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在处理NO废气的过程中,催化剂会逐渐失活变为
某小组为解决这一问题,实验研究之间的相互转化。
资料:i.
ii.
iii.在酸性条件下均能生成
(1)探的还原性
实验I 粉红色的溶液或溶液在空气中久置,无明显变化。
实验Ⅱ 向溶液中滴入2滴酸性溶液,无明显变化。
实验Ⅲ 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电压表指针偏转。

①甲同学根据实验Ⅲ得出结论:可以被酸性溶液氧化。乙同学补充实验IV,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否定了该观点。
②探究碱性条件下的还原性,进行实验。

实验V:

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③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解释还原性在碱性条件下,反应,使均降低,但_______降低的程度更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增强。
(2)探究的氧化性
①根据实验Ⅲ和IV推测氧化性:,设计实验证明:向V中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②向V中得到的棕褐色沉淀中,滴加溶液,加入催化剂,产生无色气泡,该气体是_______
(3)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①结合数据解释能被氧化为而失活的原因:_______
②根据以上实验,设计物质转化流程图实现的再生:_______。示例: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统练2化学试题
2 . 某同学为研究浓硝酸与KSCN溶液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Ⅰ.取1支试管,加入2mL浓硝酸,滴加5滴1mol/L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红
Ⅱ.将试管静置一段时间突然剧烈反应,红色迅速褪去,放出大量红棕色气体
Ⅲ.将Ⅱ中的气体通入Ba(OH)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资料:SCN-能被氧化为(SCN)2,(SCN)2迅速聚合为红色的(SCN)x
(1)KSCN中,C、N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价和分价,则S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Ⅰ中溶液立即变红是因为生成了______(填化学式)。
(3)研究 SCN-的最终转化产物。
①取少量Ⅱ中试管内的溶液,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SCN-中S元素的转化产物是
②经检验Ⅱ中“红棕色气体”含有NO2,但不能说明NO2一定是SCN-中N元素的转化产物,原因是______
③在Ⅲ中NO2转化为。将Ⅲ中沉淀过滤、洗涤,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再滴加少量KMnO4溶液,不褪色。证明了红棕色气体中不含SO2。综合上述实验,SCN-的最终转化产物中一定有______
(4)Ⅱ中,“静置一段时间后,突然剧烈反应”的可能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小组同学探究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与某些常见金属离子的反应。
已知:i.(淡绿色)、(紫黑色)、(无色)
ii.在酸性溶液中转化为、S和SO2
iii.BaS4O6可溶于水、BaS2O3微溶于水。
(1)将S粉加入沸腾的Na2SO3溶液中可制得Na2S2O3,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研究 Na2S2O3与某些常见金属离子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X溶液现象
ICuCl2溶液溶液变为淡绿色,水浴加热至50℃以上,逐渐析出黑色沉淀
FeCl3溶液溶液变为紫黑色,片刻后溶液变为无色
AgNO3溶液逐滴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振荡后沉淀溶解,得无色溶液
①取I中的浊液,离心分离,经检验,沉淀是Cu2S和S的混合物,清液中存在
i.补全I中生成黑色沉淀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查阅资料可知,常温时,生成黑色沉淀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但仍需水浴加热至50℃以上才出现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
②Ⅱ中,被Fe3氧化的主要产物是,还有很少量的。取Ⅱ中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实验证实了此结论。

用H2O代替Ⅱ中的FeCl3溶液,重复上述实验, CS2溶解后几乎无固体剩余。
i.仅由溶液1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后得到沉淀2,不能说明Ⅱ中生成了,理由是___________
ii.补全实验方案证实上述结论:将沉淀1洗净,___________
③向Ⅲ的无色溶液中继续加入0.5mL 0.1mol·L1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g2S2O3。静置,得到黑色沉淀Ag2S,同时生成强酸。生成Ag2S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软硬酸碱原理认为,Ⅲ中, Ag为软酸,为软碱, S2-是比更软的碱,可解释与Ag反应的最终产物为Ag2S。由此推测,Ⅰ中, Cu和Cu2___________是更软的酸。
2024-05-02更新 | 56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统一测试(一模)化学试题
4 . 某同学研究浓硝酸的氧化性,做了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Ⅰ

