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平衡 > 盐类的水解 > 盐类水解规律 >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19572308
I.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溶液pH变化。
(1)甲同学提出硫酸铜溶液显酸性,理由是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加入铁粉消耗了,溶液pH会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已知相同条件下,的水解程度强于)。
Ⅱ.乙同学用pH传感器测铁粉和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
【实验用品】仪器:pH传感器、笔记本电脑、带橡皮塞的三颈烧瓶、铁架台、分液漏斗等。
试剂:铁粉、溶液。
【实验步骤】向三颈烧瓶中加入铁粉,将溶液滴入铁粉中,同时插入pH传感器检测溶液pH的变化,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及测得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2)乙同学猜想反应过程中pH下降与亚铁离子和溶液中氧气反应有关,理由是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常温下,时完全沉淀)。
(3)为了验证猜想,乙同学用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新配制溶液,重新进行实验。
①配制溶液所用的蒸馏水需提前煮沸、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配制溶液需要称量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②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所称量的失去部分结晶水
b.容量瓶洗净后刻度线下残留少量水未处理
c.移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d.未用溶液润洗容量瓶
③改进之后测得溶液pH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正确(忽略容器内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碳、氮、氧、钠、铝、硅、硫和氯均为常见的短周期元素.请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含铝的某种盐常用作净水剂,其净水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请比较有关上述八种元素性质的关系(填“>”“<”或“=”).
原子半径溶液的pH原子序数熔沸点关系稳定性
Na______Al______O______Cl____________

(3)已知:,某同学利用单质硅和铁为电极材料设计原电池[为电解质溶液],该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
             
          
             
则工业上生产粗硅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已知合成氨的氢气来源于反应CO(g)+H2O(g)H2(g)+CO2(g),下表为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温度/℃400500800
平衡常数K9.9491

则该反应的________(填“<”或“>”)0;500 ℃时将等物质的量的充入密闭容器中,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2019-08-20更新 | 82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新冠病毒已经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研究表明,过氧乙酸(CH3COOOH)能有效地杀灭病毒。一种制备过氧乙酸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发生反应为2NH4HSO4(NH4)2S2O8+H2↑。在电解过程中,理论上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将生成______L(标准状况下)H2
(2)“水解”时又生成了NH4H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分离H2O2溶液时,采取“减压蒸馏”,目的是______
(4)“合成”反应为可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过氧乙酸浓度测定
取amL过氧乙酸溶液,用硫酸使溶液酸化,再用浓度为b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H2O2(2MnO +5H2O2+6H+=2Mn2++5O2↑+8H2O),耗用的KMnO4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1mL(滴定过程中KMnO4不与过氧乙酸反应)。
另取amL待测液,加入过量的KI,并用硫酸使溶液酸化,此时过氧乙酸和残留的H2O2都能跟KI反应生成I2(H2O2+2I-+2H+=I2+2H2O;CH3COOOH+2I-+2H+=CH3COOH+I2+H2O)。再用浓度为c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I2+2S2O=S4O+2I-),耗用Na2S2O3的体积为V2mL。过氧乙酸的浓度为______mol•L-1(用含a、b、c、V1、V2的代数式表示)。
2023-06-05更新 | 32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小组同学探究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
资料:i.(黄色)
ii.呈绿色(酸性条件下不稳定)、低浓度呈无色、MnS为肉色沉淀。
iii.
实验Ⅰ: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
(2)将固体a过滤、洗涤,放置在空气中,固体变为棕黑色。
①甲同学认为固体a中除了MnS外,还有,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根据上述现象不能得出固体a中含有,应补充对比实验:___________(填实验方案)。实验证实固体a中含有
(3)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S。分析产生S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4)经检验,固体c的主要成分是
①分析产生的可能原因:酸性条件下,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继续滴加酸性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仍有棕黑色固体。
实验Ⅱ:改用未经酸化的溶液重复实验Ⅰ,产生棕黑色固体时溶液呈绿色。
(5)分析实验Ⅰ未见绿色的原因:取少量实验Ⅱ的绿色溶液,滴加硫酸,溶液变为紫红色,产生棕黑色固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实验Ⅲ:向未经酸化的溶液中滴加少量,产生棕黑色沉淀并检测到。
(6)检验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注:该实验条件下,不反应。
(7)综合上述实验,溶液反应的产物与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答出两点即可)。
2023-03-30更新 | 9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