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1)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D装置中:溶液变红
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 振荡后,下层CCl4层无明显变化。
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
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
E装置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ⅰ.Fe3+ +3SCNFe(SCN)3 是一个可逆反应。
ⅱ.(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Cl2 > (SCN)2
ⅲ.Cl2和Br2反应生成BrCl,BrCl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它与水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ⅳ.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①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上述资料)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______________溶液,若溶液颜色________,则上述解释是合理的。
②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上述资料用两步方程式(离子或化学方程式不限定)解释产生白色沉淀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某小组欲探究反应2Fe2++I22Fe3++2I,完成如下实验:
资料:AgI是黄色固体,不溶于稀硝酸。新制的AgI见光会少量分解。

(1)Ⅰ、Ⅱ均未检出Fe3+,检验Ⅱ中有无Fe3+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少量Ⅱ中溶液,___
(2)Ⅲ中的黄色浑浊是__
(3)经检验,Ⅱ→Ⅲ的过程中产生了Fe3+
①对Fe3+产生的原因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a:空气中存在O2,由于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3+
假设b: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e3+
假设c:___
假设d:该条件下,I2溶液可将Fe2+氧化为Fe3+
②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a、b、c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假设d成立。Ⅱ→Ⅲ的过程中I2溶液氧化Fe2+的原因是___
(4)经检验,Ⅳ中灰黑色浑浊中含有AgI和Ag。
①验证灰黑色浑浊含有Ag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取洗净后的灰黑色固体,___
②为探究Ⅲ→Ⅳ出现灰黑色浑浊的原因,完成了实验1和实验2。
实验1:向1mL0.1 mol·L−1 FeSO4溶液中加入1mL0.1mol·L−1AgNO3溶液,开始时,溶液无明显变化。几分钟后,出现大量灰黑色浑浊。反应过程中温度几乎无变化。测定溶液中Ag+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

实验2:实验开始时,先向试管中加入几滴Fe2(SO4)3溶液,重复实验1,实验结果与实验1相同。
ⅰ.实验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ⅱ.Ⅳ中迅速出现灰黑色浑浊的可能的原因是___
2019-11-22更新 | 94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2-13高三·辽宁铁岭·阶段练习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3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CH3CH-CH2+CO+H2CH3CH2CH2CHOCH3CH2CH2CH2OH;CO的制备原理:HCOOHCO↑+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实验室制备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用以上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O,装置中b的作用分别是______; C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 。若用以上装置制备H2,在虚线框内画出收集H2干燥的装置图______
(3)制丙烯时,还产生少量SO2, CO2及水蒸气,该小组用以下试剂检验这四种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试剂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①足量饱和Na2SO3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石灰水 ④无水CuSO4 ⑤品红溶液
(4)下图所示装置工作时均与H2有关。

①图1所示装置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图2所示装置中,通入H2的管口是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③某同学按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将玻璃管内固体物质冷却后,溶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滴入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同学据此得出结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O和H2.该结论______(填“严密”或“不严密”),你的理由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016-12-09更新 | 3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省铁岭市六校第一次联合考试化学试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4 . 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引起全民关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NO等为主要污染物。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Ⅰ.(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1μm=103nm)的颗粒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PM2.5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
b.PM2.5颗粒小,所以对人体无害
c.直径介于1~2.5μm的颗粒物分散到空气中可形成胶体
d.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可以减少PM2.5的污染
(2)SO2为重要的含硫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实验室中,若用70%的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粉末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要求方便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如图所示气体发生装置中的_______(填下列序号字母)。

(3)为研究SO2的性质,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火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湿润的品红试纸、蘸有KMnO4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C.湿润的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强于I2
D.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
(4)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SO2与O2反应生成1molSO3气体时,放出akJ热量。
①该温度下SO2与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2NO(g)+O2(g)═2NO2(g) △H=" -b" kJ•mol-1(a>b>0)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 的△H=________________
Ⅱ.硫酸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超过0.05%(体积分数)时需要处理后才能排放。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硫酸工厂排放尾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采用以下方案:
实验步骤如下图流程图所示:

