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4 道试题
1 . 阅读理解。

①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chǎng),戴:(guān,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②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zhǔ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玄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后人有诗赞曰:

瑶琴三尺胜        

诸葛              

十五万人回马处,

土人指点到今疑。

1.阅读选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读画线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试着猜猜词语的意思,感受文学语言的精妙。
尽皆失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不骇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鹤氅”“纶巾”应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麈尾”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
3.选文节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每个篇章的结尾,都会用一首诗来对整个篇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收获,尝试将本篇章的结尾诗补充完整。
4.选文记录的就是著名三十六计之一——空城计。说到“计”,其中一定有很深的谋略。请阅读选文,列举两处令你叹服的谋略智慧。
________________
5.《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阅读选文之后,     的诸葛亮和     的司马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在选文中画出描写两位人物的相应语句,联系选文内容在批注栏中谈谈你的感受。
批注:                   
6.阅读古典名著,精彩的情节典型的人物,都让我们沉醉其中。阅读时进行大胆想象和推测也是阅读的乐趣之一。请你试想,如果本次带兵的是司马昭,故事的发展会不会有不同?请与大家分享你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典名著的魅力不仅在于故事的精彩,其中的语言文字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面这些生活中常用的歇后语里,      可能与“空城计”相关。:多选)

A.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B.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C.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D.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024-04-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多校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课外阅读

刘姥姥进大观园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儿!”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只忍不住;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

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筷子,要亲自去拣,早有地下的人拣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个响声儿就没了!”

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取笑。贾母又说:“谁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出来了,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过去了,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凤姐儿道:“菜里要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的出来。”刘姥姥道:“这个菜里有毒,我们那些都成了砒霜了!那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贾母见他如此有趣,吃的又香甜,把自己的菜也都端过来给他吃。又命一个老嬷嬷来,将各样的菜给板儿夹在碗上。

1.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1)众人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______
(2)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______
2.短文中描写了大观园中众人的“笑”,他们都是怎样笑的?从笑中能看出各自什么性格特点?请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笑的状态性格特点
史湘云
林黛玉
贾宝玉

3.短文从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描写刘姥姥。从这些描写中我觉得刘姥姥是个______的人。
4.“刘姥姥进大观园”这出戏是大观园中的哪个人“导演”的呢?请结合你对《红楼梦》的了解,联系短文及前后内容猜一猜,并说一说理由。
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徐庶走马荐诸葛

徐庶,字元直。他化名单福,投奔刘备。刘备非常高兴,拜他为军师。徐庶几番设计帮助刘备大败营军,曹军败回许昌:曹操大为吃惊。问左右:“胜败乃兵家常事,但不知是谁为刘备出谋划策?”谋士程昱答道:“此人非单福,他是颍川的徐庶。丞相若用此人,召来不难。”便献上一计,曹操按程昱说的,派人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又让人模仿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了一封假信,让他速来许昌相见,以救母命。

徐庶是个孝子,他幼年丧父,弟弟徐康不久前也死了,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人,无人照顾。徐庶见信,泪如泉涌,只得拿着信去见刘备,把情况告诉刘备,请求能让他去与母亲相见。刘备闻言大哭,说:“母子情深,乃是天性。你不要记挂我,快去许都救人。”这时候,孙乾悄悄对刘备说:“徐庶是天下奇才,如果他归降于曾操,必然会对我们不利。您要劝住徐庶,不要放他走。”刘备忙说:“不可,不可,此不仁不义矣。”

第二天,刘备为徐庶饯行,并把他送到城外长亭。刘备、徐庶爵着马出了城,至长亭下马相辞。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您不要再送了,咱们就此告别吧。”刘备拉着徐庶的手说:“先生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说罢,泪如雨下。徐庶挥泪告别。刘备骑马立于林畔,目送徐庶。看着看着目光被一片树林挡住。“我真想把这片树林砍光,好多看他几眼!”刘备以鞭指道。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刘备喜出望外:“莫非先生改变主意了?”徐庶勒马对刘备说。“我因心绪如麻,忘了一件大事。有一位奇士,就在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您何不把他请来,此人必有大用。”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人物——诸葛亮。徐庶详细介绍了诸葛亮的才德,建议刘备亲往隆中相请。刘备欣然接受。

