众共鸣,开启一场兼具艺术熏陶和精神洗礼的文化之旅。

创新创意,让深藏典籍的中国精神“火”起来。典籍里蕴含的中国精神有我们要大力弘扬的“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为了将弘道之人刻画好,主创团队在遴选核心人物上下了大功夫。例如节目从《尚书》中遴选出嗜“书”如命的伏生,讲述了他幼年学“书”、晚年讲“书”、家中藏“书”、穿越看“书”的故事,表现其一生护“书”的执着;《孙子兵法》以作者孙武和好友伍子胥的视角,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和平基因;《徐霞客游记》表现了徐霞客秉持母亲的愿望纵横天地之间,不计朝暮、不畏山海的理想与豪迈。主创团队跳出典籍,重点刻画核心人物,通过人物领悟典籍里的中国精神,让观众不由自主沉浸其中,看完后热血澎湃、泪流满面。

技术赋能,让典籍激发的中国力量“涌”出来。首先是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开创性打造沉浸式四度叙事空间。其次是融合电视文艺拍摄、戏剧拍摄、电影拍摄三种拍摄手段,以影视级置景、道具、灯光、分镜头脚本的标准,使戏剧表演在电视节目中呈现出电影级影像。这种将技术、艺术、思想、内容叠加杂糅的探索体现了一种创造力,其所产生的深厚文化内涵、精品戏剧展现和电影级画面呈现,让更多观众感受到强大的中国力量。

《典籍里的中国》播出后持续引发现象级传播。它对于主流媒体探索典籍当代化传播,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深入人心,用文艺提振行进在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的中华民族的精气神,都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借鉴意义。

(摘编自唐经刚《“典”赞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典籍里的中国》是一个优秀的文化节目,不但实现了破圈层传播,还在国内外掀起一波“中华典籍热”。
B.《典籍里的中国》以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保证了节目中史实的严谨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细微处见真章。
C.《典籍里的中国》创新性地采用了“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多元叙事模式,呈现出了较好的节目质感。
D.《典籍里的中国》技术赋能是指环幕投屏,实时跟踪,融合电视文艺、戏剧、电影等拍摄手法的新科技手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举节目首期《尚书》为例,在论证中使用准确的数据,诠释了节目组“精雕细琢”的专业精神。
B.文章对比撒贝宁和专家学者的角色身份,以突出多元叙事模式促进观众理解古籍内涵和精神的作用。
C.文章列举节目中的伏生、孙武、伍子胥、徐霞客等人物,赞扬节目组“以人弘道”的构思独具匠心。
D.文章分析了《典籍里的中国》成功的原因,除了“精雕细琢”外,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节目组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传统经典搬上荧幕,让观众爱上了典籍并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B.中华典籍是中国精神的有形载体,主创团队聚焦典籍,着力讲述典籍里的故事,大力弘扬中国精神。
C.《典籍里的中国》让观众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产生的无穷魅力。
D.《典籍里的中国》这个文化节目的热播,标志着传统典籍当代化传播已经成为主流媒体的创作重心。
2022-05-07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二模(适应性检测二)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初,上闻魏主欲饮马于江,惧,敕广陵太守行南兖州事萧颖冑移居民入城,民惊恐,欲席卷南渡。颖胄以魏寇尚远,不即施行,魏兵竟不至。上遣尚书左仆射沈文季助丰城公遥昌守寿阳。文季入城,止游兵不听出,洞开城门,严加守备。

魏之入寇也,卢昶等犹在建康,齐人恨之,饲以蒸豆。昶怖惧,食之,泪汗交横。谒者张思宁辞气不屈,死于馆下。及还,魏主让昶曰:“人谁不死,何至自同牛马!屈身辱国,纵不远惭苏武,独不近愧思宁乎!”乃为民。

魏主之在钟离,仇池镇都大将、梁州刺史拓跋英请以州兵会刘藻击汉中,魏主许之。梁州刺史萧懿遣部将尹绍祖、梁季群等将兵二万,据险,立五栅以拒之。英曰:“彼帅贱,莫相统壹。我选精卒并攻一营,彼必不相救;若克一营,四营皆走矣。”乃引兵急攻一营,拔之,四营俱溃,生擒梁季群,斩三千余级,俘七百余人,乘胜长驱,进逼南郑。懿别军继至,将士皆已疲,不意其至,大惧,欲走。英故缓辔徐行神色自若登高望敌东西指麾状若处分然后整列而前懿军疑有伏兵迁延引退英追击遂围南郑禁将士毋得侵暴,远近悦附,争供租运。懿婴城自守,围城数十日,城中恂惧。录事参军新野庾域封题空仓数十,指示将士曰:“此中粟皆满,足支二年,但努力固守!”众心乃安。会魏主召英还,英使老弱先行,自将精兵为后拒,遣使与懿告别。懿以为诈,二日乃遣将追之。英与士卒下马交战,懿兵不敢逼。英入斜谷,会天大雨,士卒截竹贮米,执炬火于马上炊之。先是,懿遣人诱说仇池诸氐,使起兵断英运道及归路。英勒兵奋击,矢中英颊,卒全军还仇池,讨叛,平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英故缓辔徐行/神色自若登高/望敌/东西指麾/状若处分/然后整列而前/懿军疑有伏兵/迁延引退英/追击/遂围南郑/
B.英故缓辔徐行/神色自若/登高望敌/东西指麾/状若处分然/后整列而前/懿军疑有伏兵/迁延引退英/追击/遂围南郑/
C.英故缓辔徐行/神色自若登高/望敌/东西指麾/状若处分然/后整列而前/懿军疑有伏兵/迁延引退/英追击/遂围南郑/
D.英故缓辔徐行/神色自若/登高望敌/东西指麾/状若处分/然后整列而前/懿军疑有伏兵/迁延引退/英追击/遂围南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饮马,给马喝水。这里指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意即渡江南下进行征伐之事。
B.建康,南京古称,六朝时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誉为“六朝古都”。
C.黜,罢免官职。我国古代的罢、免、夺、除、谪、左迁、开缺之意均与此同。
D.氐,即氐族,我国历史上的农耕少数民族,其最先活动范围在四川西北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帝要来攻打,广陵太守萧颖胄虽然认为魏军离得很远,但还是主动把居民都移入城内,结果魏军却没有攻打广陵。
B.齐地人对于魏军入侵十分仇视,就将喂牛马的豆子蒸熟让在齐地的魏国使节卢昶吃,卢昶吃后又因为恐惧泪汗交流。
C.拓跋英富有预见性,他认为南齐主帅出身低贱,不能统一协调作战,攻其一处,其他必定溃逃,后来事实果真如此。
D.南郑城被围数十日,人心很恐慌,庾域把几十个空粮仓贴上封条,跟将士们说这些粮食够用两年,坚定其固守信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屈身辱国,纵不远惭苏武,独不近愧思宁乎!
(2)会天大雨,士卒截竹贮米,执炬火于马上炊之。
2022-05-03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校高三信息压轴卷(一)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