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进生命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决定于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2020年11月1日零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开动大脑思考:
(1)人口普查采用了哪种科学探究方法?___
(2)你认为人口普查采集数据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___
2023-05-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1.1.2 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 .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朝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词中蕴藏了很多的生物学知识,请你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属于______
(2)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果实掉落长出新杏树,这反映了生物能够____
(3)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___现象;但是杏之间也有差别,并不是完全相同,这属于____现象。
3 . 为了避免生物命名混乱,瑞典科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了______,规定每种生物只有一个学名,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第一个词为____名,第二个词是____名。
4 .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   ③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④实施实验⑤设计实验方案       ⑥得出结论   ⑦分析并记录实验现象
A.①③②④⑤⑦⑥B.①②④⑤⑥⑦③C.①③②⑤④⑦⑥D.①②④⑤③⑥⑦
5 . 下列有关探究实验“蚂蚁的通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从不同的蚁穴中捕获蚂蚁进行实验
B.实验可以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
C.捕获蚂蚁后直接就可以开始进行实验
D.实验过程中,可以直接用手移动木条
6 . 学习小组在进行“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时,四位同学分别发表了如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喷洒清水的是对照组B.本实验选用多粒种子的目的是方便统计
C.本实验的变量是种子的种类D.本实验必需用真实酸雨
2023-05-09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7 . 自2019年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已席卷全球,2022年把这种传染病实施乙类乙管,注射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我国科学家为检验新研制的新冠疫苗对预防新冠病毒肺炎的有效性,设计如下实验,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组号小白鼠数量注射试剂种类产生抗体数小白鼠数量
110注射新冠疫苗8
210注射生理盐水0

材料用具:大小、性别相同且健康的小白鼠20只,某新冠灭活疫苗,生理盐水,注射器。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设置第2组的目的是______
(2)小白鼠每组10只,且大小、性别都相同,这遵循了______的原则。
(3)科研小组将上述实验重复做了三次,并取实验数据的______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4)接种的疫苗,从免疫角度看,疫苗属于______,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某种特殊蛋白质,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
(5)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新冠疫苗是减毒的______,尚未接种疫苗的个体属于______,需加强防范。
8 .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福山区想了解市民生育三孩的意愿,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调查法B.观察法C.归纳法D.实验法
2023-05-07更新 | 532次组卷 | 8卷引用: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10分钟课前预习练(北师大版)
9 . 提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的科学家是(       
A.罗伯特·胡克B.海尔蒙特C.达尔文D.袁隆平
2023-04-25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2.1生物学是探究生命的科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10分钟课前预习练(北师大版)
10 . 科研人员为研究影响某种淀粉酶消化因素,进行了下面图表的实验设计,其结果如下图,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各项分析不正确的是()
试管编号试管I试管Ⅱ试管Ⅲ
pH887
温度60℃40℃40℃
淀粉酶1mL1mL1mL
淀粉1mL1mL1mL
说明:pH反映溶液的酸碱度

A.甲物质能促进该淀粉酶发挥作用B.pH=8时,该淀粉酶的作用速率较快
C.该淀粉酶在作用35分钟后失去活性D.该淀粉酶在40℃条件下作用较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