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请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焦炭可用于制取水煤气。测得12 g 碳与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水煤气时,吸收了131.6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在___________条件下能自发进行(选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2)CO是有毒的还原性气体,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 CO是高炉炼铁的还原剂,其主要反应为:Fe2O3(s)+3CO(g)2Fe(s)+3CO2(g)       ΔH = a kJ mol-1
①已知: Fe2O3(s)+3C(石墨) = 2Fe(s)+3CO(g)       ΔH1 = + 489.0 kJ mol-1
C(石墨)+CO2(g) = 2CO(g)        ΔH2 = + 172.5 kJ mol-1
则a =___________
②温度升高后,K值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③在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64,在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中,分别按下表所示加入物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Fe2O3COFeCO2
甲/mol1.01.01.01.0
乙/mol1.02.01.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若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时,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为60%,大于乙
c、甲、乙容器中,CO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3
d、由于容器的体积未知,所以无法计算该条件下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
(3)甲醇(CH3OH)燃料电池是以铂为电极,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在两极区分别加入CH3OH和O2即可产生电流。负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
2 . 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其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是造成因之一。消除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有多种方法。
(1)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2NO(g)N2(g) +CO2(g) ΔH=a kJ·mol-1。 在T℃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表:
时间/min
浓度/mol·L-1

0


10

20304050
NO1.000.580.400.400.480.48
N200.210.300.300.360.36
CO200.210.300.300.360.36

①10~20 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______
②30 min 后升高温度,再次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2、CO2的浓度之比为5:3:3.则a_____(填“>”“=”或“<”)0。
③30min后,只改变某一反应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C.降低温度
(2)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技术(SCR)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c(NO2) : c(NO)=1: 1时,脱氮效果最佳。若生成1 mol N2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b kJ,此时对应的脱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x的排放,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耐高温试剂Ag—ZSW一5为催化剂进行反应,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在=1时,最佳温度应控制在_____左右。
②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 K时,发现NO的转化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___
3 . 科学家研究出一种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烧前捕获系统”,其简单流程如图所示(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已知:CH4、CO、H2的燃烧热分别为890.3 kJ·mol1、283.0 kJ·mol1、285.8 kJ·mol1,则上述流程中第一步反应2CH4(g)+O2(g)===2CO(g)+4H2(g)的ΔH=_________
(2)工业上可用H2和CO2制备甲醇,其反应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某温度下,将1 mol CO2和3 mol H2充入体积不变的2 L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不同时刻反应前后的压强关系如下表:
时间/h123456
0.900.850.830.810.800.80

①用H2表示前2 h 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温度下,C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3)在300 ℃、8 MPa下,将CO2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1∶3 通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2)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Kp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低碳烯烃:2CO2(g)+6H2(g)C2H4(g)+4H2O(g) ΔH。在0.1 MPa时,按n(CO2)∶n(H2)=1∶3投料,如图所示为不同温度(T)下,平衡时四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n)关系。

①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
②曲线c表示的物质为________
③为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4 . 氮的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研究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对于消除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NO在空气中存在如下反应:2NO(g)+O2(g)2NO2(g) H,上述反应分两步完成,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反应I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反应I和反应Ⅱ中,一个是快反应,会快速建立平衡状态,而另一个是慢反应。决定2NO(g)+O2(g)2NO2(g)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填“反应I”或“反应Ⅱ”);对该反应体系升高温度,发现总反应速率反而变慢,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反应未使用催化剂)。
(2)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的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T℃时,各物质起始浓度及10min和20min各物质平衡浓度如表所示:

①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在10min时,若只改变某一条件使平衡发生移动,20min时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20min时,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NO和N2,使二者的浓度均增加至原来的两倍,此时反应v_______v(填“>”、“<”或“=”)。
(3)NO2存在如下平衡:2NO2(g)N2O4(g) H<0,在一定条件下NO2与N2O4的消耗速率与各自的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有如下关系:v(NO2)=k1·p2(NO2),v(N2O4)=k2·p(N2O4),相应的速率与其分压关系如图所示。

一定温度下,k1、k2与平衡常数kp(压力平衡常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间的关系是k1=____________;在上图标出点中,指出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是___,理由是________
2020-01-15更新 | 508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氨,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其研究正是基于科学化学反应原理的指导。
(1)已知298K时,N2(g)+3H2(g)2NH3(g),ΔH=–92.2kJ/mol,ΔS=–198.2J/(K·mol),则根据反应进行的方向综合判据,常温下合成氨反应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目前处于研究阶段的化学固氮新方法是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如下反应:
已知:N2(g)+ 3H2(g)2NH3(g)     ΔH1=﹣92.4kJ/mol
2H2(g)+ O2(g)2H2O(l)               ΔH2=﹣571.6kJ/mol
2N2(g)+ 6H2O(l)4NH3(g)+3O2(g)          ΔH3
则ΔH3=___kJ/mol。
(3)合成氨反应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图是某一时间段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关系曲线图。
   