实验Ⅱ

操作

1:2

1:2

实验现象

铜片迅速溶解,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成绿色滴入硝酸后,溶液变为红色,一段时间后,溶液褪为无色。
资料:
i.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价、价、价。
ii.的性质类似卤素离子,能被氧化为黄色的可聚合为红色的
(1)写出实验Ⅰ中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甲同学对实验Ⅱ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猜想,浓硝酸氧化了,其理论依据是______
甲同学为证明猜想,做了如下实验Ⅲ
实验Ⅲ:

(3)向浓硝酸中滴加溶液,溶液立即变红是因为生成了______(填化学式)。推测红棕色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4)研究的转化产物:
实验Ⅳ:
a.将实验Ⅲ中的气体通入的混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再滴加少量溶液,不褪色。
c.另取少量实验Ⅲ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①通过证实了红棕色气体中不含,证据是______
中,溶液中加入溶液以增大浓度的目的是______
③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转化的最终产物中一定有______
2024-05-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八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小组探究卤素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从电极反应角度分析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规律。
(1)浓盐酸与混合加热生成氯气。氯气不再逸出时,固液混合物A中仍存在盐酸和
①浓盐酸与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②电极反应式:
ⅰ.还原反应:
ⅱ.氧化反应:____________
③根据电极反应式,分析A中仍存在盐酸和的原因。
ⅰ.随降低或升高,氧化性减弱。
ⅱ.随降低,____________
④补充实验证实了③中的分析。

序号

实验

加入试剂

现象

较浓硫酸

有氯气

a

有氯气

III

a和b

无氯气

a是______,b是______
(2)利用氧化性的影响,探究卤素离子的还原性。
相同浓度的KCl、KBr和KI溶液,能与反应所需的最低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从原子结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3)根据(1)中结论推测:酸性条件下,加入某种化合物可以提高溴的氧化性,将氧化为。经实验证实了推测。该化合物是____________
(4)总结: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变化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
2024-04-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交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实验小组探究溶液酸碱性对锰化合物和Na2S2O3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资料:i. MnO呈绿色,MnO2为棕黑色沉淀,Mn2+几乎无色。
ii.   MnO在强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易转化为MnO和MnO2
iii.   BaS2O3为微溶物。
实验序号试剂现象

Ia:10滴3 mol·L−1 H2SO4 溶液
b:20滴 0.002mol·L−1 Na2S2O3溶液
溶液紫色变浅至接近无色,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乳白色浑浊。
a:10滴蒸馏水
b:20滴 0.002mol·L−1 Na2S2O3溶液
紫色溶液逐渐褪色,产生棕黑色沉淀。
a:10滴6 mol·L−1 NaOH 溶液
b:2滴0.002mol·L−1 Na2S2O3溶液和18滴蒸馏水
溶液变为绿色,无沉淀生成;静置5 min,未见明显变化。
a:10滴6mol·L−1 NaOH 溶液
b:20滴 0.002mol·L−1 Na2S2O3溶液
溶液变为绿色,无沉淀生成;静置5 min,绿色变浅,有棕黑色沉淀生成。

(1)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I中出现乳白色浑浊的原因___________
(2)已知,实验I、Ⅱ、Ⅲ中S2O均被氧化为SO。针对实验I、Ⅱ、Ⅲ进行分析:
① 能得出“pH对KMnO4还原产物有影响”的证据是___________
② 实验Ⅱ所得溶液中SO的检验方法为___________
(3)针对实验Ⅲ、Ⅳ进行分析:
① 实验Ⅲ中“溶液变为绿色”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 实验Ⅳ中“静置5 min,有棕黑色沉淀生成”的可能原因(写出2点):___________
(4)针对实验Ⅲ、Ⅳ继续探究:
① 实验V:向实验Ⅲ的试管中继续滴加足量H2SO4,振荡,溶液立即变为紫红色,产生棕黑色沉淀。
② 实验Ⅵ:向实验Ⅳ的试管中继续滴加足量H2SO4,振荡,绿色溶液迅速变为无色,棕黑色沉淀逐渐减少直至消失。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乳白色浑浊。
对比实验V、Ⅵ,结合方程式分析实验VI滴加H2SO4后溶液未见紫红色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5)综合上述实验,在下图中用连线的方式补充完善实验I~Ⅵ已证实的锰化合物转化关系___________

