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1 道试题
1 .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是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
(2)材料一中的“三公”具体指什么?秦朝在地方上以什么制度取代了分封制?

材料二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采用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3)概括材料二中秦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有的历史条件。

材料三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

材料四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5)秦始皇是如何“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的?
2024-01-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惠文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思想和文化经历了一次伟大的“突破”。一批又一批思想家先后涌现并成为中国思想的象征或代表,他们纷纷立说,成一家之言,使中国历史第一次享受了思想自由和争鸣的蜜果,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基因。

——摘编自《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


图A   孔子像

材料二   武王灭商后,周公围绕分封制进行制度革新,立71国,姬姓居53……相互交流由此增多,有助于民族团结。周公将血缘亲疏关系引入分封制,建立了一整套由上到下、由亲到疏,遍及天下的治国体系。

诸侯国与王室关系
晋国姬姓贵族
魏国姬姓贵族
鲁国姬姓贵族
齐国功臣
燕国姬姓贵族

材料三   秦制所依赖的郡县制,其实源自周制的变革。郡县制作为治理机制的出现,取决于统治技术的革新……主要官僚由朝廷直接任免,官僚职位有任期限定、有职权范围、要接受考核。

——摘编自李磊《真实的地方政治郡县制:并非秦朝首创?》



(1)材料一中“伟大的突破”指的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哪一局面?指出在这次“突破”中,图A人物的核心思想。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伟大突破”的意义。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根据表格内容,指出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周天子分封这些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②根据材料三,概括秦朝郡县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推行郡县制带来的影响。根据图A,指出秦朝确立的这套政治制度的名称。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的特点。我国历代社会制度不同,但都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这些制度的认识。
2024-01-15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制度在当时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材料二   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建立了什么制度?他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汉高祖刘邦和他的许多文臣武将,绝大多数都是在反秦斗争中涌现出来的社会底层人物,即所谓“布衣”,汉初朝廷形成了后世称道的“布农将相之局”。汉高祖登基后,颁布了一系列诏令:让士兵复原还乡从事生产;把卖身作为奴隶的人恢复为平民;把田租的税率规定为十五税一。汉文帝(汉高祖第四子)即位后,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减轻徭役,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三年而一事”。汉景帝(汉文帝长子)在位时,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从此成为汉朝税率的定制。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3)材料三中汉初统治者采取的这些措施统称为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导致哪一治世局面的出现?

材料四   



(4)这两幅图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了什么巩固统治措施?有何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感悟。
2024-01-1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七年级某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中国古代杰出历史人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收集的人物图片所组成的人物图谱
陈胜大禹商鞅刘邦孟子


(1)请从人物图谱中任选两位历史人物,分别简述其主要事迹或突出贡献。
(2)请在上面人物图谱中增加两位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帝王(只写人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发展经济的措施。
2024-01-1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翦伯赞

材料三   秦始皇发动了若干次大规模战争,进行了巨大的国防建设和土木建筑工程。为动员人力、筹集费用,秦朝统治者大大加强了对人民的征敛,赋役非常繁重,刑罚非常严酷。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秦王扫六合”的时间。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评价秦始皇”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鲜明,史论结合,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周政权,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周初统治者在全国范围内“封藩建卫……授民授疆土”,即周天子依次派遣自己的子弟、同姓功臣,以及亲属或臣服的旧邦首领,带着武装家臣和俘虏,到指定地点去治理那里的土地和人民,建立西周的地方政权诸侯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的知识,写出西周实行的制度及实行该制度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写出秦朝中央管理地方的制度。简述这一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3)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材料三所示均属于哪类型的史料?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秦始皇这两项措施对巩固统一的作用。
2024-01-1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演变,不断创新,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文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一、图二所示。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节选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材料三   汉武帝凭借前期所积累的财富与汉景帝所完成的全国统一,再加上本人雄材大略的特征与在位五十四年的长久时间,对外用兵.扩张疆土,对内兴作,多所创建(主要是水利),把道家思想的无为政治,改变为以儒家学说为装饰的多欲政治。通过汉武帝,农民付出“海内虚耗,人口减半”的代价,造成军事、文化的极盛时期。

——历史学家范文澜


(1)根据材料一中图一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采取这种政治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中图二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在政治上创立的制度是?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是?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鞅在军事上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作为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大的,它的作用是什么?
(4)面对西汉初,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地主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了哪项政策?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4-01-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下列史料均出自古人对秦始皇的评价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2、(始皇)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3、(始皇)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4、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能完成统一大业的条件。从材料看,秦始皇“初并天下”是在哪一年?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反映了秦统一后实行的什么措施?这些措施具体是如何实行的?实行这些措施对秦朝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该如何客观评价秦始皇?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秦朝的兴与亡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024-01-1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

——翦伯赞《秦汉历史上的若干问题》

(1)指出秦朝建立的时间。
(2)你同意翦伯赞对秦始皇的评价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4-01-1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片区十八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湖北云梦县睡虎的《秦律》竹简,记载了秦代施行的部分法律法规条款,《秦律》确立了皇帝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官吏管理制度,对各级司法机关和诉讼形式也进行了规范。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律》和《十二铜表法》的异同。
2024-01-1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达标测试(A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