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以萃铜余液为原料制备工业活性氧化锌,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铜萃余液含硫酸30~60g/L,设计采用过硫酸钠(Na2S2O8)氧化法除锰,写出Mn2+被氧化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采用石灰石粉中和除去铝和铁,则中和渣中主要成分为_______
(2)流程中用到最多的操作是_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3)用锌粉除镉(Cd2+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沉锌生成碱式碳酸锌[2Zn(OH2)·ZnCO3·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检验碱式碳酸锌洗涤干净的操作及现象为_______
(5)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3-10-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以含钛高炉渣(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CaO、Fe2O3)为原料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浸出液的pH小于0.5
②相关金属离子时,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0.56.31.5
沉淀完全的pH2.58.32.8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浸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为了提高“酸浸”的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任写一条)。
(3)加入时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3-10-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氯化氰(CNCl),又名氯甲氰,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在农药、医药、化工助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小组制备氯化氰并探究其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CNCl的熔点为−6.5℃,沸点为13.1℃,可溶于水并与水反应;NaCN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②合成原理:在−10℃~−5℃条件下,Cl2+NaCN=NaCl+CNCl。
(1)N2可用装置A制备。盛放饱和NaNO2溶液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装置F中干冰和丙酮的作用是降低温度,此时干冰___________(填“升华”或“凝华”);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先向D中通入___________(填“N2”或“Cl2”),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实验中必须保持温度在−10~−5℃,若高于−5℃,CNCl与NaCN反应产生NaCl和与卤素性质相似的气体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向盛有少量Na2S溶液的试管中通入CNCl,然后向其中滴入一滴FeCl3溶液,溶液显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2023-10-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硫的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
Ⅰ.制备二氧化硫
用70%的浓硫酸与固体反应制备气体。

(1)制备气体最合适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
Ⅱ.制备硫代硫酸钠
已知:硫代硫酸钠易与酸反应。
反应原理:
室温时,往混合溶液中均匀通入气体,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大量黄色浑浊物出现,然后浑浊物开始由黄变浅,当混合溶液pH值接近于7时,停止通入气体。
(2)制备反应分三步进行
反应i:
反应ii:
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当pH值接近于7时,停止通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Ⅲ.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同温度下,按下表中的体积将溶液、溶液与蒸馏水温合,并采集反应后浑浊度传感器数据。
实验标号V(蒸馏水)/mL
A1.53.510
B2.53.59
C3.53.58
D3.52.59
E3.51.510
通过实验绘制出的浑浊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4)①实验C、D、E探究___________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结合图像分析,溶液、溶液二者相比,___________溶液浓度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更大。
Ⅳ.探究性质
资料:在酸性溶液中氧化,反应为:
向某浓度的过量酸性溶液(含淀粉)中通入一定量后,停止通气,刚开始时溶液无明显变化,t秒后溶液突然变蓝。
(5)某实验小组提出假设:t秒前生成了,但继续与溶液中的反应,且该反应速率较快,故溶液没有立刻变蓝,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3-10-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工业上制备相关物质,涉及的反应原理及部分流程较为合理的是
A.制取镁:海水Mg(OH)2MgOMg
B.冶炼铝:铝土矿NaAlO2无水AlCl3Al
C.制纯碱:饱和NaCl(aq) NaHCO3(s) Na2CO3(s)
D.制碘:海带海带灰I2(aq)I2
6 . 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I、II、II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甲、乙常温下为气体且反应I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实现,则丙一定为非金属氧化物
B.若丙为食盐的主要成分,则甲、乙溶液的pH都可能大于7
C.若乙和丙是常用的灭火剂,则甲可能是有机物燃料
D.若甲属于碱、乙属于盐且二者均可用作建筑材料,则反应Ⅲ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7 . 物质的用量可能影响反应的产物,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 Fe(NO3)3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HI 溶液:
B.足量 NaOH 溶液与 H2C2O4 溶液反应:
C.向 CuSO4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D.向 Mg(HCO3)2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
8 . (亚氯酸钠)是造纸工业中常见的漂白剂,与可燃物接触易爆炸。一种制备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漂白原理与相似
B.气体1、气体2分别是
C.反应3的离子方程式:
D.“分离”操作过程包括结晶、过滤、乙醇洗涤等
9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固体投入中:
B.草酸加入酸性溶液中:
C.溶液与足量的溶液反应:
D.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
10 . 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器中的物质分离操作为过滤
B.反应器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I2是还原剂
C.该工艺中I2和HI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
D.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2SO2+4H2O+I2=H2+2H2SO4+2HI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