1.照样子写词语。
泪如泉涌(含比喻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看到“徐庶走马荐诸葛”这个标题,我猜测故事会写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写一写你是如何知道词语的意思。
第二天,刘备为徐庶饯行,并把他送到城外长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徐庶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按照情节发展,接下来会是什么故事呢?请你推测一下选出正确的选项。(       
A.白帝城托孤B.桃园结义C.空城计D.三顾茅庐
5.用横线划出刘备得知徐庶弟弟去世母亲年老无人照顾的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刘备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①1659年9月30日,我,可怜而不幸的鲁滨逊·克鲁索,在一场可怕的大风暴中,在大海中沉船,流落到这个荒凉的小岛上。我且把此岛称为“绝望岛”吧。同船伙伴皆葬身鱼腹,我本人却九死一生。

②整整一天,我为自己凄凉的境遇悲恸欲绝,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没有获救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吞嚼,被野人饱腹,就是因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夜幕降临,因怕被野兽吃掉,我睡在一棵树上。虽然整夜下雨,我却睡得很香。

③10月1日,清晨醒来,只见那只大船随涨潮已浮起,并被冲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这大大出乎我意料。我想,待风停浪息之后,可以上去弄些食物和日用品来救急。但又想到那些失散了的伙伴,这使我倍感悲伤……

④从10月1日至24日,我连日上船,把我所能搬动的东西通通搬下来,趁涨潮时用木排运上岸,这几天雨水很多,有时也时停时续。看来,这儿当前正是雨季……

⑤10月26日傍晚,我终于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我画了一个半圆形作为构筑住所的地点,并决定沿着这个半圆形安上两层木桩。中间盘上缆索,外面再加上草皮,筑成一个坚固的防御工事,像围墙或堡垒之类的建筑物。

1.片段选自《____________》,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英国的____________,小说是用第____________人称按____________顺序来叙述的。
2.片段中主要讲述了三件事,请用小标题概括。
(            )——搬运物资——(            )
3.结合选文可知,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困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和课文,对人物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
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应该读读这本书,你认为他提出这一建议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
2024-04-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教情学情诊断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5 . 课外阅读

小茨冈听音乐的时候,也和大家一样,全神贯注,他把手指插进乌黑的头发里,眼睛盯着屋角,鼻子里发出轻轻的呼噜声。有时他突然叫起来,惋惜地说:“上帝啊,要是给我一副好嗓子,我也来唱一个!”

外婆这时叹着气说:“好啦,雅沙,你弹得让人心里难受!凡尼亚,你来给大家跳个舞吧……”

这时候,外婆的请求不是马上能够得到满足的,不过乐师往往是忽然用手掌按住琴弦,停一秒钟,然后握起拳头,往地板上重重地一甩,仿佛把一件既无形又无声的东西从自己身上甩掉,神气活现地喊道:“扔掉忧愁和烦恼吧!凡尼卡,出场!”

小茨冈捋了捋逢乱的头发,拉了拉那件橘黄色衬衫,像踩着钉子似的小心翼翼地走到厨房中央,他那黑黑的面颊泛起红晕,不好意思地微笑着,请求到:“只是你的节拍要快一点,雅科夫.瓦西里奇!”

于是雅科夫像发疯似的弹起吉他,小茨冈在厨房中央旋转着,仿佛浑身着了火,踏着小碎步,靴跟敲击地板,震得桌子上和橱柜里的餐具哗哗响,一会儿,他又张开双臂,恰如雄鹰展翅,两腿舞的飞快,简直看不出他在迈步;他忽然尖叫,或往下蹲,像一只金色的雨燕飞来飞去,他的丝绸衬衫金光闪闪,颤抖着,浮动着,映照着周围的一切。

