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7762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是第26届联合国大会投票部分统计数据,这一统计数据彰显的历史事件是(     
各大洲(部分)亚洲国家欧洲国家非洲国家美洲国家
赞成票1923268
反对票411513
A.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赞成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D.同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携手拓展造福世界的幸福路,大道同行十年间”道出了中国致力于构建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举措。这一举措是(     
A.人民币国际化B.“一带一路”建设
C.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昨日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经济特区创办之初,邓小平说:“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不辱使命,在改革开放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窗口”作用。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A.深圳B.珠海C.汕头D.厦门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4 .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年)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5 . 对下面图示理解正确的是(     

A.历代统治者加强对西南边疆的管理
B.梳理了台湾分离与回归的史实
C.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6 . 下图中,代表大运河中心的是(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A.①B.②C.③D.④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B.强大的综合国力
C.中国梦的宏伟蓝图D.中国特色的新发展理念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第二学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某校同学们围绕“资产阶级变革”开展研学活动,在线搜集到下面这幅有关《人权宣言》的插图。据此判断该法律文献重点强调了(     

A.反封建精神B.人生而自由、平等
C.主权在民的原则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多校中考考前信息模拟测试卷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

项目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28.3千克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

材料二   1956年底,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总户数已达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其中初级社户数占8.5%,高级社户数占87.8%。亿万农民彻底摆脱了小块土地私有制的束缚,走上了合作的发展道路……从而使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观。

——《中国共产党党史》

材料三   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知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1)材料一表格中的数据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家采取了什么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这一时期在农村实行了什么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二,指出其对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4)根据材料三,指出经济特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哪些作用?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第二学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历朝历代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代农业经济发展。唐朝陆龟蒙的《耒耜经》记载了当时最先进的农具,这种农具耕地时更加灵便,有利于个体小农从事生产。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发展,是以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为先导的,这一暑期全国各地共兴建各类水利工程近300处,远超历代水利工程数量总和。唐朝还出现了引低水灌溉高田的新式灌溉工具,借助水流冲击力浇灌农田。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

材料二   北宋首都开封商业街区的分布和长安、洛阳明显不同,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与住宅区混杂,沿街、沿河开设各种店铺。城内还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一些相当繁盛的草市更是广泛分布在乡村中。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市舶使总管海路邦交外贸,朝廷派专官充任,其职责主要为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代表宫廷采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管理商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对市舶贸易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

——摘编自《宋代海外贸易》

宋代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取得较大发展的时期,由于造船技术的进步和航道的改善……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在60个以上。宋代进出口商品种类明显增加,数以百计……宋代以后,与中国交往最为频繁的国家都是中国的主要海上贸易国……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最先进的农具”和“新式灌溉工具”分别是什么,并概括两者的共同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业贸易的特点。简述商业贸易的兴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3)综上所述,你认为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