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1)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将一张白纸B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平面镜A垂直白纸放置,用激光手电贴着 _____(填“A”或“B”)照射,并记录下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如下表。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

入射角

15°

30°

60°

反射角

15°

30°

60°

(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平面镜换成了 _____,在实验过程中,随着甲蜡烛的燃烧变短,甲蜡烛的像与乙蜡烛 _____(填“仍然重合”或“不再重合”);
(3)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乙与蜡烛甲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02

25.60

28.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15

25.60

28.50

2022-11-1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2 . 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超超在竖立的玻璃板前一段距离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与蜡烛A等长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若在甲图中水平向右移动玻璃板,A蜡烛的像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跟着向右移动;
(2)此实验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理想模型法             C.等效替代法
(3)实验中多次测量物距和像距的目的是______
A.减小测量误差,使结果更准确             B.得出普遍结论
(4)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蜡烛B一侧翻转90°,则在此过程中,蜡烛A的烛焰(忽略烛焰的大小)与烛焰的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且烛焰的像的运动轨迹为______(选填“直线”或“圆弧”);
(5)雯雯同学在做实验时,找不到玻璃板,只有一小块长方形平面镜。为了找到像的大致位置,她将平面镜垂直纸面靠右放置,且让镜面垂直于已经画好的直线MN,将蜡烛放在MN所在的直线上,俯视图如图乙所示。接着,只要让眼睛从______(选填“A”、“B”或“C”)区域进行观察便可确定蜡烛A像的大致位置。
3 .      小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的实验装置,请完成: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_____(选填“观察”或“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 _____放置;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若此时发现棋子A成像不够清晰,我们可以将手电筒对着 _____照射;
A.棋子A       B.棋子A的像       C.棋子B       D.平面镜
(3)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 _____关系;
(4)为验证“像是虚像”的猜想,小华将一张白卡片放在棋子B的位置,_____(选填“直接”或“透过玻璃板”)观察卡片上有无棋子A的像;
(5)在平面镜前放“字母F”,那么镜中的像是如图中 _____
A. B. C. D.
(6)小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 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 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2022-10-18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立德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4 . 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__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从玻璃板上看到蜡烛是由光的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_(选填“A1”“A2”或“A3”);
(5)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1cm,则蜡烛的像竖直向上移动_______
A.2cm  B.1cm  C.0.5cm  D.0cm
2022-10-18更新 | 3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五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5 .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如图1所示)。
(1)图1中平面M所选的器材是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理由是______
(2)小明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选取______的蜡烛B放在M后面,实验过程中蜡烛B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3)实验中若无论怎样水平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
(4)如图2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2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
B.硬币成像在b
C.硬币成像在c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5)小明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微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3所示,他该把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6 . 小明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玻璃板、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小明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目的是______
(2)用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实验环境有:①几乎无光的实验室,②有阳光的实验室,在______(选填“①”或“②”)中进行实验效果好。
(3)如果小明在寻找跳棋A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跳棋B,都不能使它与跳棋A的像重台,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在白纸上沿跳棋A和B的边缘画圈,测出物距和像距,如图乙所示,第1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本次像距是______cm。
(5)小明根据第一次测量的数据,得出结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请你指出小明的做法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
2022-10-16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7 . 小阳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他在水平桌面上铺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不同角度透过玻璃板看,它跟前面蜡烛A的像都完全重合。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再做两次实验,并把三次实验中蜡烛A和B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如图乙所示。

(1)为了让实验效果更明显,应选择较 ___________(选填“暗”或“亮”)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___________(选填观察或确定)像的位置;
(3)蜡烛B跟前面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 ___________
(4)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 ___________(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5)小阳把白纸沿着玻璃板的位置对折,观察到像与物的对应点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___________
(6)小阳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 ___________(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观察到 ___________,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
8 . 小明利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1)在竖直摆放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来回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如图乙,多次试验后记录下每次物体位置(ABC)和像的位置(A´、B´、C´)。沿玻璃板位置对折后发现对应点都能重合。说明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是____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没有像,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
如图丙,HUD是一款汽车上常配置的抬头显示器,它将水平显示器上重要的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通过挡风玻璃成像,避免驾驶员低头看仪表而造成事故。想通过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玻璃与水平面夹为_____度。如果所成的像的位置太高了,应该向_____(“前”或’’后”)移动HUD显示器。
2022-09-22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四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 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_
(2)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3)图乙是小强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___________cm;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__________(选填“①”或“②”)处。
2022-09-2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九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10 .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实验时要尽量使用较_____(填“厚”或“薄”)的玻璃板。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选填“虚”或“实”)像。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
(4)为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若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