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1 . 某废水中含有浓度远大于。为研究废水中处理的最佳pH,取5份等量的废水,分别用30%的NaOH溶液调节pH至8.5、9、9.5、10、11,静置后,分析上层清液中铜元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已知:平衡I:
平衡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废水中处理的最佳pH约为9
B.b~c段:随pH升高,上层清液中的浓度上升,平衡I正向移动
C.c~d段:随pH升高,上层清液中的浓度均下降
D.推测d点以后,随pH升高,上层清液中铜元素的含量可能上升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探究分解的催化效率。
(1)甲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溶液,然后各滴加5滴溶液和5滴溶液。观察到两支试管中均只有极微量的气泡。
甲由此得出了结论:分解的催化效率相似,且均不高。
乙同学认为甲的方案不太合理,做了如下的改进:
试管1试管2
实验溶液中滴加5滴溶液溶液中滴加5滴溶液
现象ⅰ.加入溶液后,产生气泡
ⅱ.生成气泡速率先加快后又减慢
ⅲ.整个过程中溶液始终保持浅蓝色。
ⅳ.且整个过程中产生气泡的速率低于试管2中。
ⅰ.加入溶液后,试管内液体立即变为棕褐色,并产生气泡
ⅱ.生成气泡速率先加快后又减慢。
ⅲ.溶液棕褐色逐渐变浅,反应结束时变为浅黄色。
乙认为甲方案不合理的理由有___________(填选项符号)。
a.溶液和溶液的浓度不同
b.两种催化剂溶液中的阴离子不同
c.溶液浓度过低
两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先加快后又减慢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
根据实验结果,乙得出是结论是:___________
(2)研究试管2中出现“溶液变为棕褐色,最后变为浅黄色”的原因。
乙同学查阅文献,发现是因为会与发生如下反应生成棕褐色的。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解释“溶液颜色先变为棕褐色再变为黄色”的原因:___________
(3)乙同学在翻阅资料时还发现能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的

他又做了如下的实验: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溶液,滴加几滴溶液,待出现大量气泡时,立即加入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立即由棕褐色褪为无色,且气泡立刻消失。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符号)。
a.的分解几乎无催化作用
b.温度相同时,含相同浓度的的溶液中浓度后者的大
c.颜色由棕褐色褪为无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合成氨的发展体现了化学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
(1)1898年,化学家用氮气、碳化钙()与水蒸气反应制备氨:
ⅰ.碳化钙和氮气在1000℃的高温下产生氰氨化钙();
ⅱ.氰氨化钙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氨气。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20世纪初,以为原料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研制成功。其反应为:
   
写出氮气的电子式___________
的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高压下,的化合反应仍然进行得十分缓慢。从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
压强对合成氨有较大影响。下图为不同压强下,以物质的量分数进料(组成1),反应达平衡时与温度的计算结果。

ⅰ.判断压强:___________(填“>”或“<”),简述理由:___________
ⅱ.在时,氮气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双催化剂,通过光辐射产生温差(如体系温度为495℃时,纳米Fe的温度为547℃,而的温度为415℃),解决了温度对合成氨工业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影响矛盾的问题,其催化合成氨机理如图所示。

分析解释:与传统的催化合成氨(铁触媒、400~500℃)相比,双催化剂双温催化合成氨具备优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①写出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的稳定性比___________(填写“强”或“弱”)。
(2)如下图所示,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盖,观察现象。

①浓盐酸液滴附近会出现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浓硫酸液滴上方没有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液滴中有白色固体,该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液滴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沉淀,过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在水中分解产生的氨能够被氧气氧化生成亚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反应中有0.3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亚硝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可以转化为其他含氮物质,下面为转化为的流程。

①写出反应转化为N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转化为的整个过程中,为提高氮原子的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且反应原理相同
B.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14
C.分子中有3种杂化轨道类型的碳原子
D.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4种一氯代物
昨日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用充有的烧瓶进行“喷泉实验”,装置及现象如下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加热红色溶液可观察到红色变浅或褪去
B.无色溶液变红证明极易溶于水
C.溶液变红的原因可用如下式子解释
D.产生“喷泉”证明发生了反应
昨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汇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沸点:对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醛
B.键角:NH3>H2O
C.熔点:晶体硅>碳化硅>金刚石
D.酸性:CCl3COOH>CHCl2COOH > CH3COOH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2011年中国研制的第四代隐形战机歼-20在成都首次公开试飞成功。隐形战机的核心材料是金属钛,我国探明储量世界第一、下列有关22Ti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钛的原子序数为22
B.钛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IVB族
C.基态钛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4
D.钛是d区元素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A、B、C、D、E为常见的主族元素,根据下表信息回答问题。
元素元素性质/原子结构信息
A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稀有气体不参与比较)
B+3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
C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的电子数相等
D与A同周期,化合价有-1、+7等
E

原子结构示意图:


(1)写出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2)A、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
(3)写出A、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C和D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
(5)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关于元素E及其化合物的推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E与D的最低负化合价相同       b.E的单质可与A和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E>D       d.氢化物稳定性:E<D
(6)D和E形成的化合物①具有氧化性,其中体现氧化性的元素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7)元素M与A同主族,比A多2个电子层,M与氧以2:1比例形成的化合物②的物质类别为___________,任意写出一个能体现②的类别通性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8)第四周期ⅥA族的元素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元素,关于硒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___________
a.硒原子的半径比硫原子的大       b.的稳定性比HCl的强
c.能与NaOH溶液反应       d.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中关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①铜与浓硝酸反应;②铜与稀硝酸反应;③铜与氧气反应生成CuO,CuO再与稀硝酸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电子转移数之比为1∶3B.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质量相等
C.所消耗的硝酸的量:①>②>③D.对环境造成的危害,③最小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汇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