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2-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2 . 欧拉恒等式也叫做欧拉公式,它是数学里最令人着迷的公式之一,它将数学里最重要的几个常数联系到了一起:两个超越数:自然对数的底数,圆周率,两个单位:虚数单位和自然数的单位1,以及数学里常见的0.因此,数学家们评价它是“上帝创造的公式,我们只能看它而不能理解它”.根据该公式,引出了复数的三角表示: ,由此建立了三角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是复数体系发展的里程碑.根据上述信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的实部为1B.对应的点在复平面的第二象限
C.的虚部为1D.对应的点在复平面的第二象限
2024-03-02更新 | 92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九省联考高考适应性考试数学变式卷(2)
3 . 欧拉恒等式为虚数单位,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被称为数学中最奇妙的公式.它是复分析中欧拉公式的特例:当自变量时,.得.根据欧拉公式,复数在复平面上所对应的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023-02-04更新 | 866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年级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4 . 欧拉是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在很多领域中都有杰出的贡献.由《物理世界》发起的一项调查表明,人们把欧拉恒等式“”与麦克斯韦方程组并称为“史上最伟大的公式”.其中,欧拉恒等式是欧拉公式:的一种特殊情况.根据欧拉公式,       
A.B.C.D.
2022-04-01更新 | 1764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届高三全真模拟(一)数学试题
5 . 两个无穷小之比或两个无穷大之比的极限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为此,洛必达在1696年提出洛必达法则,即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对分子、分母分别求导再求极限来确定未定式值的方法,如,则       
A.B.C.1D.2
2023-03-30更新 | 85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杭师大附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6 . 欧拉是18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在很多领域中都有杰出的贡献.人们把欧拉恒等式“”与麦克斯韦方程组并称为“史上最伟大的公式”.其中,欧拉恒等式是欧拉公式:的一种特殊情况.根据欧拉公式,则       
A.2B.1C.D.
2023-04-13更新 | 437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7 . 数系的扩张过程以自然数为基础,德国数学家克罗内克(Kronecker,1823﹣1891)说“上帝创造了整数,其它一切都是人造的”设为虚数单位,复数满足,则的共轭复数是(       
A.B.C.D.
2021-06-16更新 | 1429次组卷 | 9卷引用:重庆一中2021届高三高考数学押题卷试题(三)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中国古代制定乐律的生成方法是最早见于《管子·地员篇》的三分损益法,三分损益包含两个含义:三分损一和三分益一.根据某一特定的弦,去其,即三分损一,可得出该弦音的上方五度音;将该弦增长,即三分益一,可得出该弦音的下方四度音.中国古代的五声音阶:宫、徵(zhǐ),商、羽、角(jué),就是按三分损一和三分益一的顺序交替,连续使用产生的.若五音中的“宫”的律数为81,请根据上述律数演算法推算出“羽”的律数为(       
A.72B.48C.54D.64
9 . 人们很早以前就开始探索高次方程的数值求解问题.牛顿(Issac Newton,1643-1727)在《流数法》一书中给出了牛顿法-用“作切线”的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如图,方程的根就是函数的零点,取初始值处的切线与x轴的交点为的切线与x轴的交点为,一直这样下去,得到…,,它们越来越接近.若,则用牛顿法得到的的近似值约为( )
A.1.438B.1.417C.1.416D.1.375
2021-05-09更新 | 1206次组卷 | 6卷引用:东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10 . 欧拉公式(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i为虚数单位)是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发明的,是英国科学期刊《物理世界》评选出的十大最伟大的公式之一.根据欧拉公式可知,复数虚部为___.
2023-05-28更新 | 339次组卷 | 8卷引用:沪教版(2020) 必修第二册 新课改一课一练 第9章 9.1 复数及其四则运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