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1 道试题
1 . 制度因社会的存在发展的需要而确定,并随之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陕西榆林的石峁遗址距今约4000多年,以石砌的内城和外城拱卫着一块有护墙的台地,已具备了早期“宫城”的性质。石砌的墙垣不仅是防御设施,还具有神权或王权的象征意义。这里还发现了玉器、壁画等象征身份等级的物品,以及铸铜、制骨等早期“核心技术”的生产遗存。遗址中的墓葬分四类,墓葬规模由大到小,随葬品由多到少,四类墓葬极可能代表了四个不同阶层的人群。

——摘编自孙周勇等《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

                      石峁玉头像

材料二 周朝建立后逐渐形成了“天下一国一家”的权力配置结构。天子统领天下,天下之域内有诸国,诸国之内又有家,国与家都采取世袭制。起初这种治理结构有利于保证地方政权的建立和稳固,从而推进了中央统一和地方稳定。

——摘编自刘凤雪《国家枝力。的纵向配置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材料三 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要继承秦的制度,另一方面实行一千余年的旧制度具有强大的惯性,尊重这种传统才能取得楚、齐等地贵族民众的支持,因此西汉初期建立诸侯国,推行郡国并行制。这种做法在汉初有利于政治秩序的稳定,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汉武帝以后,诸侯王占地不过一郡,他们失去直接治民统兵的权力,已经无法与朝廷抗衡了。

——摘编自孟祥才《先秦秦汉史论》等


(1)写出与石峁古城年代最接近的王朝。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是:①生产发展,出现城市;②阶层分化,出现阶级;③出现王权和国家。根据材料一,说明石峁古城符合文明社会标准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周实行的地方制度及其作用。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刘邦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及其带来的问题,指出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2024-01-1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东逸湾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

材料二

            秦半两钱                                             铜车马一号(车轨距六尺)                                                          铜量

材料三


                      长城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秦朝的统一有何意义?
(2)依据材料二图片所示,“秦王”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写出一点即可)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
(3)秦朝能够集中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政治制度的创建?
2024-01-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请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材料二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三字经》

材料三周初分封诸侯国简表

主要封国受封对象分封目的
姬姓贵族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姬姓贵族
姬姓贵族
姬姓贵族
功臣

材料四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命,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概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既是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列举一个用此制度选出的首领名称。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新变化,这种变化从哪位历史人物开始?
(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受封对象的身份是?
(4)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的治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2024-01-1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禹像


材料二   西周分封制下,“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

——摘编自(日)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

材料三   秦帝国建立了单一制的郡县制统治,但是实际上,战国列国相互并立的国家观念以及更为古老的分封制传统并没有完全被统一的、郡县制国家观念所取代。统治阶级内部对新帝国建立怎样的国家结构本身即存在着不同的意见,赞同分封的人很多;六国的政治势力、社会势力仍存,恢复列国并立统治的愿望依然十分强烈;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仍然十分突出。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


(1)______(人物)年老时让位于材料图中人物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______。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______代替了之前的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简述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秦朝郡县制国家观念受到的挑战。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推行郡县制的历史意义。
2024-01-1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时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后来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其子弟为诸侯,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材料三   如图。



                 图一                    图二   

材料四   读图:



             图三                                                                                                       图四
(1)材料一中“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指的是什么体制?举出该体制是在地方采取的措施及对后世的影响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内容,简述“推恩令”实行后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图一、图二两种货币体现的秦、汉的措施是什么?
(4)写出材料四图三中A、B两点的名称。指出图四西汉对匈奴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24-01-1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五四制)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图文并茂的各类历史资料给我们提供了了解历史的不同途径。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图文历史。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出生于卫国,又称卫秧、公孙鞅,后因功被秦国封于商,因而被称为商鞅。他“少好刑名之学”,在魏相手下做过官。入秦后,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主持变法。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陷。商鞅起兵反抗,兵变被车裂。

——七上人教版历史课本

材料三   历史自有其与其他国家民族不同之特殊性,而最显见者却在政治上……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四



   大泽乡起义
(1)图1人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称为什么?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他死后即位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图2是哪个朝代的示意图,图片表明这一朝代维护统治的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的措施是什么?变法维护的是哪一阶级的利益?商鞅变法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的影响?材料二中的诸侯国和材料三中的朝代在统治方面有何相同之处?
(4)材料四中的起义与秦的施政有什么关系?这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
(5)综合上述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024-01-0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三中学联合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杰出人物能够推动历史的发展,中国历史不乏杰出的人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历史学家翦伯赞

材料二   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之境界,如何可以不受谴责?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这样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这样精到的手腕完成,又何能不加仰慕?

——历史学家黄仁宇

(1)根据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秦始皇开创了一个什么样的新的历史时代?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评价秦始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1-0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中所反映的我国古代两种首领传承制度(按先后顺序写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名称以及这一制度曾经起到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并指出图中①所示的官职。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2024-01-0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四校联考期中考试卷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

图一 西周等级示意图                            图二春秋形势图                                                              图三 战国形势图


图四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
(2)材料二图一的“诸侯”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图二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基本情况,其中打着“尊王攘夷”口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谁?图三中与“周天子”并立的七个诸侯国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3)根据材料二图四指出,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中央政府的御史大夫掌管什么事务?请写出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中①的名称,图四②是秦朝实行的哪一种地方制度?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一和图四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共同点?
2024-01-0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三美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者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二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1)材料一所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所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写国名)?当时该国国君是谁?在这一变革下,该国对地方的管理采取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廷尉李斯认为“置诸侯不便”,建议秦始皇实行什么制度? 有何历史意义?
(4)材料四中,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地方诸侯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效果如何?   
(5)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农业发展的认识。
2024-01-08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丰都县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