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9 道试题
1 . 如图甲所示是小桔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_______关系;
(2)实验时,应在 _____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图乙是某时刻测得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则蜡烛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_________cm;
(4)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将 _______
(5)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没有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_
2024-02-2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小芸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按图甲摆放好器材,并进行以下实验。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__________(选填“明亮”或“黑暗”)环境中进行。;
(2)实验时观察到墙上一电子表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如图乙,则此时的时间为__________
(3)小芸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关于A__________移动(向右/向左/不);她又将玻璃板绕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__(转向自己/转离自己/不动)。
2024-02-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铅笔一支

(1)实验室提供四块玻璃板供选择,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_______玻璃板;
A.较薄茶色  B.较厚茶色
C.较薄无色  D.较厚无色
(2)实验中,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移动镜后的蜡烛B,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过了一段时间,蜡烛A变短,则A的像和原来没变短蜡烛的像比将___________(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3)如图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则A的像___________运动(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
(4)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蜡烛B位置放一个不透光屏,并在图丙中的___________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选填“①”、“②”、“③”或“④”),从现象可知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
(5)进一步研究平面镜成像,如图丁所示,保持蜡烛AB不动,MNN点逆时针旋转90°时,则关于物体AB中的点A的像A′,则像A′到N点的距离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运动轨迹为___________(选填“直线”或“曲线”)。
2024-02-21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段考物理试题
4 . 用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应选择较___________(填“厚”或“薄”)的玻璃板,并将其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蜡烛B应该是___________(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而且要与蜡烛A外形___________
(3)实验中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是6cm,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是___________cm。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呈现蜡烛的像;
(4)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将___________
2024-02-1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5 . 五代时期名士谭峭所著《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用图中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__________,证实了“影与形无异”;
(2)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发现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
(3)蜡烛A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实”),若紧贴玻璃板背面放一块木板,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______看见蜡烛A的像;
(4)在水平桌面上移动蜡烛B,若蜡烛B与蜡烛A的像都无法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024-02-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A卷)
6 . 小红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所用的实验器材有:5mm厚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____________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有镀膜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
(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选择在实验环境____________中进行实验效果好;
A.几乎无光的实验室
B.有阳光的实验室
(3)在同样实验环境下,镀膜玻璃板比普通玻璃板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把跳棋B放玻璃板后方移动,直到着到其与跳棋A的像完全重合,这是在用____________代替____________来比较物与像大小关系的;
(5)在白纸上沿跳棋A和B的边缘画圆,测出它们到镜面距离uv值如表:
实验次数123
物到镜面距离u/cm3.395.116.39
像到镜面距离v/cm
5.226.51
①如图乙所示,第1次实验用刻度尺测量的物体到镜面距离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像到平面镜距离v____________cm;
②小红测量记录了多次实验中跳棋和像的位置。下列实验中与小红多次实验目的不同的是____________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B.用刻度尺测橡皮的长度
C.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③小红通过数据发现三次实验的像到镜面距离都比物到镜面距离略大一些,原因是:____________,并在方框内作图说明____________

A.刻度尺测量像距时存在误差
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
C.物和像的标记点不对应
D.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6)移去跳棋B,在其位置放一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得到跳棋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是____________像。
2024-02-0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槟榔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7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实验装置的侧视图。
(1)为了在水平桌面上找到像的位置,实验中玻璃板的放置必须与水平桌面______
(2)选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到______距离的关系;
(3)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它的像大小将______
(4)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蜡烛______的一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
(5)图乙是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人眼______看到A的像。
2024-02-0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小强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和 B、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进行;
(2)小红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人眼在M的___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移动蜡烛B,使得蜡烛B和蜡烛A的像__________时。此时,蜡烛B所在的位置即是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这种确定像的位置的方法叫__________
(3)小红在M处后面像的位置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白纸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若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蜡烛A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实验中,小红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如图乙),原因是__________,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_________(选填“P”或“Q”)平面镜成像得到的。
2024-02-07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9 . 小南同学利用图甲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_
(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实验中选取同样大小的蜡烛A、B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关系。点燃蜡烛A,小南同学从点燃的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
(3)改进器材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可得出结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
(4)将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像却消失了。说明蜡烛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2024-02-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10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

(1)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应在较______(选填“暗”或“亮”)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2)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3)实验中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选取两个相同的蜡烛A、B.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应在______(选填“蜡烛A”或者“蜡烛B”)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4)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多次测量。下列实验中与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______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度,进行测量
B.“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多次测量被测物体的长度
(5)实验时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1、2、3三幅图中,图______是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
2024-02-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