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9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电场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风力发电机组由叶轮、机舱、塔筒等基础部件组成。①它的发电原理很简单:机组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轮旋转,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然后电能通过集电线路输送到风电场升压站,升压后再输送到电网,就可以变成千家万户使用的清洁风电了。

对风力发电来说, (1)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的确风速越大提供的电能就越多,但我们的风能转换器在风速达到一定数值时,会因为强度过大而损坏,而且事实上,发电量不取决于叶片转速。因为风力发电机机组中存在一个类似汽车变速箱的装置,比如变速箱挂到1档,那么即使叶片转速非常快②(相当于油门踩到底),但通过变速箱传动到发电机装置当中仍然是较为恒定的低速(相当于车子还是跑不快),有了这么个装置,也变相起到了保护作用。而在叶片恒定转速的情况下,叶片受力增加,功率就会增加,风机的叶片越大,功率越大,相应发电量就越多。

接着问题又来了,那风也不会乖乖听话,只往一个方向吹呀?不用担心,风力发电机的头部集成有传感器和偏航系统,一旦风向标与风速仪采集到风向与风速变化,偏航系统就会督促偏航电机调整机舱位置,使其平稳地对准风向,最大效率利用风能。

(2) ?大海广衰无垠,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海上风电发电利用小时数高、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水资源,适宜大规模开发,发电效率普遍比陆上风电高出20%~40%。换句话说,潜力③“杠杠的”。实现碳达峰,风电大有可为。

1.请写出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处标点符号的作用。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为什么发展海上风电能够为实现碳达峰做出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父学;完放小题。

折岗场一般在村边,一家一家的麦子拉到麦场堆成一座又一座“小山”。那几日,打麦的机器昼夜轰鸣,麦穗被吞入机器时有刺耳的声音传来。脱掉皮的麦粒落在机器下面,皮被吹向一旁。麦秆经过压缩被挤成扁扁的,没有了锋芒。

打麦场是儿童的乐园。城市里有游乐场,但对于乡村里长大的孩子,游乐场是遥远的未知。女孩子矜持一些,十多岁的男孩子在麦秸堆里蹦高高或者“藏猫猫”、一就是半天。每当听到《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我就想起曾经的打麦场。秋天打谷子时虽有谷堆,但那时天气已凉,秋虫声声中,各家打完了谷子都赶紧回家了,远不如夏日的打麦场热闹。当热辣辣的太阳隐下山去,当晚风吹凉的夜色伴随树木的黑影来临,这时才是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最好的休闲时间。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幅场景我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熟悉的是,我曾经在这样的场景中翻过跟斗,打过滚;陌生的是,熟悉的场景并没有歌声中的恬静,大家都在劳作。

1.下列句子中的“疯”与文中加点的“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我并不曾,他们偏要说我是疯子。
B.他们大概拿我当个半子,我也就装疯,和他们乱扯。
C.雨后,这些棉花长,很多都有一人多高。
D.上班时间和员工一起唱歌跳舞,像我这样的老板是不多的。
2.文学作品中引号的作用很丰富。文中第一段、第二段使用了两次引号,请分别分析这两处引号的作用及所引内容的含义。
3.文中第三段引用了《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歌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主导的植物种植、培育和传播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繁荣发展中多种文化传承交融的华美乐章。有的植物似乎天生与中华先民相依相伴且流传至今, ,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却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国家;有的似乎与西方文化渊源深,实际上却祖居中华大地,如苹果。苹果素有引诱亚当和夏娃的“恶名”,还有“启发”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功, ,但现代栽培苹果的起源地却在我国新疆天山。中国是大豆的起源地,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然而近年来,借助转基因技术,大豆“美裔侨民”品种异军突起,改变了今日全球大豆产业格局。千百年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被人们精心选育、引种和推广种植,也因此在演化之路上脱颖而出, ,而且翻山越岭、远渡重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圈地”。

1.下列句子中的“颇”与文中加点字的“颇”,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他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但今天遇到这样棘手的问题,也颇感到些麻烦。
B.中医药膳巧妙合理地利用五味之偏性以调脏腑之颇,使五脏之间平衡协调。
C.陕北的优质杂果如红枣、苹果、苹果梨等在国际市场上颇负盛名。
D.由于你不了解事情的具体情况,所以对此事的看法未免有些偏颇。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美裔侨民”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
B.应该承认,“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
C.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D.钟扬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个没什么回报、时间紧的“烫手山芋”。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济的繁荣以及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为唐代造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是反映造纸技术进步的一个标志。与魏晋南北朝主要以麻料为造纸原料相比,隋唐时所用造纸原料有麻类、楮皮、桑皮、藤皮等,竹纸也在这时初露头角——还出现了一些混合原料纸。

据《天工开物》记载,隋唐五代时,成都附近遍种芙蓉,每至秋,四十里如锦绣。芙蓉树皮含59.75%纤维,可用造纸。,以芙蓉花汁作粉红色染料,纸浆中加入染料,造出粉红色诗笺。人们依其姓名,将这种诗笺称为薛涛笺。不过,,因为这会使大片观赏植物顷刻之间化为乌有,不如野生植物皮作原料更好,所以隋唐五代所造皮纸仍以楮皮纸和桑皮纸为大宗。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周公馆内,鲁侍萍大哭着对周萍说:“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B.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C.坚强,纯洁,律己,公正——所有这一切优秀的品质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
D.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2023-08-31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大附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例句中“过午不食”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采用过午不食进餐方式的修行者,一般过着早睡早起、清心寡欲的生活,过午不食本身也是他们的一种修行。

