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过被子,狠狠地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1.下列选项中的省略号,与文中划波浪线句子中的省略号用法相同的是(       
A.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百合花》茹志鹃)
B.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百合花》茹志鹃)
C.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作了详尽记录。(《喜看稻菽千重浪》沈英甲)
D.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探界者”钟扬》叶雨婷)
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瞟”无声胜有声,写出了新媳妇对“我”打扰她且不理解她的不快。
B.“夺”写抢被子的动作异常迅速,使人来不及防备,可以看出新媳妇的坚决。
C.“瞪”是对新媳妇眼神的刻画,写她对卫生员揭掉小战士身上被子的不满。
D.“嚷”既写了新媳妇埋怨卫生员不支持自己,也表现了她悲痛的语气。
3.文中划横线处“细细地、密密地”能否换成“细密地”?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4-03-04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市区料峭,视野空旷,似乎就我一个人,早早地,仿佛这是常言所说新的一天。这之于我,是异地之新。

那些蒸腾的雾气散发出的早点的味道,让我挪不动腿了。远远地,我仿佛就看见了黄亮亮的油条,还有鲜美的豆浆和千张。①千张在我老家叫干豆腐,软的那种叫水豆腐。②来到寿县,当然要尝一尝豆腐。③豆腐已成为当地极具特色的风味美食。④豆腐、豆浆、油条,近在咫尺,是一种滋味,叠印在舌尖上,与味蕾产至化学反应。好没出息地,我吞了一口唾沫。千张卷油条,我觉得软硬皆可。我要了一根油条,有些贪婪的样子。

炸油条的男子望了望我,看我背着那么大的相机,笑了,说他也爱照相,年轻时也买过照相机,那时还是胶卷的,海鸥牌。说过后,他有点羞涩,不好意思,带有青春的惆怅和幸福。我朝店铺里望了一眼,有一疑似老板娘的女人,在不停地收拾忙碌。我故意问是谁,老板笑了,你说是谁。我说,你好眼光啊,那时买相机就是照她吧!想必是被我说中了,他俩乐得不行。这个早晨,一下美好起来。

1.下列句子中的“才”与文中加点的“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才听得到的。(《故都的秋》)
B.祖父就说:“嗨,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边城》)
C.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荷花淀》)
D.香雪没说话,慌得脸都红了。她才十七岁,还没学会怎样在这种事上给人家帮腔。(《哦,香雪》)
2.“豆腐是淮南王刘安在寿县发明的,寿县是中国的豆腐之乡。”这两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3.第三自然段中人物对话没有使用引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外界说起东北的“貂”文化总是带上一点“既豪又土”的酸酸的微妙,在今天,如果不对审美进行评判,单纯与消费能力挂钩的穿貂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人人平等的进步。放在古代,不是买不买得起,______。上乘的貂、狐、猞猁狲、银鼠、海龙海獭)、虎、豹等为细裘,为皇室及文武百官穿用;鹿、狼、猪、羊皮毛等为粗裘,为宫中底层杂役或平民百姓所用。“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皇帝穿貂是展现“朕打下了江山”的优越感,平民穿貂却要冒着僭越获罪的风险。

貂属哺乳纲,鼬科,性格孤僻,喜欢独居。生活讲究,洞穴里卧室、厕所、厅分隔明确。本身自带“风吹皮毛毛更暖,雪落皮毛雪自消”的高级品质。人们不仅寻求貂,______,在很多貂猎区都存在“敬貂神”的传统,比如捕貂时不能穿戴貂衣皮帽,走出百步之外才可以剥皮,巫医甚至还拿貂鼻入药治疗胃痛。

肇兴于东北地区的清朝统治者,对貂皮有着更为深厚的感情,类似于汉高祖建立舆服制度,清统治者也规定了严格的用貂制度。东北紫貂皮早在汉代就名满天下,按照清代的典章制度,______,其余人非赐不得用。皇后、亲王和贝勒等只能用薰貂。《天工开物》介绍说:“一貂之皮,方不盈尺,积六十余貂皮仅成一裘。”以当时皇室用紫貂皮均价20两银子一张来看,“五花马,千金裘”的说法并不夸张。

