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主创业 公平竞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2023年12月5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召开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视频会议。会议特别指出,各高校要深化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落实,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此,某高校举办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比赛中有判断正误环节。如果你是参赛者,你认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应在相关主管部门办理企业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
②企业登记的相关信息具有一定保密性,可不予公开
③如果开办合伙企业,需要依法及时缴纳企业所得税
④有必要在创业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学会风险管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同学们在学习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关注了“蜜胺”发明专利及技术秘密侵权案,为了了解该案件,同学们查阅了如下资料。

“蜜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A公司(中外合资企业)、B公司(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投入近亿元、历时多年研发出先进的“蜜胺”生产技术,一部分通过申请发明专利获得保护,一部分以技术秘密形式予以保护。

C公司等侵权人非法获取了包含专利技术方案及其他技术秘密形成的技术包,并利用该专利和技术投入生产获取利润上亿元。针对C公司等侵害涉案产品知识产权的行为,A公司、B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各侵权人连带赔偿经济损失,销毁生产设备以及停止销售使用涉案技术生产的“蜜胺”产品。法院最终在判令侵权人赔偿2.18亿元基础上,执行中促成全面和解,侵权人获得使用许可,面临拆除的生产设备得以保留,权利人最终获偿6.58亿元,刷新国内知识产权案件纪录。

阅读材料,请回答:
(1)发明人申请专利保护和选择技术秘密保护有何不同。
(2)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判决的依据以及带来的积极影响。
3 . 蔬菜照绿光加正白光、鲜肉照红光加冷白光、海鲜照蓝光加冷白光……打灯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的现象很普遍,这种灯行业内叫“生鲜灯”。“生鲜灯”照射下的食品格外诱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的《食用农产品种行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经营者应依法、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②消费者发现经营者利用“生鲜灯”等照明设施误导自己,可依法维权
③经营者使用“生鲜灯”销售产品属于不正当竞争,是搭他人商业信誉的便车
④经营者利用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陈某为增加其经营餐厅的营业额,擅自使用与国内某知名连锁餐厅近似的商标。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陈某作出行政处罚。陈某不服,向人民法院诉讼。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陈某擅自使用近似商标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
②陈某擅自使用近似商标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③陈某可以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帮助自己诉讼
④本案应由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供作出行政处罚的证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市场是经济循环的基础,更是经济循环的保障。市场健康,至关重要。

材料一   2023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确保“应清尽清”。清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置不合理或者歧视性的准入和退出条件,如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要求企业必须在某地登记注册,对企业跨区域经营或者迁出设置障碍;违法设置特许经营权或者未经公平竞争授予经营者特许经营权;对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实行歧视性价格和歧视性补贴政策;限制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进入本地市场或者阻碍本地商品运出、服务输出;违法给予特定经营者优惠政策;违法违规安排财政支出与企业缴纳的税收或非税收入挂钩;违法干预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对促进我国经济循环畅通的作用。

材料二   2023年7月,我国金融管理部门依据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对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处以巨额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71.23亿元,要求该公司关停违规业务等。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该公司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为:一是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包括存在引人误解的金融营销宣传行为;未向部分客户群体明示还款要求;未按规定处理部分消费者个人信息。二是违规参与银行保险机构业务活动,包括违规参与保险代理、保险经纪业务;违规参与销售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银行理财产品、互联网存款产品。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评析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行为。
6 . 前不久,食品包装“公摊面积”过大问题引发热议。一片分装海苔里垫有大包干燥剂;箱装牛奶仅有5小盒,剩余两倍空间用纸板填充……有网友评论,“这样的包装会误导消费者的选择,感觉受到了明显的欺骗和糊弄”。对于这样的评论,相关商家大为不满,认为这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食品包装“公摊”过大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消费权
②消费者可先与商家协商,若协商不成可先仲裁后诉讼
③网友作出的评价基于事实,没有侵犯商家的名誉权
④整治食品包装“公摊”过大,需要国家依法强化监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在购物平台直播间看见一美妆店主乙在销售一款包装与某知名护肤品牌(未注册)相似的护肤品。在该品牌的官方旗舰店上,一套包含眼精华、面霜、水乳的护肤套装至少在5000元以上,但乙销售的这款仿该品牌的护肤五件套只需599元。乙介绍该款护肤品时,多次使用“专柜同款”“搬柜清仓”“近乎‘同款’的一折”等营销语。甲在直播间评论区提出质疑:“价格差距这么大,真的是正品吗?”乙并未回复,之前的直播讲解记录也被删除。甲下单购买后发现护肤品与专柜产品存在较大差异,于是向市场监管局投诉商家。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指出乙在销售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行为。

材料二   小李大学毕业后与L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中有“无条件服从公司的管理规定”条款,小李没有提出异议。入职后,小李发现L公司管理制度中有一项“乐捐”规定(乐捐就是员工在限定条件下自觉捐出一定钱款给公司),如员工上班期间着装不整洁“乐捐”20元,工作期间不假外出发现一次“乐捐”100元。某一周,小李因触碰“乐捐”制度被公司要求捐出120元,小李拒绝。第二个月发工资时,小李发现工资被扣除120元抵扣“乐捐”款,小李要求公司足额发放工资,与公司协商不成、调解未果,小李打算起诉到法院解决问题。

(2)结合材料,运用《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相关知识,说明小李维权的合法路径及依据。
8 . “××伯爵旅拍”婚纱摄影店自开业以来,在未经知名品牌“铂爵旅拍”注册商标权利人授权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在经营场所门头招牌、店铺内制作使用铂爵、铂爵婚纱摄影标识,并在微信头像宣传中使用铂爵旅拍标识,在抖音宣传中使用铂爵旅拍、铂爵旅拍婚纱摄影等文字及标识。对这一事件分析正确的是(     
①“××伯爵旅拍”婚纱摄影店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安全消费权
②“××伯爵旅拍”婚纱摄影店涉嫌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欺骗误导消费者
③“××伯爵旅拍”婚纱摄影店擅自使用“铂爵旅拍”的商标,实施了混淆行为
④“铂爵旅拍”可要求“××伯爵旅拍”婚纱摄影店消除妨碍,并赔偿经济损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爱奇艺公司享有电视剧《狂飙》所有版本永久、完整的知识产权。某火锅店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该剧剧名、剧照作为产品名称和宣传图片,推出3款“《狂飙》联名推荐”团购套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火锅店推出“联名推荐”团购套餐的行为侵犯了《狂飙》的商标权       
②火锅店攀附《狂飙》的知名度误导消费者购买套餐涉嫌不正当竞争
③爱奇艺公司可以著作权被侵犯为由对火锅店提起诉讼
④爱奇艺公司可要求火锅店承担赔偿损失、排除妨碍的侵权责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眼下,网络直播盛行,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股直播带货的热潮被激发,不少平台的商家都通过直播为自己的产品拉人气、做广告,这样的方式既新颖直观,又有不错的效果。

不过直播带货也出现了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部分商家直播带货中藏匿的虚假宣传、劣质产品成了新隐患,出现了“直播翻车”现象。有网红和电商联手向粉丝售卖伪劣产品。有网友反映自己通过观看某网红直播带货后买到的小龙虾早已过期无法食用。

归根结底,不论线上还是线下,一切行动都要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原则,加强监管,追究责任,拒绝让“直播带货”成为纵容假货、劣质产品流通的保护伞,这样才会真正减少“直播翻车”。

结合所学知识,请对直播带货中出现的情况作出评价。
2024-04-07更新 | 270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