A.彭定康登上了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B.在无数人的执着坚守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C.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D.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2023-08-30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说“团圆”是春节的文化内核,那么的年俗则让春节文化更加丰富立体,进一步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贴春联、写福字、挂中国结,祈福迎祥;亲朋好友相互拜年,祝福来年诸事如意;逛庙会、猜灯谜、看非遗表演,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每个地方的年俗不尽相同,这种丰富性共同构成了的春节文化,滋养着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当然,春节文化悠久灿烂,并非。从一定程度上看,正是因为年俗不断,传统节日才能散发持久的文化魅力。

今天,春节文化早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当习俗融进现代时序、仪式,浸入生活肌理,中华文化的和合之美也绽放于世界。在法国巴黎,2023年“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全面展开;在美国费城和纽约,“唐诗的回响”音乐会上演,展现音乐与诗歌的完美交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市茨厂街,“点亮春节”仪式将整条街红彤彤的灯笼点亮……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和鲜明标识,春节文化不仅搭建起心灵交流的桥梁,让更多人觉悟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与智慧,凝聚“一起向未来”的信心和力量,也为各国人民观察和感知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口。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多处使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A.2023年“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全面展开。
B.“唐诗的回响”音乐会上演。
C.“点亮春节”仪式将整条街红彤彤的灯笼点亮。
D.凝聚“一起向未来”的信心和力量。
2023-08-29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陕西省商洛市丹凤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秀丽神奇的中国山水画哺育了唐诗、【甲】宋词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等震古烁今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是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润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乙】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

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酷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唐宋的遗风余韵;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眉,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宵是否依旧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下,倾听那些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的鼾声……【丙】南国山水的温婉与柔媚,北疆山水的秀雅与奇异,西域山水的苍凉与神秘,巴蜀山水的秀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丁】还有什么能令人如此刻骨铭心呢?

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书。畅游好山好水,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

1.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D.【丁】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喜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B.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酷爱,“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C.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喜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D.我特别酷爱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B.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勤地不懒,出一分劳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验证不远,不出十天八天,你留心那平整湿润的菜畦吧,就从那里会生长出又绿又嫩又茁壮的瓜菜的新芽哩。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①暮春,中午,踩着畦垅间苗或者锄草中耕,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看看苗间得稀稠,中耕得深浅,草锄得是不是干净,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②夏天,晚上,菜地浇完了,三五个同志趁着皎洁的月光,坐在畦头泉边,吸吸烟;或者不吸烟,谈谈话;谈生活,谈社会和自然的改造,一边人声咯咯罗罗,一边在谈话间歇的时候听菜畦里昆虫的鸣声;蒜在抽苔,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发脉脉的香气: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1.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擦擦、谈谈、咯咯罗罗”,请说说它们和“擦、谈、咯罗”相比,在语意上各有什么不同?
2.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3.文中有两处画波浪线部分,结构大体相同,请简要分析二者在修辞手法上的异同。
(1)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2)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上海市成为全国实行垃圾分类的首个城市。该条例实施四年来,上海通过科技赋能,不断探索垃圾分类实践路径。

上海垃圾分类监管逐步实现管理平台智能化。绿色低碳企业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构建起垃圾分类管理网络,整合摄像头、地磅、GPS等不同源头数据,对收运车辆和作业人员等进行实时监督,通过智慧分类平台直观展示信息。

与此同时,上海垃圾分类作业也正逐步实现智能化。“居民朋友们,认清垃圾分类四色桶。剩饭菜叶瓜果皮厨余垃圾放绿桶,玻璃金属饮料瓶可回收放蓝桶……”在升级后的某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当居民进入3米感应范围时,垃圾分类提示器,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物业工作人员介绍,, 小区环境卫生得到极大改善。垃圾分类对普通人而言,___, 但对拥有25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来说,却是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大考验。种种新实践让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成“好习惯”,生动演绎着人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实践。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舞台”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成功,在“分离”3000年后终于“合体”。
B.冬天的土地上“白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
C.明天要考试了,小赵到处询问考试范围,真是“勤奋努力”。
D.凤娇照例跑到第三节车厢去找她的“北京话”。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碧绿的树叶中,红艳剔透的石榴花骄傲地挺起腰身,亮出娇美的面庞。放眼望去,那朵朵石榴花,就像簇簇火苗。在蓝天和阳光下,石榴花聚合成熊熊燃烧的火海,摇荡着,呼应着,翻滚着,十分壮观。古人曾绘写石榴花胜景: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我顿时感到,这些诗词描绘的正是眼前这壮美景象。

石榴圆润饱满,浆满汁溢的石榴籽甘甜如饴,是甜美的果实;众多石榴籽密密实实拥抱在一起,常被寄予紧密团结的寓意,也常被寄予多子多福的寓意。石榴的名字可谓琳琅满目,金罢、金庞、沃丹、丹若……贵重的、喜庆的,都赋予在石榴身上。火红的石榴,多籽的石榴,甜蜜的石榴,团结的石榴,或正契合了人们祈愿的生活的样子吧!

1.比喻具有相似性,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比喻相似性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2.下列各项与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存在的语言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B.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C.“啊!地狱?”我很吃惊,“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D.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2023-08-19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米、绥、横、靖”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