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乙二酸(俗称草酸)是最简单的二元羧酸。下图流程表示其部分转化关系。[已知:]

请回答:
(1)草酸是一种重要的还原剂,在分析化学上常被用作测定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的试剂。写出途径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①X是具有六元环状结构的碳氧化合物,C、O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写出X的结构式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X是一种酸性氧化物B.由途径Ⅱ可知,草酸钙不溶于稀盐酸
C.乙二酸的酸性比乙酸强D.乙二酸跟足量乙醇反应生成乙二酸乙二酯
③乙二酸易溶于乙醇,难溶于苯和氯仿,原因是_____
(3)设计实验验证气态化合物X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_____
2023-12-05更新 | 298次组卷 | 3卷引用:压轴题11 无机化工流程综合分析(方法总结+题型密押+压轴题速练)-2024年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浙江专用)
2 .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求知求真”.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溶液与溶液的反应为素材,探究盐溶液之间的反应情况,体悟反应的复杂性。
(1)实验预测
推测可能发生的反应推测依据预期的实验现象
①氧化还原反应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过量,则有淡黄色沉淀(S)生成若过量,则有黑色沉淀_______生成
②复分解反应为黑色难溶物,有黑色固体生成
③彻底双水解反应水解能力均较强_______色沉淀()产生,同时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生成
(2)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能否发生反应①,设计装置如下图,能证明反应已经发生的现象有_______[已知:]。

实验二:探究能否发生反应②和③,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解释或结论
ⅰ.向饱和溶液中,滴加2滴饱和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而后黑色沉淀消失,出现淡黄色沉淀用离子方程式解释黑色沉淀消失的原因:_______
ⅱ.将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直接混合先有黑色和另一种颜色的沉淀生成,而后都变为黑色;同时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生成试解释:沉淀最终都变为黑色的原因是_______。结论:_______发生反应②,_______发生反应③(均填“已”或“未”)。
ⅲ.取ⅱ中最终生成的黑色沉淀样品,用无水乙醇多次洗涤后,干燥称量得黑色固体,然后在空气中灼烧至恒重灼烧后,所得红棕色固体质量为经计算判断,黑色固体样品的成份为_______
实验结论
在溶液中相遇,会因为二者的浓度、用量等不同而反应不同,但都会先发生复分解反应。
2022-04-03更新 | 633次组卷 | 2卷引用:秘籍21 性质探究实验-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抢分秘籍(全国通用)
3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1)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D装置中:溶液变红
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 振荡后,下层CCl4层无明显变化。
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
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
E装置中: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ⅰ.Fe3+ +3SCNFe(SCN)3 是一个可逆反应。
ⅱ.(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Cl2 > (SCN)2
ⅲ.Cl2和Br2反应生成BrCl,BrCl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它与水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ⅳ.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①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上述资料)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______________溶液,若溶液颜色________,则上述解释是合理的。
②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上述资料用两步方程式(离子或化学方程式不限定)解释产生白色沉淀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绿矾(FeSO4·7H2O)可作还原剂、着色剂、制药等,在不同温度下易分解得各种铁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已知SO3是一种无色晶体,熔点16.8℃,沸点44.8℃,氧化性及脱水性较浓硫酸强,能漂白某些有机染料,如品红等。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上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绿矾的分解产物。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甲组由此得出绿矾的分解产物中含有SO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认为需要补做实验。乙对甲组同学做完实验的B装置的试管加热,发现褪色的品红溶液未恢复红色,则可证明绿矾分解的产物中___________。(填字母)
A.不含SO2B.可能含SO2C.一定含有SO3
(3)丙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绿矾受热分解还可能有O2放出,为此,丙组同学选用甲组同学的部分装置和下图部分装置设计出了一套检验绿矾分解气态产物的装置:

①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证明绿矾分解产物中有O2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证明绿矾分解产物中含有三价铁,选用的实验仪器有试管、胶头滴管、_____________;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
5 . 某研究小组按下列路线合成药物库潘尼西(K).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B→C的反应只涉及加成反应、消去反应两步反应
B.在D→E的反应中的与作用与流程中的相同
C.K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D.流程中所涉及的有机物中有五种可与发生显色反应
(3)化合物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4)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以为原料合成有机物F.设计该合成路线___________(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6)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除含有苯环不含其他环;

谱和谱检测表明:分子中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无羟基、氮氧键.