①t4时刻,体系中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t4____
②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
A.0~t1       B.t2~t3       C.t3~t4       D.t4~t5
(4)在容积为1L的密闭装置中,充入4mol合成气(N2、H2),在400℃时反应,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N2、H2的投料比为____
②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装置中H2的体积分数为25%,则400℃时,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可用分数表示)。
③在恒温恒容下,N2、H2、NH3的投料为1.5mol、0.5mol、1mol,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为___
2019-10-30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
6 . 国家倡导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引导企业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其根本目的是节能减排,“减排”的关键是减少CO2排放,而“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回答下列问题:
(1)CO2的电子式是___
(2)利用CO2可合成尿素[CO(NH2)2],合成原料除CO2外,还有NH3。该方法制备尿素的化学方程式是,该方法制备尿素一般需>2,即NH3过量,原因是____
(3)利用太阳能,以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1所示:一定条件“过程1”生成1mol炭黑的反应热为ΔH1;“过程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Fe3O4(s)6FeO(s)+O2(g)   ΔH2。则图1中制备炭黑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4)将1mol CO2和3mol H2充入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2(g)+6H2(g) C2H4(g)+4H2O(g)     ΔH。
①图2是测得的该反应中X、Y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X为___(写化学式),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mol·L1·min1

②不同温度下平衡时,混合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则该反应的ΔH____0(填“>”“<”或“不能确定”);测定温度小于T2时,反应体系中无O2存在,则T1~T2的温度范围内,H2的物质的量急剧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

(5)CO2还可以合成甲醇:CO2(g)+3H2(g) H2O(g)+CH3OH(g)   ΔH=-53.7 kJ·mol1,一定条件下,将1 mol CO2和2.8 mol H2充入容积为2L的绝热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CO2的转化率[α(C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n点的平衡常数K=___
2019-10-1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二甲醚制备两种方法原理如下
第一种方法:丹麦Topspe工艺的合成气一步法,是专门针对天然气原料开发的一项新技术。
①2CH4(g)+O2(g)CH3OCH3(g)+H2O(g) △H1
第二种方法:二甲醚生产二步法,即先合成甲醇,甲醇在催化剂下制二甲醚。
②CO(g)+2H2(g)CH3OH(g) △H2
③2CH3OH(g)CH3OCH3 (g)+H2O(g) △H3
(1)若由合成气(CO、H2)直接制备 1molCH3OCH3(g),且生成H2O(1),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244kJ,则△H2=___________kJ·mol1。(已知:H2O(1)=H2O(g) △H=+44.0 kJ/mol)
(2)下列有关反应①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ν正减少、ν逆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b.当四种物质的浓度相等,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若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d.当达到平衡时2v(O2)=v(CH4)
e.向该恒容平衡体系中充入氩气,ν正、ν逆均增大,平衡向右移动
(3)有人模拟制备原理Ⅱ,绘制如图甲图象:
i说明C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反应②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若在350℃时的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和6molH2,8min达到平衡,c(CH3OCH3)=0.3mol·L1,用H2表示反应②的速率是___________;可逆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3=___________
iv.若350℃时测得容器中n(CH3OH)=n(CH3OCH3),此时反应③v(正)___________ν(逆),说明原因_________
                    
                                                                                                       
(4)光能储存一般是指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或化学能进行储存,利用太阳光、CO2、H2O生成二甲醚的光能储存装置如图乙所示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3-03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贵州省安顺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8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A.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B.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C.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
D.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2019-01-30更新 | 1421次组卷 | 46卷引用: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明矾石经处理后得到明矾【 KAl(SO4)2·12H2O】。从明矾制备Al、K2SO4和H2SO4的工艺过程如下所示:

焙烧明矾的化学方程式为:4KAl(SO4)2·12H2O+3S=2K2SO4+2Al2O3+9SO2+4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焙烧明矾的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水浸后的滤液中得到K2SO4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A1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AIN,其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该晶体中Al的配位数是____
(4)以Al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NiO(OH)转化为Ni(OH)2,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焙烧产生的SO2可用于制硫酸。已知25℃、101 kPa时:
2SO2(g) +O2(g)2SO3(g) H1= 一197 kJ/mol;
2H2O (g)=2H2O(1) H2=一44 kJ/mol;
2SO2(g)+O2(g)+2H2O(g)=2H2SO4(l) H3=一545 kJ/mol。
则SO3(g)与H2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焙烧948t明矾(M=474 g/mol ),若SO2的利用率为96%,可生产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________t。
2019-01-30更新 | 1179次组卷 | 10卷引用:贵州省余庆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开学考试高三化学试题
10 . (1)现用氯化铜晶体(CuCl2·2H2O,含少量FeCl2杂质)制取纯净的CuCl2·2H2O,先将其制成水溶液,后按如图步骤进行提纯:

已知: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物质Cu(OH)2Fe(OH)3Fe(OH)2
Ksp2.0×10ˉ201.0×10ˉ381.64×10ˉ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从下列物质中选出第一步中需加入的X(          )
a.NaClO            b.H2O2               c.KMnO4            d.HNO3
②溶液Ⅱ中含有少量的Fe3+,如何检验该离子的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此时溶液中的c(Cu2+)=0.02mol/L,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可加入CuO固体,使溶液中的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且不沉淀Cu2+,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或等于1×10ˉ5 mol/L时就认为沉淀完全)。
④由溶液Ⅲ得到CuCl2·2H2O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镉镍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2NiO(OH)+H2O Cd(OH)2+2Ni(OH)2
回答下列问题:
①放电时,金属Cd作_______极;
②充电时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充电时,当电路中通过0.2moleˉ,阴极质量将_______(填“增加”、“减少”)___g。
2019-01-28更新 | 55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都匀市都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