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212 道试题
1 . 图片与文学是承载历史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是国际共产主义兴起一百多年来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材料三   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十八世纪初以后的彼得大帝至叶卡捷琳娜时期……第二个高峰发生在亚历山大二世(如图)统治时期。1861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次自由主义导向的改革……第三个高峰也就是前苏联时期。


——冯绍雪《普京和俄国政治》


(1)图一的人物与恩格斯创立了哪一理论?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一中所指“由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次尝试是什么?
(2)材料二文字材料中 “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实现“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图片反映了变革中的哪些措施?这次“变革”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如图描绘了俄国被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出现这种情景的原因是什么?文字材料中指出1861年改革是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二个高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4)俄、日冲破了旧制度,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共同的作用是什么?
2 .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19319月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7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

——节选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而国共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国共分别主导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中国的抗日战争之所以出现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既相区别又相互依存,形成共同对敌的态势,首先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合作抗战是中国制胜法宝》2015919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对待日军侵略的态度上,导致蒋介石从“力避冲突”转变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发动该历史事件的是哪两位将军?
(2)据材料三,打破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是哪一次会战?列举中国人民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例。根据材料四,指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3 . 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D.对人类文明贡献最大
2023-09-09更新 | 185次组卷 | 103卷引用:安徽省含山县林头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测试题
4 . 《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展现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社会景象。它既是绘画作品,同时也承载历史。这幅伟大作品描绘了当时(       
A.发达的中外交通B.严格的坊市界限
C.豪迈的尚武风气D.繁华的都市生活
2023-09-09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七下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测试A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是建国后农村政策调整时间轴,其中①阶段推动农村政策调整的法律文件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023-09-09更新 | 67次组卷 | 19卷引用:初中历史大单元作业 八下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1127年金灭北宋,史称(     
A.玄武门之变B.靖康之变C.靖难之役D.元嘉之耻
2023-09-09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七下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测试A卷
7 . 建立西夏政权的民族是(     
A.女真B.蒙古C.契丹D.党项
2023-09-09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七下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测试A卷
8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见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中国英国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18%4.1%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5年24年15年

——数据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   如图。

         

图A                                                            图B                                               图C

(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什么?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历史影响?
(3)图片A、B、C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023-09-08更新 | 68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枣庄三十九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第二单元 综合练习题
9 . 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以下可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电影《钱学森》B.钱学森的日记
C.图书《钱学森传》D.某同学的笔记
2023-09-08更新 | 159次组卷 | 7卷引用:八下历史第6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单元测试A卷
10 . 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思想
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3-09-08更新 | 219次组卷 | 53卷引用:八下历史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