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1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
(3)实验中应该选用薄一些的玻璃板,是因为_____
A.用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会使测得的像距偏大;
B.厚的玻璃板会使A蜡烛在另一侧成两个像;
C.A蜡烛在厚玻璃板的另一侧所成的两个像相距铰远,B蜡烛无法跟它们同时重合。
2024-02-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省泰中附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如图是小聪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的实验装置(A和B完全相同):

(1)为了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果,M应该是一块____(选填字母序号);
A.3mm厚的平板玻璃          B.1mm厚的平板玻璃          C.1mm厚的平面镜
(2)小聪将蜡烛A慢慢远离M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__
(3)若在M的右侧靠近M处挡一张黑纸,通过M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4)实验中,若将玻璃板向右倾斜,如图所示,则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____(选填“B”或“C”)处;

(5)小聪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蜡烛A的像与蜡烛B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2024-02-2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朱自清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3 . 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采用透明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玻璃板,从______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B”)侧观察蜡烛的像;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它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_____(选填“A1”、“A2”或“A3”);
(4)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2cm,则蜡烛的像竖直向上移动___________
A.2cm  B.1cm  C.4cm  D.0
2024-02-2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西部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4 . 如图甲,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①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与蜡烛A大小相同)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_________
② 如图乙,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不透明的光屏,按照眼睛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的方法观察光屏,光屏上不能出现蜡烛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③ 如图丙所示。小明在实验中采用的是厚玻璃板,他观察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清晰的像k1k2,则像k1的像距为___________(填“v1”或“v2”)。若在图丙中k1k2两个像中间放置一块不透明薄挡板,则小明在蜡烛A这一侧通过玻璃板能看到___________(选填“只有k1” “只有k2”或“k1k2”)。
④如图丁,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此平面镜可绕垂直于纸面的水平轴MN自由旋转,现将平面镜拉离竖直位置一个偏θ角至MN′的位置,释放镜的下端,在平面镜从MN′下摆到MN位置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S′的轨迹为圆弧                                   B.S′离轴M越来越近
C.S′轨迹对M轴的张角为θ                       D.当θ大于90°时物体将不在此平面镜中成像
2024-02-12更新 | 36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5 . 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用___________(选填:“茶色玻璃板”或“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2)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___________
(3)实验中发现蜡烛B始终无法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___________
(4)将蜡烛放在方格纸上如图所示位置,其像的位置最靠近___________(选填:“A”、“B”、“C”或“D”) 处,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则屏上选填:___________“有”或“没有”像;
(5)若用不透明的纸遮挡玻璃板的左半部分,小明通过玻璃板的右半部分观察到蜡烛的像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完整,大小不变     B.变为原来的一半);
(6)根据实验的经验可知,如果白天在较暗的室内照镜子,为了更清楚看到自己的面容,人应该让___________(选填:“镜子”、“脸”或“镜子和脸都”)朝向窗户;
(7)小明想继续研究光的折射问题,如图所示,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入射角另一部分光线反射回玻璃中。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线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反射光线。他把这个发现与小华进行了交流,最后他们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因此,要实现光的全反射,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1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物理学科练习题
6 . 小凯同学利用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透明玻璃板、木板、白纸和铅笔等器材“探究平面成像特点”的装置;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_________(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__________
(3)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______
(4)实验时玻璃板要与桌面_____放置,然后把一支_____(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从玻璃板的_________(前面/后面)去观察光屏来判断出看到蜡烛的像是_____像。比较距离关系时需多次实验,目的是_________
2024-02-0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中心城区2023一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
7 . 某同学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如图甲探究“光的反射”实验中要使用硬纸板显示光路,在硬纸板上发生的是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如果硬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硬纸板入射时,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接着他又探究了“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为确定像的位置,应在图中的______(选填“”“”或“”)处观察蜡烛的像,若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那么小明在该处______(选填“还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3)随后他完成了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实验时凸透镜不动,不断改变物距,测出对应的像距,绘制出物距和像距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则凸诱镜的焦距为_______cm。图乙所示,光屏上有清晰的像(未画出),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只将凸透镜移到______cm刻度处,就可以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8 . 如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________,玻璃板应_________放置;
(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只棋子A,再拿一只相同棋子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棋子A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_________的关系;若将光屏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实验时小明发现棋子A的像较暗,很难使棋子B与之重合,用手电筒对着玻璃照射棋子A的像,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像变亮。
(4)如图乙,小滨用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了让左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A的像,小滨只将玻璃板向左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2023-09-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业质量抽测(二)物理试题
9 . 如图: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拿一支没有点燃的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从远处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蜡烛移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请你比较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的像的不同点:①______;②______
   
2023-09-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灌云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
10 .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蜡烛完全相同。

(1)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方便确定______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平面镜______(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2)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蜡烛B,边移动边观察,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多次改变蜡烛______(选填“A”或“B”)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
(3)如图乙是小明实验过程所记录的数据,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且它们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4)实验中小明发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这样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2023-09-09更新 | 34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