1.下列有关文本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括号的作用是对前文进行解释说明,表达的意思是“海龙”又名“海獭”。
B.“朕打下了江山”中的双引号属于不完全引用,在句中做定语,修饰“优越感”。
C.“僭越”和“肇兴”是两个书面语,分别是“超越本分”和“初起、始兴”的意思。
D.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病因属于介词误用。应将其中的“以”改为“按照”。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为“生性孤僻、多独居。洞穴里居住、饮食、排泄等有明确分区。本身自带抗寒的高级品质”,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代“文宗”,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性格温和内敛,但他的一生与其所处时代却有一种剧烈的张力,他有独善其身的自清精神,又具心忧国难的爱国之情。

清贫大约是朱自清一生的底色。1920年夏,朱自清用三年时间修完四年课程,从北大提前毕业。毕业时他原本想去西方留学,但留学费用很高,由于      ①        ,这个梦想变得遥不可及。当时江浙一带中学教师奇缺,朱自清和好友俞平伯结伴南下执教,双双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

巨大的压力、清贫的生活、繁重的工作,使得朱自清的身体健康      ②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在拒绝领取美援面粉的声明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人们凭吊朱自清,寄托哀思,是在尊崇一种气节,一种风骨,一种精神。1948年8月20日,上海《新民报晚刊》刊登题为《朱自清不愿做官》的短文:“朱氏年来备尝清苦,家累又重,常捉襟见肘,但朱氏淡泊明志,不以为苦……”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写成“是在尊崇他的气节、风骨、精神”,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原文中“文宗”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
B.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C.只有艰辛劳动过的人们才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游子悲故乡”的情怀。
D.“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2024-02-2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古拉,藏语,译作平平的高地。在藏北,唐古拉的相对高度未见其高,虽然海拔五千六百多米。车到山顶,就见这高地几乎一马平川,上山下山不陡不急。其实山谷早已被雪填满,平平的雪壤之下深不可测。唐古拉山顶经常堵车,惯跑青藏线的人们习以为常,却没人敢从路侧绕过去。一堵几天,就会陷入绝境,因为缺氧和酷寒。

藏北是充满了苦难的高地。        的荒滩戈壁居多,即使草原,牧草也矮小瘦弱得可怜。草场青绿不过一个月,就渐渐黄枯。其间还时有雹灾光临,游牧的人们抗灾能力极低,冬季一旦有雪便成灾情。旧时代的西藏,逢到雪灾就人死畜亡。翻阅西藏地方历史档案的灾异志,有关雪灾的记载也多。那记载是       的,常有无一幸免”“荡然无存字样。山那边的重灾区多玛,正处于哺育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长江的源头。彼时,富庶美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如何知道那大江怎样从劫难中出发!古往今来,       的冰雪如同美丽的素衣,缠裹着藏北高原,几乎在每一个冬季!藏北高原之美是大美,是壮美;藏北高原的苦难也是大且壮的苦难。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叹号如果改为问号,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3.小王因工作需要,春节前要驾车翻越唐古拉山。请依据材料,给他提两条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2024-02-1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78届联合国大会日前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联合国也要过,这是春节越来越有国际范儿的又一个例证,是中华文化影响力感召力的又一次彰显。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中国春节正在成为世界节日。近年来,欢乐春节系列活动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舞龙狮、画年画、包饺子、逛庙会等活动精彩登场,让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人们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共享美好时光

春节为世界感知中国打开一扇窗。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中华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对于海内外中华儿女来说,无论身处何方、走得多远,过年回家①是不变的寄望。随着时代变迁,中国人过年有了更多方式,数字人民币红包成为春节喜庆新元素,不少家庭尝试旅游过年新体验……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不变的是刻进中国人骨子里的家文化。英国广播公司一部纪录片聚焦中国春节的视角,正是亿万人同时迁徙的壮观,只为了春节的一次团圆②。读懂了春节,也就读懂了中国人候鸟归乡般的团圆情结与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家国情怀。

1.画横线的句子改成“近年来,‘欢乐春节’系列活动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各种活动精彩登场,让人们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共享美好时光。”后表述更简洁,你是否赞同,请陈述理由。
2.文中有两处标记的引号,请结合语段分析其具体用法。
2024-02-17更新 | 1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儿时的乡间,家家瓦房,户户屋瓦在一排排高高低低、起起落落的筒瓦板瓦上,长满红绿红绿的瓦花,在朝阳里夕阳里,都显出红色,十分美丽。在一些上百年的古老瓦房上,瓦花可以长到两三尺高,密密麻麻、亭亭玉立在瓦房顶上,从屋脊上一直长到屋檐边,使得一院院古老的瓦房显得更加生机盎然、鲜活灵动、古朴美丽。