2024-04-2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统练 化学试题
7 . 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下稳定,在酸性溶液水,分解产生S、SO2

Ⅰ.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其C中试剂为Na2S和Na2SO3的混合液。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_____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
(4)制备得到的Na2S2O3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取少量产品_____
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ⅰ.Fe3++3S2OFe(S2O3)(紫黑色)
ⅱ.Ag2S2O3为白色沉淀,Ag2S2O3可溶于过量的S2O
装置编号试剂X实验现象
Fe(NO3)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后溶液几乎变为无色
AgNO3溶液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振荡后,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5)根据实验①的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还原为Fe2+,通过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Ⅰ的现象:_____
(6)同浓度氧化性:Ag+>Fe3+。实验②中Ag+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是_____
(7)进一步探究Ag+和S2O反应。
装置编号试剂X实验现象
AgNO3溶液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很快变成黄色、棕色,最后为黑色沉淀。
实验③中白色絮状沉淀最后变为黑色沉淀(Ag2S)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填入合适的物质和系数:_____
Ag2S2O3+_____=Ag2S+_____
(8)根据以上实验,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_____有关(写出两条)。
2024-03-2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合成氨工业产生的钻钼废催化剂(主要成分MoS2、CoO、Fe2O3等)是一种相当宝贵的二次资源。用碱浸法处理钻钼废催化剂的工艺流程如图:

资料:
i.氧化钼(MoO3):熔点795℃。易升华(即使在低于熔点情况下,也有显著的升华现象)。
ii.钼酸(H2MoO4):难溶于水和酸的黄色晶体,可通过酸化钼酸盐溶液而制得。
(1)焙烧:
①将废催化剂在空气中焙烧可生成氧化钼,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解释钼浸取率随焙烧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2)碱浸:
碱浸时杂质钴元素以Co(OH)2的形式浸出,加入双氧水可将其氧化为Co(OH)3沉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酸沉:
传统工艺中酸沉多在不锈钢离心机中进行。文献记载,选用浓硝酸比用硫酸和盐酸效果更佳,可避免Mo(VI)还原成低价态,利用了浓硝酸的_______性。
(4)从母液中获得无水Na2SO4的操作是_______

2024-03-28更新 | 25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模拟化学试题
9 . 资料显示,能还原,某小组对此进行探究。
实验:将溶液滴入到物质a中,记录如下:
序号装置物质a现象
I
2 mL 物质a
饱和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II0.2 mol/L 溶液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

(1)用化学用语解释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
(2)经检验,I中白色沉淀是。用酸性溶液证实白色沉淀中含有,现象是___________
(3)重新设计实验(III),证实了:能还原,装置如下图所示。

现象:i.电流表指针偏转。
ii.B中石墨电极上析出白色固体。
取出少量白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白色固体中含有Ag。
(4)经检验,II中的棕黄色沉淀不含,含有
资料:
①用稀溶解沉淀,析出红色固体,说明棕黄色沉淀中含有________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和上层清液中仍检出了(忽略空气的影响)。

i.白色沉淀A是
ii.根据资料,上层清液加入淀粉后应该变蓝。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KI未被氧化。则将氧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
原因二:KI被氧化,由于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所以无明显现象。
③当加入的KI过量且反应充分时,白色沉淀中不含Cu单质,上层清液中仍检出了。结合物质组成、化学反应等解释上层清液中检出的原因___________
小结:I中:未能还原的原因与反应速率、离子浓度变化等因素有关。
2024-03-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10 . 物质类别与元素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视角,下列是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的化学式:______
(2)属于______氧化物,因此可与______(写出与不同类别的一个具体物质)等反应.当:与足量溶液反应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小艾同学预测具有还原性,其理论依据是______,将通入溶液中,下列实验事实能够证实具有还原性的是______
①反应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②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时,后者的产物是,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其中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024-03-03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八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