小茨冈忘情地跳着,毫无倦意。看来,如果现在打开门让他到外面去跳,他会沿着大街一直跳下去,跳遍全城……

(节选自高尔基《童年》)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
①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
②形容自以为了不起,十分傲慢得意的样子。(           )
③代表大展宏图,鹏程万里。(           )
④光芒灿烂夺目的样子。(           )
2.文段选自___(国家)的___(作者)自传三部曲中的《_____》,另外两部小说的名字分别是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____描写,突出了小茨冈_________
4.你觉得小茨冈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2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鲁权屯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景阳冈(节选)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1.选段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极为传神,请找出其中的动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至少6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填序号)
A.比喻B.夸张C.拟人D.对偶
3.如果请你为武松打虎的这段情节选取一段背景音乐,你会选择哪种风格的音乐?(       
A.轻松活泼B.平静舒缓C.雄壮高昂D.紧张激烈
4.文章本意是要突出武松的神武,但却具体描写了老虎“一扑,一掀,一剪”,把老虎“拿人”的本领写得十分生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1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朗公庙镇马头王学校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整本书共读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和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舍用;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多少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一句话,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调和好,运回家,再做成泥瓮。结果,我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了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他们叫作缸。

最后,太阳终于把这两只大瓦罐晒得非常干燥非常坚硬了。我就把他们轻轻搬起来,放进两只预先特制的大柳条筐里,防备他们破裂,在缸和筐子之间的空隙处,又塞上了稻草和麦秆。现在这两个大缸就不会受潮,以后我想就可以用来装粮食和粮食磨出来的面粉。

我大棚做得不成功,但那些小器皿却做得还像样,像那些小圆罐啦,盘子啦,水罐啦,小瓦锅啦等等,总之,一切我随手做出来的东西,都还不错,而且,由于阳光强烈,这些瓦罐都晒得特别坚硬。

但我还没有达到我的最终目的。这些容器只能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流质放在火上烧,而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过了些时候,一次我偶然生起一大堆火煮东西,煮完后我就去灭火,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块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

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控制火力,给自己烧出几只锅子来。

1.下列关于选文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鲁滨逊制作瓦罐失败。
B.鲁滨逊将做出来的瓦棚放进大柳条筐里防潮。
C.鲁滨逊发现火堆里有一块陶器的碎片。
D.鲁滨逊经过多次尝试和研究,终于制作出了瓦罐和锅子。
2.鲁滨逊是如何发现制作陶器的方法的(       
A.在野外发现的B.在火堆里发现的
C.在书里看到的D.“星期五”教他的
3.鲁滨逊认为“我还没有达到我的最终目的”的原因是(       
A.陶土太软
B.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
C.没有控制好火力
D.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
4.你从文字中感受到鲁滨逊是个怎么样的人?请根据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鲁滨逊开始研究如何控制火力,给自己烧出几只锅子,接下来的故事会怎样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和文中不一样的结局。
_________________
2024-04-1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8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调芭蕉扇(节选)

吴承恩

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眼。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赚海东青。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

(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一回,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和“狻猊”二字的部首,我大致猜到这是一种______
2.选文中孙行者与牛魔王斗法千变万化,请将他们的变化梳理到下面的鱼骨图上。

3.读划线的句子,我发现这是对孙行者的______描写,结合文中类似的句子,我读出了一个______的孙行者。
2024-04-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大雾漫天”描写的是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______,预测准确。
2.根据文段内容,填写恰当的成语或俗语。
(1)“诸葛亮笑着说”,这是诸葛亮自信的笑,笑出了诸葛亮的______,笑出了诸葛亮的______。(填成语)
(2)“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进一步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格了如指掌。这正是“______”。(填俗语)
3.分析句子,写出诸葛亮的用意。
(1)“擂鼓呐喊”既是为了______,又是为了______
(2)“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既便于______,又可______
4.曹操知道上当后,会说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
2024-04-1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山西省长治市沁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哨卡

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冰雪,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坠崖.

②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先把脚踩实。将军是这防区刚刚到任的司令员。他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的一线连队,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③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多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便更加肆虐,雪拍在脸上,很疼。

④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执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⑤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将军握住他的手,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是!”

⑥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执勤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作为边防团的团长,你就这样带兵?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

⑦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要说话。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上校的弟弟。”

⑧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

1.把“雪拍在脸上,很疼。”这句话改写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⑦自然段中,“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上校想说的话是(       
A.别说你是我弟弟!B.别惹将军生气!
C.别说这儿艰苦!D.谁让你说在这儿当兵五年了?
3.第⑤自然段画“——”句子是对执勤战士的______描写,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校是个怎样的人呢?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分析上校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1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