2024-02-28更新 | 344次组卷 | 2卷引用:压轴题14 有机合成与推断(方法总结+题型密押+压轴题速练)-2024年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浙江专用)
6 . 化学上常用标准电极电势φ(氧化型/还原型)比较物质氧化能力。φ值越高,氧化型物质的氧化能力越强,φ值与体系的pH有关。利用表格所给的数据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氧化型/还原型φ(Co3+/Co2+)φ(HClO/Cl-)
酸性介质1.84V1.49V
氧化型/还原型φ[Co(OH)3/Co(OH)2]φ(ClO-/Cl-)
碱性介质0.17Vx
A.推测:x<1.49V
B.Co3O4与浓盐酸发生反应:Co3O4+8H+=Co2++2Co3++4H2O
C.若x=0.81V,碱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Co(OH)2+NaClO+H2O=2Co(OH)3+NaCl
D.从图中数据可知,氧化型物质的氧化性随着溶液酸性增强而增强
2022-04-30更新 | 1552次组卷 | 4卷引用:押新高考卷10题 氧化还原反应-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版)
7 . As(0)、As(Ⅲ)和As(V)分别表示砷单质、三价砷和五价砷的化合物。硫酸厂产生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超标的H3AsO3,需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目前含砷废水的处理常用石灰中和-PFS、氧化吸附、纳米级零价铁等方法。
(1)石灰中和-PFS法,处理过程如下:

含砷废水经氧化后,加入石灰乳,在相同时间内,废水中沉降的固体、砷的去除率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1所示。H3AsO3水溶液中含砷微粒的物质的量分布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此温度下,Ca(H2AsO4)2溶于水,Ksp(FeAsO4)=5.7×10-21,Ksp[Ca3(AsO4)2] =6.8×10-19,Ksp(CaHAsO4)=8.4×10-4,。

①一级沉降时,当pH=2,废水中开始产生沉淀,该沉淀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pH调节到8时,开始产生Ca3(AsO4)2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
②二级沉降中,保持溶液pH在8-10之间。加入PFS(聚合硫酸铁,[(Fe2(OH)2n(SO4)3-n]m)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与含砷微粒反应可提高砷的去除率,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氧化吸附法:新生态MnO2悬浊液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将As(Ⅲ)氧化为As(V),也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水体中的H+而带正电荷。所带正电荷越多,吸附含砷微粒的能力越强。pH不同时,新生态MnO2悬浊液对砷去除率如图所示。

①加入新生态MnO2悬浊液使废水中H3AsO3转化为H3A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pH从3增大到7的过程中,随着pH增大,砷的去除率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纳米级零价铁法:纳米级零价铁具有强吸附性和还原性,可直接处理有氧条件下含As(Ⅰ)较多的废水。处理后在纳米级零价铁表面有大量的As(0),外围有大量的As(V)。产生As(0)的原理如图所示。请描述产生As(0)、As(V)的过程:___________
2021-05-06更新 | 1334次组卷 | 2卷引用:题型63 PH3、H3PO2、H3PO4、As、As2S3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8 . 某实验小组研究溶液中AgNO3和Na2S的反应。
实验试剂现象
   试管滴管
0.1mol/LAgNO3溶液
(pH = 4)
0.1mol/L Na2S溶液
(pH = 9)
出现黑色沉淀

(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a2S溶液pH > 7的原因:________
(2)实验小组同学认为黑色沉淀中可能含有Ag2O、Ag2S或Ag,设计实验验证。
已知:i.浓硝酸能将Ag2S转化为Ag+和SO42-;ii.Ag2O能溶解在浓氨水中形成银氨溶液,而Ag2S和Ag均不能。
① 设计并实施如下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Ag2S。

   