(1)步骤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Ba(OH)2是否足量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NO直接排放将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利用电化学原理吸收SO2和NO,同时获得 Na2S2O4和 NH4NO3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Ⅱ中的反应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写出NO被氧化为N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装置Ⅲ的作用之一是再生Ce4+,其原理如图所示;


图中A为电源的______(填“正”或“负”)极.右侧反应室中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3)已知进入装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 0.75mol/L,要使 1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 NH4NO3,需至少向装置Ⅳ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 O2的体积为_______L。
2019-01-30更新 | 6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辽宁省鞍山一中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化学试卷
5 . (I)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1)若B是淡黄色固体,②③反应均用到同一种液态氢化物。D物质常用于食品工业。写出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若D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④反应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写出④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钠、氧外的元素为同一主族,且溶液均显碱性。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写出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在温度相同、体积均为1 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2SO2(g)+O2(g) 2SO3(g) ΔH =-98.3kJ·mol-1
容 器
反应物投入量2 mol SO2、1 mol O22 mol SO3m mol SO2、n mol O2、p mol SO3
c(SO3) /mol·L-11.41.41.4
能量变化放出a kJ吸收b kJ吸收c kJ
SO2或SO3的转化率α1α212.5%

则:α12=_________________,p=________________mol,b+c="_______________kJ" 。
(III)HA、H2B、H3C三种弱酸,根据“较强酸+较弱酸盐=较强酸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能发生下列反应:A.HA+HC2-(少量)=A-+H2C- B.H2B(少量)+2A-=B2-+2HA
C.H2B(少量)+H2C-=HB-+H3C
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HA、H2B、H3C三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
(2)A-、B2-、C3-、HB-、H2C-、HC2-六种离子中,最易结合质子(H+)的是_________,最难结合质子的是____________
(3)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A(过量)+C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V)在25下,将a mol/L的氨水与0.01 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 = c(Cl),则溶液显____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9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辽宁省大连二十四中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6 .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
①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
②该混合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③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④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
【查阅资料】
a.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c.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气体中有_________。B中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装置C中的药品为足量的烧碱溶液,其作用为____________
(3)E中氧化铜变红、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还存在的气体是_________;E中的变化说明氧化铜具有_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实验结论】
(4)上述四种猜想中,猜想___________(填序号)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5)经过讨论,同学们将上图中装置C~H进行了简化,只用下图所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其中,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____________,烧杯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最后一步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辽宁省庄河高级中学高一上开学考化学卷
7 . 甲同学通过查询资料知道,一定浓度的硝酸与镁反应时,可得到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氮气三种气体。该同学用下列仪器组装装置来直接验证有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生成并制取氮化镁 (假设实验中每步转化均是完全的) 。查阅文献得知:
①二氧化氮沸点为21.1   ℃、熔点为-11 ℃,一氧化氮沸点为-151 ℃、熔点为-164 ℃;
②镁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③氮化镁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

