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氯气与碱溶液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某化学小组同学发现“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与洁厕剂(主要成分为盐酸)室温下混和有Cl2生成,于是尝试在实验室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Cl2
(1)若用次氯酸钙、浓盐酸为原料,利用如图装置制取Cl2.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甲同学想证明Cl2溶于水有酸性物质生成,将发生装置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适量水中,并加入NaHCO3粉末,观察有无色气泡产生。乙同学认为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3)某实验小组对氯水成分和性质进行研究,实验如图:

甲同学认为,“红色不褪去”不是因为氯水被稀释所致。乙同学持反对意见。为了证明甲同学错误,乙同学继续以下实验,请在横线上补充所加入的试剂和观察到的现象。
加入:_______,现象:_______

(4)经查阅资料得知: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设计如图装置制备无水FeCl3

①下列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为_______(填字母)
a.体系冷却后,停止通入Cl2
b.通入干燥的Cl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
c.在铁屑下方加热至反应完成
d.用干燥的H2赶尽Cl2
e.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该实验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
2021-08-25更新 | 30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召现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自来水厂可用氯气对自来水杀菌、消毒,在自来水出厂前,自来水厂的水质检验员利用化学分析仪器等对水中的一些物质(如)进行检测,并进行数据分析。
(1)氯气的命名由来如图所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氯气被用来制作毒气弹,使受害者的身体遭受严重损伤。由此可知Cl2_______气体。
资料卡片
氯气的命名
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以大量事实为依据,确认黄绿色气体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并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一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中文译名曾为“绿气”,后改为“氯气”。
(2)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制备Cl2
①利用KMnO4与浓盐酸制备氯气,则应选择装置_______(填标号),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①中制得的Cl2中含有少量的HCl,原因是_______,通常用_______(填试剂名称)除去Cl2中的HCl。
(3)将上述制得的Cl2通入水中可得到新制氯水,该过程可选用装置_______(填标号),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4)若将氯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现象为_______
3 . 实验室用和浓盐酸反应生成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2022-06-10更新 | 16627次组卷 | 59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九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文理分科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装置
A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B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
C收集一氧化氮气体
D验证氨气的还原性
A.AB.BC.CD.D
5 .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操作要求的是
A.I可用于证明Cl2能否溶于水或与NaOH溶液反应
B.II可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
C.III可用于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IV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6 .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探究卤素单质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I.为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沾有NaOH溶液的棉花。

(1)A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B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C处沾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该实验___________验证非金属性Cl>Br>I(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
II.已知Cl2可以将Fe2+氧化成Fe3+,为探究Br2能否将Fe2+氧化成Fe3+,某同学甲做了以下实验: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观察到溶液呈黄色。
(3)乙同学认为不能据此现象认为Br2氧化性比Fe3+强,理由是___________
(4)丙同学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氧化性:Br2>Fe3+。请在表中写出丙同学可能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液、b.CCl4、c.无水酒精、d.KSCN溶液)。

选用试剂(填序号)实验现象
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4-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采用如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饱和氯水,并进行氯水的性质实验。

(1)在装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______________
(2)写出丁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用制得的饱和氯水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①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有气体生成,说明氯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是___________
②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的现象:_______________
(4)久置的氯水漂白效果明显不足或消失,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5)将制得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有酚酞的稀溶液中,当滴到一定量时,红色突然褪去。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简要文字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17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可用该装置收集氯气
C实验时生成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
D实验过程中,若气球变大,证明Cl2可与NaOH溶液反应
A.AB.BC.CD.D
2022-11-2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9 . 某学校学习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制取氯气,并对氯气、次氯酸钠溶液的性质进行探究(夹持装置部分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当有与足量的浓盐酸共热反应完全时,生成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L。
(2)装置B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装置D中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
(4)实验时,缓慢搅拌装置F中的溶液使溶液略呈淡绿色,停止实验,稍后取下烧杯加热,直至溶液颜色褪去。将上述烧杯中的溶液平均分成二份,加入下图内置有红布条的试管中放置相同的时间,根据现象得出溶液中起漂白作用的微粒主要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使装置F中溶液略呈淡绿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022-02-2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22-23高三上·山东潍坊·阶段练习
10 . 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
资料:i.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成(棕黑色)、(绿色)、(紫色)。
ii.浓碱条件下,可被还原为
iii.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序号物质aC中实验现象
通入通入
I得到无色溶液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II5%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III40%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通入前,II、III中沉淀由白色变为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对比实验I、II通入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_______
(3)根据资料ⅱ,III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发生反应,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氧化为
①取III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III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②取II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
③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III未得到绿色溶液的可能原因_______
2022-12-27更新 | 35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湘豫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摸底考试变式汇编(17-2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