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凤城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化学试卷
辽宁 高三 阶段练习 2024-05-23 8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与STSE、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反应原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实验基础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 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密不可分,针对下列热点事件,评价正确的是
A.美国俄亥俄州火车脱轨,大量氯乙烯泄漏——氯乙烯无毒,是合成PVC的单体
B.日本排放福岛核废水中含有氚(H)等放射性同位素不属于化学变化
C.最新国标禁止添加氢化油脂——汉堡、薯条、代可可脂巧克力不含反式脂肪
D.商务部修订《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稀土金属共15种,属于锕系元素
2024-05-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凤城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化学试卷
2. 通常超市里的商品在摆放到货架前会先进行分类,因此我们在超市能迅速找到所需商品。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类别
A钠、液氯、铁、冰水混合物纯净物
B碘伏、生石灰、青铜、空气混合物
C、稀盐酸、NaCl溶液电解质
D纯碱、NaOH、、KOH
A.AB.BC.CD.D
单选题 | 较易(0.85)
3. 提纯粗硅时可通过反应获取晶体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中含有非极性键
B.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C.的空间填充模型为
D.的电子式为
2023-04-28更新 | 90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已知:①固体的熔点为300℃;②无水晶体易升华;③熔融状态的不能导电,稀溶液具有弱的导电能力且可作为手术刀的消毒液,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为弱电解质
B.均为离子化合物
C.的水溶液导电能力很弱,说明其难溶于水
D.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能是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与过量反应:
B.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
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溶液制备胶体: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
6.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2.4LCO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小于2NA
B.6gSiO2中含有的Si-O键的数目为0.4NA
C.78gNa2O2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NA
D.50mL12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2022-12-15更新 | 365次组卷 | 5卷引用: 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 2022 年 11 月三地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如图所示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配制的Na2CO3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mol·L-1
B.操作2中玻璃棒的下端应该抵在容量瓶的刻度线下方
C.操作4如果仰视,所配得溶液浓度偏高
D.操作5中,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再需要加水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进行实验,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流程中可循环的物质只有
B.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C.获得纯净晶体的操作为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D.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①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中硫元素均被氧化
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C.氧化性:
D.反应①②中生成等量的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
2020-09-14更新 | 3459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3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第一次(3月)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在中性溶液中:Na、Ba2+、SO、Cl-
B.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SO
C. =1×10-13mol·L-1的溶液中:NH、Na+、Cl-、NO
D.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Na、AlO、CO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镓(Ga)与铝同主族,曾被称为“类铝”,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为两性化合物。工业制备镓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Al、Ga的价层电子数相同
B.向Ga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氨水,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
C.金属镓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GaO2和氢气
D.酸性:Al(OH)3<Ga(OH)3
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2. 室温下,探究溶液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探究目的实验方案
A溶液中是否含有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是否有还原性溶液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C是否水解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能否催化分解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A.AB.BC.CD.D
2023-08-07更新 | 8118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3年高考江苏卷化学真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由前四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ZX4)3Q(Y6X5W7)2,可添加到食盐中作抗结剂,阴离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形成的10电子分子常温下为液态;该化合物中基态Q离子3d能级半充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W2、ZX3、X2W分子中的键角依次减小
B.W与Na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和共价键
C.Y、Z、W形成的氢化物沸点高低顺序为:Y<Z<W
D.Y、Z、W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为:Y<W<Z
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4. 我国限制稀有金属对外出口,此举对我国战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稀土元素钕(14060Nd)是制造导弹合金材料的重要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4060Nd和14260Nd是同一核素
B.一个14060Nd原子的质量约为g(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
C.14060Nd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80
D.14 g钕元素含有6 mol电子
2019-07-03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1天 原子的结构——《2019年暑假作业总动员》高二化学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①中生成的气体通入溶液中会出现白色沉淀
B.②中棉花紫色褪去,体现的还原性
C.③中有黄色固体生成,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向④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苯可起到防倒吸作用

