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3 道试题
1 . 自然界中的淀粉主要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进行合成。2021年9月,天津工业生物所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成功人工合成淀粉。这将是影响世界的重大颠覆性技术突破,从而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这表明(     
①人们可以改变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是科研取得突破的前提
③科学实验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真理的进步
④认识的无限性总是在实践发展中不断呈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22更新 | 3164次组卷 | 19卷引用: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第三课质量检测
2 . 历经半个多世纪探索,“枫桥经验”铺就了一座座连接党心民心的连心桥,巩固了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鱼水深情的警民桥,架设了社会和谐、乡村和美、百姓和顺美好愿景的平安桥。如今,“枫桥经验”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告诉我们(       
①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认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立足自身需要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认识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
④人可以认识、把握、创造和利用社会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4更新 | 5747次组卷 | 44卷引用:第二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近年来,用竹子代替塑料的理念受到广泛认可竹子具有生长快、强度高、可塑性佳、可迅速无害化降解等特点;我国竹子种类丰富,种植业发达。“以竹代塑”理念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     )
A.属于感性认识,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B.基于竹子自身优良属性,符合我国的客观实际
C.具有客观物质性,有利于推动我国竹产业发展
D.立足已有经验,有利于推动“减塑”实践发展
4 .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酷爱莲花,长期观察莲花的形貌特征与生长环境,领悟到莲花之美与“夫唯大雅,卓尔不群”的高雅情操有共通之处,创作出“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的千古名句。由此可见(       
①艺术作品是人仅凭灵感创作出来的
②艺术体验不能脱离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经验
③艺术修养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④审美标准具有客观性,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08更新 | 5733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二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
5 . 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组测序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提出“桑树染色体断裂一融合循环”理论,打破了以往“一种生物只有一套染色体基数”的认知,为绘制桑树亲缘关系“家谱”奠定了基础,也将为桑树学科和产业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指导。科研人员(     
①根据自然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获得对事物完整的认识
②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通过科学实验深化对桑树染色体基数的认知,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
④提出该理论,旨在打破“一种生物只有一套染色体基数”的认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22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6 . 有研究表明,人体肠道菌群与社交行为障碍族病存在关联:将自闭症儿童的肠道菌群移植给小鼠,小鼠则表现自闭症的行为特征;而将正常儿童的肠道菌群移植给小鼠,小鼠则没有出现自闭症行为特征。这一发现有助于医生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也为人们通过优化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愉悦心情,养成良好的社交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材料表明(     
①实践和认识的循环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②认识规律要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③实践提高了人的识能力促进了认识发展
④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17更新 | 5506次组卷 | 27卷引用: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A卷·知识通关练)
7 . 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落后的交通曾经是长期制约发展的突出瓶颈。而今,“万桥架”突破山水阻隔,覆盖于千沟万壑上的“高速平原”持续铺就,当地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可见(     
①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
②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③实践能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④实践能够突破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1年,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土福湾至海棠湾通道双向贯通,山海高速五指山至保亭段建成通车,三亚至乐东旅游化公交化铁路改造工程开工,形成区域内1小时交通圈,助力“大三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
③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高于认识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人为事物联系的基础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9 . 在我国文学宝库中,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作品浩如烟海,后人可以从各不相同的描述中,区分出特定的自然环境:“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讴歌的是辽阔雄浑的北国草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的是风景绮丽的江南春色。这说明(       
A.文学宝库中各不相同的文学描述是特定自然环境形成的关键性因素
B.文学作品要给人深刻的印象,就必须抓住事物与众不同之处进行描述
C.无论是北国草原还是江南春色都体现出意识活动的选择性和创造性
D.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作家的实践是创作歌颂壮丽河山作品的充分条件
2023-01-05更新 | 2032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10 . 2022年4月,结合之前多轮筛查情况,上海继续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研判,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依据风险程度的大小,按照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区划分”原则,进行阶梯式管理。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高低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13更新 | 4245次组卷 | 48卷引用: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