雨季来时, 地待在家里,欣赏雨水从瓦房屋檐边滴落,叮叮咚咚的,滴落在地面上,就像仙子们的一枚枚细细长长手指,在一架无边的硕大古琴上敲打弹奏一首首乡间古曲,在美丽无边的大地上织绣美丽的花朵。看雨看得兴起的我们,这时就会走到屋檐边,用小手接捧那些美丽的水滴、水线和仙子们的手指,猜想着是什么仙子在弹奏大地上的树木花草、河流山脉、庄稼屋瓦、万千乐器,想象着是什么仙子的一枚枚手指,那样温润白嫩,那样纤细修长、灵动迷人,猜想着一排排像琴键一样起起伏伏高低错落的屋瓦是谁的琴键……于是,我们把乡居的一个个枯燥乏味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1.请在文中序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简要分析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3.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的顿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I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的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甲)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乙)”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丙)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部分都有“一”,说说两处在用法上的不同。
(I)另外一个拉骆驼的
(Ⅱ)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
2.文学作品中,感叹号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力。请在甲、乙、丙三处任选两处,分析其表达效果。
3.请赏析文中划横线的部分。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对夫妻,一个急性子,一个慢性子。

急性子老婆遇事总是冲锋在前,这会儿等不到那会儿,今天等不到明天。她的节奏就是快快快。

而慢性子老公从来都是不急不躁,总想着今天完不了还有明天,嘴上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急不急,日子常在,何必人忙!他的节奏就是慢慢慢。

有一天,家里晾晒了一场子玉米,眼看着天快黑了,又刮起了风,天色渐渐阴沉下来,说不定一会儿还有雨呢。可是玉米还没有收完,万一淋了雨怎么办?这可是一年的收成啊。

急性子老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手忙脚乱地装袋子。再看慢性子老公,依然不急不慌,收得那么沉稳,那么悠闲。

太阳已经落山,实在是看不见了,急性子老婆拿起手电筒,挽起袖子,把剩下的玉米往一堆儿扫,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口干舌燥,腰酸胳膊疼。慢性子老公用簸箕笤帚撮,节奏依然那么稳,一下,两下,三下……最后,总算全部装到了袋子里。

1.下列句子中的“收成”和“这可是一年的收成啊”中的“收成”,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一般情况下,生菜从播种到收成需要30-40天。
B.有些粮食作物歉收,但棉花的收成仍相当不错。
C.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收成,冬为安宁,这是四季的别称。
D.虽然才满月的孩子,怎便晓得后来养得大养不大?但只看了他母亲的行事,便料得定他儿子的收成。
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在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上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请简要分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果改成“急性子老婆很着急,急着装袋子”,表达效果不如原句,请说明理由。
2024-02-08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招远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款大受市场追捧迅速出圈成为社会文化话题的马踏飞燕毛绒玩偶文创产品。在年轻人聚集的网络社区,它的人气甚至超过了其原型——国宝级文物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玩偶因何大受年轻人欢迎?有人说是因为它做工精致、手感舒适,。这一文创产品无论站姿款还是奔跑款都俏皮生动,正好击中年轻人的心坎。的背后,是机智、包容、快乐、向善。萌文化发源于动漫,一开始用来形容二次元人物形象所具有的某些特质,以及人们对此类人物形象的情感共鸣。事实上,萌文化成为网络上的流量密码早已有之,如搞怪的皮卡丘和绿鱼人头套等。

马踏飞燕玩偶走红的背后是萌文化的盛行,萌文化的背后。商品属性、产业化运作和逐利化取向,使大众文化一度遭到低俗、肤浅的批评。然而,从马踏飞燕玩偶的成功,足以看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可以优势互补。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等传统文物属于典型的精英文化范畴,它们历经时代淘洗而流传下来,审美旨趣高雅,具有永恒的经典性。然而,精英文化曲高和寡,其覆盖范围大多是受教育程度或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人群。精英文化这旧时王谢堂前燕,如何才能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显然就是一条便捷的途径。大众文化广泛的覆盖度、巨大的影响力,又可以大大拓宽精英文化的传播范围,使那些经典作品中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能够最大限度地被人们熟知和接受。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第一段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您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
B.有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C.“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D.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2.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4-01-29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