试剂1和试剂2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1和现象2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 设计并实施如下实验,证实沉淀中不含有Ag2O,将实验操作和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步骤i取少量银氨溶液,向其中滴加盐酸出现白色沉淀
步骤ii取少量洗涤后的黑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经检验,沉淀不含有Ag。
(3)实验小组同学认为AgNO3溶液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氧化Na2S,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测得电压为a(a>0)。对AgNO3溶液中氧化S2-的物质进行推测:
假设1:0.1mol/L的AgNO3溶液中氧化了S2-
假设2:0.1mol/L的AgNO3溶液中NO3-氧化了S2-
利用下图装置继续研究(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①将0.1mol/L的AgNO3溶液替换为_______溶液,记录电压为b()。
② 上述实验证实了氧化S2-的物质中一定包含Ag+,其证据是______
实验结论:AgNO3溶液与Na2S溶液的反应类型与反应条件有关。
9 . “84消毒液”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实验小组制备消毒液,并利用其性质探究制备碘水的方法。
资料:i.的电离常数为的电离常数为
ii.碘的化合物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iii.碘单质能与反应:(低浓度时显黄色,高浓度时为棕色)。
I.制备消毒液(夹持装置略)

(1)制备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2)结合资料i,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II.利用消毒液的性质探究碘水的制备方法
将某品牌“84消毒液”稀释10倍,各取100mL于三个烧杯中,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制备碘水:
方案操作现象反应后加淀粉溶液
1烧杯1溶液中加入9g固体溶液为橙黄色……
2烧杯2溶液中加入9g固体,再加入1盐酸10mL溶液颜色快速加深,呈紫红色变蓝
3烧杯3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小于0.5g)振荡后溶液保持无色不变蓝
(3)针对烧杯3“滴加淀粉溶液不变蓝”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1:生成的I2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存在。
设计实验a证实了假设1成立,实验a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
假设2:过量的将反应生成的氧化为
设计实验b证实了假设2成立。氧化生成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4)某小组检验烧杯3所得溶液中含:取烧杯3所得无色溶液少许,加入稀硫酸酸化的溶液,反应后再滴加淀粉溶液,发现溶液变蓝。该实验方案能否证明烧杯3所得溶液中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
(5)预测烧杯1反应后加淀粉溶液的实验现象,结合方程式说明预测依据_______
(6)对比不同方案的实验现象,得出制取碘水的最佳方法要关注的因素是_______
10 . 草酸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某校高三化学小组探究草酸被氧化的速率问题。
实验Ⅰ试剂混合后
溶液pH
现象
(1 h后溶液)
试管滴管
a4mL0.01mol•L-1KMnO4溶液,几滴浓H2SO42 mL0.3mol•L-1
H2C2O4溶液
2褪为无色
b4mL0.01mol•L-1KMnO4溶液,几滴浓NaOH7无明显变化
c4mL0.01mol•L-1K2Cr2O7溶液,几滴浓H2SO42无明显变化
d4mL0.01mol•L-1K2Cr2O7溶液,几滴浓NaOH7无明显变化
(1)H2C2O4是二元弱酸,写出H2C2O4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2)实验Ⅰ试管a中KMnO4最终被还原为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瑛瑛和超超查阅资料,实验Ⅰ试管c中H2C2O4与K2Cr2O7溶液反应需数月时间才能完成,但加入MnO2可促进H2C2O4与K2Cr2O7的反应。依据此资料,吉吉和昊昊设计如下实验证实了这一点。
实验Ⅱ实验Ⅲ实验Ⅳ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6 min后固体完全溶解,溶液橙色变浅,温度不变6 min后固体未溶解,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6 min后固体未溶解,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实验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睿睿和萌萌对实验II继续进行探究,发现溶液中Cr2O72-浓度变化如图:

臧臧和蔡蔡认为此变化是通过两个过程实现的。
过程i:MnO2与H2C2O4反应生成了Mn2+
过程ii:___________
①查阅资料:溶液中Mn2+能被PbO2氧化为MnO4-。针对过程i,可采用如下方法证实:将0.0001mol MnO2加入到6mL______中,固体完全溶解;从中取出少量溶液,加入过量PbO2固体,充分反应后静置,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
②波波和姝姝设计实验方案证实了过程ii成立,她们的实验方案如下:将2mL、0.3mol/LH2C2O4溶液与4mL0.01mol/LK2Cr2O7溶液混合,调至pH=2,加入0.0001molMnSO4固体,6分钟后现象为:______________
(5)综合以上实验可知,草酸发生氧化反应的速率与____________有关。
2020-04-04更新 | 875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08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2020年高考化学命题预测与模拟试题分类精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