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最早的测雨器记载见于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所著的《数书九章》(1247年).该书第二章为“天时类”,收录了有关降水量计算的四个例子,分别是“天池测雨”、“圆罂测雨”、“峻积验雪”和“竹器验雪”.如图“竹器验雪”法是下雪时用一个圆台形的器皿收集雪量(平地降雪厚度器皿中积雪体积除以器皿口面积),已知数据如图(注意:单位),则平地降雪厚度的近似值为(       
   
A.B.C.D.
2 . “阿基米德多面体”这称为半正多面体(semi-regularsolid),是由边数不全相同的正多边形为面围成的多面体,它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如图所示,将正方体沿交于一顶点的三条棱的中点截去一个三棱锥,共可截去八个三棱锥,得到八个面为正三角形、六个面为正方形的一种半正多面体.已知,则该半正多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18πB.16πC.14πD.12π
3 . 《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如图,在正方体中,当分别与重合时,所形成的四面体中鳖臑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022-05-10更新 | 943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2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4 . 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发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是圆.后来,人们将这个圆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满足,直线,则(       
A.动点的轨迹方程为B.直线与动点的轨迹一定相交
C.动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为D.若直线与动点的轨迹交于两点,且,则
5 . 数学家欧拉在1765年提出定理: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依次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重心到外心的距离是重心到垂心距离的一半.这条直线被后人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已知△ABC的顶点A(1,0),B(0,2),且ACBC,则△ABC的欧拉线的方程为(       
A.4x+2y+3=0B.2x-4y+3=0
C.x-2y+3=0D.2xy+3=0
2021-09-14更新 | 1286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数学试题
6 .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粽子又称粽籺,俗称“粽子”,古称“角黍”,是端午节大家都会品尝的食品,传说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小明在和家人一起包粽子时,想将一丸子(近似为球)包入其中,如图,将粽叶展开后得到由六个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将粽叶沿虚线折起来,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粽子形状的六面体,则放入丸子的体积最大值为(  ).
A.B.C.D.
7 . 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奥斯(约公元前262~公元前190年)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世界光辉的科学成果,著作中有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与两定点距离的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动点满足,则动点轨迹与圆位置关系是(       
A.外离B.外切C.相交D.内切
8 . 刘徽(225-295),3世纪杰出的数学家,擅长利用切割的方法求几何体的体积,因此他定义了四种基本几何体,其中将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称为“堑堵”,将底面为矩形且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称为“阳马”.已知某“堑堵”与某“阳马”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B.C.D.
9 . 在中国古代数字经典著作《九章算术》中称如图所示的五面体为“刍甍”(chumeng),若此“刍甍”的底面是矩形,“上袤”的长为2,“下袤”的长为4,“广”的长为1,“高”即“点到底面的距离”为1,则此“刍甍”的体积为___
2019-02-04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南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理)试题
10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称之为“堑堵”.现有一块底面两直角边长为3和4,侧棱长为12的“堑堵”形石材,将之切削、打磨,加工成若干个相同的石球,并让石球的体积最大,则所剩余的石料体积为(       
A.B.C.D.
2018-05-07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南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数学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