二、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150mL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现将此溶液分成三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第一份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生成0.448L气体(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
②向第二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收集到0.04mol气体;
③向第三份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得到沉淀6.27g,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剩余沉淀2.33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12mol·L-1的浓盐酸配制240mL0.5mol·L-1稀盐酸,需要用量筒量取___________mL浓盐酸,若在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则会导致配制的稀盐酸的浓度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实验②中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③中沉淀部分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剩余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原溶液中___________
(5)经分析,溶液中一定存在Na+,理由是___________
2024-05-2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凤城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化学试卷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K2FeO4是常见的水处理剂,净水原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高铁酸钾(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②过程a中K2FeO4体现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反应过程中转移5.418×1022个电子,需要___________mol K2FeO4
(2)碱性条件下用Fe(OH)3和KClO反应制备K2FeO4。配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Fe(OH)3+___________KOH+___________KClO=___________K2FeO4+___________KCl+___________H2O
(3)干法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反应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生产1mol的高铁酸钠,需要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mol。
(4)将铝箔放入NaOH稀溶液中,开始时无气体生成,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有气体产生。
2024-05-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凤城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化学试卷

四、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8. 铋酸钠浅黄色、不溶于冷水、与热水或酸溶液要反应。它常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如在钢铁分析中测定锰等。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气将(白色,难溶于水)氧化制取,并探究其性质。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下面的字母) 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D中装有的试剂是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装置A中盛NaOH溶液的恒压滴液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
(4)当B中出现白色固体消失的现象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5)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该同学将铋酸钠固体加到足量的浓盐酸中,发现浅黄色固体溶解,并有黄绿色气体产生,于是该同学很矛盾,矛盾的原因是:该实验现象说明的氧化性比强,可是从装置B中的反应来看,的氧化性比强。请你向该同学解释其原因_______
(7)为测定产品的纯度。取上述产品3.20g,用足量硫酸和稀溶液使其还原为,再将其准确配制成100mL溶液,取出25mL,用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则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
2023-02-03更新 | 89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诊断检测题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0.65)
19. 从铜阳极泥分铜渣碱浸液中回收碲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碱浸液中碲以的形式存在;
②Na2SO3可将Te(IV)还原为0价Te;
③TeO2与氧化铝的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1)中Te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还原”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该工艺条件下,Pb2+不沉淀)为_______
(2)“还原”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碲回收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工业上一般采取的条件为控制温度为75 °C ,反应时间为120 min,其原因是_______

(3)“还原”过程中,Na2SO3用量对碲回收率的影响如图2,随着Na2SO3用量增加,碲回收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请分析当其用量大于理论用量的1.0倍时,曲线下降的原因:_______

(4)加适量Na2S除铜铅,滤渣的成分为_______
(5)加酸调pH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加入硫酸的量不宜过多,其原因是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与STSE、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反应原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实验基础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解答题
3
填空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有机化学基础
2
物质结构与性质
3
化学与STSE
4
认识化学科学
5
化学反应原理
6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7
化学实验基础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加聚物的单体、链节及聚合度的确定  原子的基本构成  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0.85无机物质的分类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30.85有机物的结构式、结构简式、比例模型、球棍模型、最简式  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及形成过程  洪特规则  常见共价晶体的结构
40.65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判断
50.65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60.65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氧化硅的组成、结构  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组成、结构及用途
70.65物质的量浓度的基础计算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的误差分析
80.65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碳酸氢钠  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
90.65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00.65限定条件下的离子共存  铝与酸溶液反应  铝与强碱溶液反应  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110.65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及应用
120.65Fe2+的还原性  盐类水解规律理解及应用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30.65电离能变化规律  键能、键长、键角及应用
140.65原子中相关数值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元素、核素、同位素  几种“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
150.65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物质性质的探究
二、解答题
160.85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反应在化合物组成的分析、鉴定的应用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综合考查实验探究题
180.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  氧化还原原理滴定实验探究题
190.65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含硫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电解法制取铝工业流程题
三、填空题
170.85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氧化铝与碱溶液反应  电子转移计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