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0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能证明一元酸(HA)是弱电解质的是
A.HA溶液的导电性比醋酸溶液弱。
B.常温下测得0.01mol/LHA溶液的pH=2
C.常温下测得NaA溶液呈碱性
D.往HA溶液中滴加甲基橙,溶液显红色
2024-01-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探究次氯酸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

B

证明之间是可逆反应溶液中滴加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几滴溶液后变为红色

C

证明中含有碳碳双键向酸性溶液中加入

D

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2024-05-09更新 | 3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下学期三诊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3 . Ⅰ.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490mL 0.25mol·L−1的NaOH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称取NaOH质量为___________g。
(2)在配制的过程中一定不需要使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字母,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A.烧杯     B.药匙       C.玻璃棒       D.托盘天平        E.锥形瓶       F.胶头滴管
(3)下列的实验操作可能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容量瓶内原来存有少量的水未进行干燥
B. 称量固体时,所用砝码已生锈
C. NaOH固体溶解后,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进行转移
D. 定容时仰视视刻度线
E.定容时液面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
Ⅱ.某学习小组为探究CO2与过氧化钠反应时是否需要与水接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先打开K2,关闭K1,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步骤2:先打开K1,关闭K2,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4)装置②是为了除去CO2中的HCl气体,所选试剂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A.浓H2SO4    B.饱和Na2CO3溶液    C.饱和NaHCO3溶液
(5)从上述试剂中选择,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填字母),其作用为___________
(6)甲同学根据实验现象认为:CO2与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据此推断他观察到的步骤1和步骤2的a处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
(7)乙同学对此结论提出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乙同学的理由___________
2024-05-0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4 . 针对表中10种元素及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完成以下问题。

周期
IAIIAIIIAIVAVAVIAVIIA
2
3
4
(1)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 (填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
(2)用电子式表示⑤和⑨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3)①②⑦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
(4)①和⑧非金属性比较①___________⑧(填>、<或=),请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_ (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5)写出元素⑥的单质与元素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为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选用下列试剂进行实验,可行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
①加入少量的氯水  ②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   ③加入KSCN溶液
A.①③B.③②C.③①D.①②
2024-05-0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5 .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浓度不同生成的还原产物也可能不同,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及相关数据如下:

①A中为一定浓度的硝酸与Mg片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B后,在B中只生成一种盐,剩余气体遇空气不变色,其体积为原体积的一半;
②从C进入D中的气体有两种,且体积比为1∶1;
③将D加热一段时间后,E中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逐渐变蓝。(设实验前,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气体的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且水蒸气的体积忽略不计,实验中的液体药品均过量。请回答: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硝酸与Mg片反应生成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硝酸在装置A的反应中所表现的性质有___________
(3)利用所提供的试剂(NaNO2溶液、KMnO4溶液、KI溶液、稀硫酸、淀粉溶液)设计实验,证明B中生成的这种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___________
(4)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若向反应后的A中加入足量的NaOH固体,使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其体积为硝酸与Mg片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的(同温同压),写出符合上述实验事实的硝酸与Mg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5-08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下列对实验设计的评价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设计实验评价
A.将含有二氧化硫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中,然后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通过测定白色沉淀的质量,可推算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不合理,酸性高锰酸钾中的稀硫酸会与氯化钡产生沉淀
B.实验室用浓硫酸和乙醇制取乙烯时,若要检验所得气体含有CH2=CH2,可将混合气体干燥后,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若溶液褪色,则证明有乙烯合理,混合气体中,只有乙烯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等体积CH3COONH4溶液和CH3COONH4溶液的pH.通过比较pH值,探究浓度对水的电离程度的影响合理
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通过观察现象,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合理,该实验无明显现象
A.AB.BC.CD.D
7 . 硫脲是一种杀菌剂。某小组设计实验制备硫脲并探究其性质。
实验(一):制备硫脲。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已省略)。

已知:①
②25℃时硫脲溶解度为水;
③实验室常用FeS与稀在常温下制
(1)盛放石灰乳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B的加热方式宜选择_______(填标号)。
a.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b.油浴加热(100~250℃)     c.热水浴加热
(2)当C装置中出现_______(填实验现象)时表明B中生成了
(3)实验发现,硫脲产率与投料比的关系如图所示。

最佳投料比为_______
实验(二):探究硫脲的性质。
资料显示:①150℃时转化成
②酸性溶液和硫脲反应,还原产物为,氧化产物为
(4)取少量溶于水,加热至150℃,一段时间后再冷却至室温时,滴加_______,可检验是否有生成。
(5)取少量溶于NaOH溶液,加入溶液,过滤、洗涤,得到黑色固体,由此推知,在碱性条件下会生成_______(填离子符号)。
(6)甲同学取少量溶于水,滴加几滴酸性溶液,振荡,溶液褪色;再滴加和盐酸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①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生成了,理由是_______
②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验证氧化产物中含有

关闭K,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一段时间后,左烧杯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铂电极上的反应式为_______,经检验石墨电极附近还有生成,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8 .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制备某气体并验证其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装置A中分液漏斗盛装浓硫酸,圆底烧瓶盛装铜片。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A.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
B.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铁粉     b.溶液     c.银粉     d.溶液
(2)若装置A中分液漏斗盛装浓硫酸,圆底烧瓶盛装木炭。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证明装置C中含有时,所需的试剂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品红溶液     d.酸性溶液
(3)若装置A中分液漏斗盛装浓盐酸,圆底烧瓶盛装粉末。
①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止水夹K并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___________
②D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试管里已褪色溶液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
(4)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浸了一种液体,可适用于(1)(2)(3)小题中实验,该液体是___________
9 . 人类对氯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首次制得Cl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1785年,贝托雷最早利用氯气的水溶液做漂白剂,可以永久性地漂白纸张和鲜花,且在阳光下能够分解产生氧气。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

①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
②装置乙中的试剂Y是___________
③实验开始后,关闭装置乙中的开关K,观察到干燥有色布条___________(填“褪色”或“不褪色”);打开开关K,观察到干燥有色布条___________(填“褪色”或“不褪色”),证明氯气没有漂白性,但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___________具有漂白性。
④实验小组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定广口瓶中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的pH和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氯水的pH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M”或“N”),据此分析,此时广口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1798年,泰纳将氯气通到石灰水中生产漂白剂,后来经多次加工改进成为固态产品,称为“氯化石灰”。制备“氯化石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10 .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与现象结论
A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氧化性:H2O2>>Fe2+
B向4mL0.1mol/LK2CrO4溶液中缓慢滴加1molL稀硫酸,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增大c(H+)有利于转化为
C等体积pH=2的HX和HY两种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HX溶液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证明HX的酸性比HY强
D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05mol/L的NaI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Ksp(AgI)>Ksp(AgCI)
A.AB.BC.CD.D
2024-01-1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