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241 道试题
1 . 化学实验离不开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图1所示装置证明极易溶于水
B.利用图2所示装置证明化学能可转化为电能
C.利用图3所示装置蒸馏石油,所得煤油中可能混入柴油
D.利用图4所示装置测定电石纯度(其它操作均正确),测定结果偏高
2024-06-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高三下学期冲刺卷化学 (一)试题
2 . 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由固体分解制取
B.生成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
C.“雷雨发庄稼”的原理为
D.向浓中投入红热的木炭,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木炭可与浓反应生成
3 .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质间的氧化性大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的离子反应式为ClO-+Cl-+2H=Cl2↑+H2O
B.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起吸收尾气的作用
C.CCl4可用淀粉溶液替换
D.试管下层出现紫红色,可证明氧化性:Cl2>Fe3>I2
2024-05-0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FHgkyldyjhx02
4 . Ⅰ.对甲苯磺酸是一种白色晶体,熔点107℃,易溶于醇、醚和水,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

实验室利用磺化反应制备对甲苯磺酸(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有分水器,其作用是使回流的水蒸气冷凝进入分水器,有机溶剂进入烧瓶,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当分水器中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
B.分水器可将反应体系中的甲苯移除
C.烧瓶中不需要添加沸石
D.冷凝水从x口进入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根据对甲苯磺酸的结构,有同学推测对甲苯磺酸的性质和硫酸相似,进行了如下探究:
(3)对甲苯磺酸可能是强酸,电离方程式:,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___
(4)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蔗糖迅速变黑。上述实验现象说明对甲苯磺酸具有___________

A.吸水性                    B.脱水性                    C.强酸性
(5)向吸收液中滴加一定量___________溶液,仍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说明对甲苯磺酸不具有强氧化性。
A.Ba(OH)2                    B.NaCl                           C.CaCl2
Ⅲ.对甲苯磺酸可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合成丙酸乙酯。
将0.2 mol丙酸(M=74 g∙mol−1)、1 g对甲苯磺酸和0.24 mol乙醇(M=46 g∙mol−1)加入三口瓶中,加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过滤,分别经水、碳酸钠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干燥后进行蒸馏,蒸出17.4 g馏分。
(6)计算该反应的产率____。(产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7)请评价用对甲苯磺酸代替浓硫酸做酯化反应催化剂的优点___________
2024-05-02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5 . 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NaCl溶液和溶液,然后分别向上述三支试管中依次加入溶液和稀硝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稀盐酸、NaCl溶液和溶液三种溶液的酸碱性互不相同
B.该实验可以证明不同物质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相同
C.在该实验的基础上,再追加一个焰色试验就可以将上述三种溶液鉴别出来
D.若不加入其他试剂,仅通过溶液间相互滴加不能鉴别出上述三种溶液
2024-06-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模拟卷(四)化学试题
6 .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氢氧化镁固体在氯化铵中溶解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实验序号试剂X实验现象

实验一溶液,5.0mL白色浊液逐渐变澄清
实验二溶液,5.0mL白色浊液变化不明显
实验三溶液,5.0mL白色浊液逐渐变澄清
实验四溶液,5.0mL白色浊液变化不明显
实验五0.01mol/L蒸馏水,5.0mL白色浊液变化不明显
已知:①;②常温下,的电离常数的电离常数
关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通过实验一和二,氢氧化镁溶解可能是铵根或者氢离子作用的结果
B.若加入试剂X为0.1mol/LHCl溶液5mL,实验现象为白色浊液逐渐变澄清,与实验一形成对照,可以说明溶解
C.实验三和四中加入可以排除的干扰,因为溶液显中性
D.通过以上四个实验证明,溶解的原因是和形成了更难电离的
2024-05-2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一起考大联考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四)
7 . 某小组同学探究SO2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70%硫酸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B.装置B的作用是监控SO2流速,其中试剂可以用饱和NaHSO4溶液
C.反应开始时C中出现砖红色沉淀,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反应后向C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反应中SO2作还原剂
2024-03-16更新 | 44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下学期诊断考试化学试卷
8 . 某学习小组探究FeCl3与Na2SO3之间的反应,设计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Ⅱ中溶液颜色比Ⅰ中更深,是由于Fe3+水解程度增大
B.Ⅲ中有深蓝色沉淀生成,无法证明FeCl3与Na2S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从Ⅱ到Ⅳ滴加的溶液可改为0.05mol/L稀硫酸
D.Ⅴ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证明FeCl3能氧化Na2SO3
9 . 某实验小组研究FeCl3溶液与Na2SO3溶液之间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编号实验试剂及用量开始混合时现象30min时3天后
I取1.0mol/LFeCl3溶液2mL滴加1.0mol/LNa2SO3溶液2滴溶液立即变为红色红色明显变浅溶液呈黄绿色
取1.0mol/LNa2SO3溶液2mL滴加1.0mol/LFeCl3溶液2滴溶液立即变为红色,比I中略浅与开始混合时一致溶液呈黄绿色
查阅资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 FeCl3溶液时,先将FeCl3溶于浓盐酸,再稀释至指定浓度是为了抑制Fe3+的水解
B.上述实验在开始混合时观察到的现象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实验Ⅱ中红色比I中略浅的原因可能是Fe3+起始浓度小
C.1~30min立即变红,随后变浅,证明生成红色配合物速率较快,红色配合物生成橙色配合物速率较慢
D.取黄绿色溶液先滴加HCl溶液,再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可证明FeCl3溶液与Na2SO3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2024-06-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大兴精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卷
10 .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并验证相关物质的性质。下列有关试剂A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为水溶液,可验证的还原性
B.若为溶液,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若为溴水,观察到溶液出现淡黄色浑浊
D.若为含和AgCl的浊液,可证明
2024-04-21更新 | 4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