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84 道试题

1 . 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6个原子共线B.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14
C.分子中的苯环由单双键交替组成D.该有机物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2024-05-05更新 | 3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十九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2 . 现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3)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B和某烷烃消耗等量的氧气,则该烷烃的名称为___________
(4)m g某天然油脂完全水解需要18gNaOH,则m g该油脂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5)一定量的CH3COOH和O2混合后完全反应生成CO2、CO和H2O(g)。产物分别经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10.8g,碱石灰增重13.2g。则n(CH3COOH)︰n(O2)=___________
2024-05-0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十九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3 . 硫氰化钾(KSCN)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常用于染料、药物的生产。实验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模拟工业制备 KSCN 并进行相关探究实验。

已知:①CS₂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的试剂。

(1)SCN⁻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A用于实验室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装置B中,三颈烧瓶内盛放有 CS₂、水和固体催化剂,通入氨气的导管口需要浸没在 CS₂液体中,其目的是___________(写两点)。
(4)KSCN 溶液的制备:实验开始时打开K₁,加热装置A、D,待三颈烧瓶内液体不分层后,熄灭装置A处的酒精灯,关闭K₁,移开水浴。将装置B继续加热至 待 NH₄HS 完全分解后( 打开 K₂,缓缓滴入适量的) 溶液,继续加热有气泡产生,制得KSCN 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尾气处理:装置C 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酸性Fe₂(SO₄)₃溶液用于除去尾气中两种污染性气体,其中一种气体M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另一种气体N能使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写出除去气体N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过滤装置C中吸收尾气后的悬浊液,得到滤液x。取少量滤液x进行如图实验[已知 (白色)]:

设计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现象解释试管b中产生银镜的原因___________[可供选择的试剂: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2024-05-03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选项中除杂试剂或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或操作

A

甲烷(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乙酸乙酯(乙醇)

浓硫酸、乙酸、加热

C

二氧化硫(乙烯)

溴水

D

蛋白质溶液(NaCl)

渗析

A.AB.BC.CD.D
5 .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X

Y

Z

W

Q

原子半径/pm

130

118

75

73

102

主要化合价

+2

+3

+5、-3

-2

+6、-2

A.简单离子半径:X<Y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
C.W的简单氢化物比Q的更稳定,是因为W的简单氢化物中含有氢键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X>Y
2024-03-27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6 . 直接排放含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如下有关性质的探究活动。
(1)写出证明弱氧化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写出下图装置A中滴加盐酸仪器的名称:________

(3)选用以上装置和药品探究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
①甲同学认为按照A→C→F顺序连接装置可以比较亚硫酸和次氯酸的酸性强弱,乙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
②丙同学设计的合理实验方案为A→________→尾气处理(填字母)。其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证明亚硫酸酸性强于次氯酸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4)利用下图的装置可测定装置A残液中的含量。量取1.00mL残液于烧瓶中,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加热使全部逸出并与锥形瓶中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然后用浓度为溶液测定锥形瓶中生成的酸的含量,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残液中的含量为________
7 . I.已知:金属钠和空气可以制备纯度较高的,反应原理是:,并且易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现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可利用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Ⅳ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
(2)若规定气体的气流方向从左到右,则组合实验装置时各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_____→d。
(3)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操作中通空气和加热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
Ⅱ.为了探究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并连接装置A、B、C。
②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后,将装置D连接好(导管末端未伸入集气瓶中),再向圆底烧瓶中缓慢滴加浓盐酸,装置A中剧烈反应,有气体产生。
③待装置D中导管口产生连续气泡后,将导管末端伸入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④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再通一段时间N₂,直至装置中气体变为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5)装置A中盛装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6)实验中观察到B中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说明在浓盐酸和的反应中有______(填化学式)生成。
(7)实验中,在D的集气瓶中收集到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无色气体,有同学认为该气体是被浓盐酸还原所得,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该推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8)还有同学认为D的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与浓盐酸中的水反应得到。通过实验证实与干燥的能反应,请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有0.1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的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__
2024-03-1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有机物X(分子组成可表示为CxHyOz)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产物,在不同的生命体中发挥不同的功能。现对X进行相关实验:
①取纯净的X固体9.0g(不含结晶水),控制在125℃~150℃缓慢加热,将其完全转化为蒸气,所得X气体所占体积为2.24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②取纯净的X固体18.0g(不含结晶水),迅速加热到190℃以上,使其完全分解,得到三种气体产物;
③将分解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无水硫酸铜固体,浓硫酸增重3.6g,无水硫酸铜不显蓝色;
④将剩余的气体8.96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最后剩余的气体在装置末端可以被点燃;
⑤被点燃的尾气产生蓝色火焰,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没有水雾产生,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浑浊。
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X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X分解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通过计算推导出X的分子式(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_____
(3)取0.5g含有杂质的X固体,溶于水配成25.00mL溶液,取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硫酸酸化,用KMnO4溶液滴定至X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共消耗0.002mol 的KMnO4.(MnO转化为Mn2+,不考虑X中杂质反应)。请计算X的纯度为___________
9 . 回答下列问题。
I.智利硝石矿层中含有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与其反应来制备单质碘,其化学方程式为: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
(1)反应中___________元素被氧化,___________(填化学式)是氧化剂。
(2)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3)反应产物中,所得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微粒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
Ⅱ.有一种“地康法”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4)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发色剂-亚硝酸钠时必须严格控制用量,确保使用安全。某一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六种:NaNO2、H2O、NO、I2、NaI、HI。已知该反应中NaNO2只发生了如下过程:NaNO2→N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ClO2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铬(Cr)的一种固体氧化物Cr2O3与KClO3固体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只生成ClO2、Cl2和铬酸钾(K2CrO4)固体三种产物。若该反应中转移24mol电子,生成气体共___________mol。
2024-02-2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10 . 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 (Fe为价),利用Fe2(SO4)3溶液可以浸取黄铁矿中的Fe元素,浸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4Fe3+FeS2+8H2O=15Fe2+2SO+16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5
B.FeS2是反应中的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C.由反应可知氧化性:SO>Fe3
D.每生成1mol SO,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是7mol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