(1)实验中先打开开关K,通过导管向装置内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以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停止通入二氧化碳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实现上述实验目的,所选用的仪器的正确连接方式是A→____________→E,确定还原产物中有二氧化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要多次使用装置F,第二次使用F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发现在D中产生预期现象的同时,C中溶液颜色慢慢褪去,试写出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学在A中开始反应时,马上点燃B处的酒精灯,实验结束后通过测试发现B处的产品纯度不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计一种实验方案,验证镁与硝酸反应时确实有氮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8 .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法以含镍废催化剂为原料来制备NiSO4•7H2O。已知某化工厂的含镍催化剂主要含有Ni,还含有Al(31%)、Fe(1.3%)的单质及氧化物,其他不溶杂质(3.3%)。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
沉淀物Al(OH)3Fe(OH)3Fe(OH)2Ni(OH)2
开始沉淀pH3.41.87.57.2
完全沉淀pH5.23.29.79.2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c中需使用的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主要仪器为____________
(2)“碱浸”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3)“酸浸”时所加入的酸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酸浸后,经操作a分离出固体①后,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
(4)操作b为调节溶液的pH,你认为pH的最佳调控范围是:____________
(5)“调pH为2~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6)操作c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7)产品晶体中有时会混有少量绿矾(FeSO4·7H2O),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三期初考试化学试卷
9 .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氰化钠,数量为700吨左右。
资料:氰化钠化学式为NaCN,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剧毒,皮肤伤口接触、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亡。熔点563.7℃,沸点1496℃。易溶于水,易水解生成氰化氢,水溶液呈强碱性,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于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及金属处理方面。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水溶液呈强碱性的原因:
(2)氰化钠要用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中和。①用双氧水处理产生一种酸式盐和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硫代硫酸钠中和的离子方程式为CN-+S2O32-===A+SO32-,A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含氰废水中的CN有剧毒。
①CN中C元素显+2价, N元素显-3价,则非金属性N_________________C(填<,=或>)
②在微生物的作用下,CN能够被氧气氧化成HCO3-,同时生成NH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③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 + 2OH-2e= ClO + H2O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 + 2e = H2↑ + 2OH
D.除去CN的反应:2CN+ 5ClO + 2H+ ===N2↑ + 2CO2↑ + 5Cl+H2O
(4)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也可用于含氰废水的消毒。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下:

已知:2Na2CO3(aq)+ 3H2O2(aq) 2Na2CO3·3H2O2(s)ΔH < 0,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物质中,不会引起过碳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
A.FeCl3 B.CuSO4C.Na2SiO3 D.KCN
②准确称取0.2000g过碳酸钠于250mL锥形瓶中,加50 mL蒸馏水溶解,再加50 mL2.0 mol·L-1 H2SO4,用0.02000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30.00 mL,则产品中H2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反应6KMnO4 + 5(2Na2CO3·3H2O2)+19H2SO4 = 3K2SO4 + 6MnSO4 +10Na2SO4 +10CO2 ↑ +15O2↑+34H2O]
10 . 某校兴趣小组对SO2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进行探究,实验如下:
装置
序号
试管中的药品
现象
持续通入


实验Ⅰ
1.5 mL 1 mol·L-1 CuSO4溶液和3.5 mL 1 mol·L-1 NaOH溶液混合
开始时有砖红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砖红色沉淀消失,静置,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绿色

实验Ⅱ
1.5 mL 1 mol·L-1 CuCl2溶液和3.5 mL 1 mol·L-1 NaOH溶液混合
开始时有黄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黄色沉淀消失,静置,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绿色
(1)制取新制Cu(OH)2悬浊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2)甲同学重新用实验II的方法制备新制Cu(OH)2悬浊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向洗净后的Cu(OH)2中加入5 mL蒸馏水,再持续通入SO2气体,现象与实验I相同,此步实验证明:            。检验Cu(OH)2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3)同学们对白色沉淀的成分继续进行探究。查阅资料如下: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浓盐酸。它与氨水反应生成Cu(NH3)2+,在空气中会立即被氧化成含有蓝色Cu(NH3)42+溶液。
①甲同学向洗涤得到的白色沉淀中加入氨水,得到蓝色溶液,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Cl + 2NH3·H2O = Cu(NH3)2+ +Cl + 2H2O 、       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用另一种方法证明了该白色沉淀为CuCl,实验方案如下:

填写下表空格:
试剂1

试剂2
蒸馏水
现象1

现象2

③写出实验II中由Cu(OH)2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4)丙同学通过实验证明实验Ⅰ中观察到的砖红色沉淀是Cu2O。完成合理的实验方案:取少量Cu2O固体于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砖红色沉淀是Cu2O。
2016-12-09更新 | 3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辽宁省沈阳市四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