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3 道试题
1 . 化合物(YW4)2X2Z4·W2Z为无色柱状晶体,受热易分解,已知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和为22,X、Y、Z为同一周期相邻元素。可利用下图装置检验该化合物分解出的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产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W4)2X2Z4的物质类别为正盐
B.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C.反应开始前通入Y2,可以避免装置中的空气干扰产物的检验
D.装置中两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两种由X、Z组成的物质
2 . 小组同学探究盐溶液对反应(血红色)的影响。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分别加入等量的试剂①~④,测得平衡后体系的透光率如下图所示。

已知:i.溶液血红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颜色对透光率的影响可忽略
ii.(黄色)
iii.已知对实验无影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增大,证明逆向移动
B.透光率③比②高,可能是阳离子种类或溶液不同导致的
C.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发生了反应
D.若要证明试剂③中对平衡体系有影响,还应使用溶液进行对照实验
3 . 某实验小组用如下实验测定海带预处理后所得溶液的碘含量,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b为蓝色是因为发生了反应:H2O2+2I-+2H+=I2+2H2O
B.该实验可证明蓝色恢复与空气无关
C.溶液反复由无色变蓝的原因可能是H2O2氧化I-的反应速率比Na2S2O3还原I2的反应速率快
D.上述实验不能准确测定待测液中的碘含量,应补充实验步骤:滴定前向溶液b中加少量MnO2,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过滤,对滤液进行滴定
4 . 某校兴趣小组对SO2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进行探究,实验如下:
装置

序号试管中的药品现象
实验Ⅰ1.5mL1mol·L-1CuSO4溶液和3.5mL1mol·L-1NaOH溶液混合开始时有砖红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砖红色沉淀消失,静置,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绿色
实验Ⅱ1.5mL1mol·L-1CuCl2溶液和3.5mL1mol·L-1NaOH溶液混合开始时有黄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黄色沉淀消失,静置,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绿色
已知: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浓盐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取少量Cu2O固体于试管中,加入5mL0.1mol·L-1NaOH溶液,持续通入SO2,若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绿色,证明实验Ⅰ中砖红色沉淀为Cu2O
B.将实验Ⅱ中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后,加入浓盐酸,沉淀溶解,然后加入蒸馏水,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白色沉淀为CuCl
C.实验Ⅱ与实验Ⅰ现象不同是因为阴离子不同造成的
D.实验Ⅰ、Ⅱ中不一定生成了SO
2023-12-28更新 | 51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某学习小组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能否反应产生,已知的升华温度为315℃。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现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ⅰ.试管A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
ⅱ.稍后,试管A中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ⅲ.试管B中溶液变蓝
A.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应另设置加热的对照实验
B.黄色气体中可能含有
C.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是否含有,应在A、B间增加盛有饱和溶液的洗气瓶
D.若实验证明A中产生,综合上述现象,试管A中的固体产物可能为
6 . 化学小组研究的性质,完成如下实验: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
B.溶液a中加入浓氨水时不可能出现蓝色沉淀
C.溶液a、b中铁片的颜色不同证明
D.溶液b中加入足量乙醇时可以析出深蓝色晶体
2023-07-12更新 | 349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某小组同学探究溶液中的能否被金属钠还原,进行实验:
①在干燥试管中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逐滴滴加溶液,产生无色气体,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浅绿色
②向溶液中持续通入,水浴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③向溶液中加入固体,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浅绿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还可能观察到钠块浮在溶液表面,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B.实验②中的现象说明实验①中溶液变色的原因与产生的气体无关
C.实验③中的现象说明实验①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D.上述实验能证明溶液中的可以被金属钠还原
2023-05-07更新 | 1691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学习小组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能否反应产生,已知的升华温度为315℃。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现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ⅰ.试管A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将固体产物分离得到固体和溶液
ⅱ.稍后,试管A中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ⅲ.试管B中溶液变蓝
A.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应另设置加热的对照实验
B.黄色气体中可能含有氯化氢、氯化铁和氯气
C.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是否含有,应在A、B间增加盛有饱和溶液的洗气瓶
D.若实验证明A中产生,则其化学方程式为
9 . 某同学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
反应i:
反应ii:(黄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察到现象a比现象c中红色更深,即可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
B.观察到现象b比现象c中红色浅,即可说明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
C.进行IV对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出于溶液体积变化引起各离子浓度变化而干扰实验结论得出
D.III中溶液一开始无,12小时后检出,可能的原因是还原的速率较慢,反应ⅱ速率较快
10 . 向AgN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过程和现象如图。

经检验,白色沉淀为Ag2SO3;灰色固体中含有A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2Ag++SO2+H2O=Ag2SO3↓+2H+
B.①中未生成Ag2SO4,证明溶度积:Ksp(Ag2SO3)<Ksp(Ag2SO4)
C.②中的现象体现了Ag+的氧化性
D.该实验条件下,SO2与AgNO3反应生成Ag2SO3的速率大于生成Ag的速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