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某学生以铁丝和原料进行如图所示三个实验。从分类的角度来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③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B.实验②、③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②、③均发生了放热反应D.实验①、②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
2021-04-05更新 | 2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一)化学试题
2 . 1 mol白磷(P4,s)和4 mol红磷(P,s)与氧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E表示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4(s,白磷)=4P(s,红磷)H>0
B.以上变化中,白磷和红磷所需活化能相等
C.白磷比红磷稳定
D.热化学方程式4P(s,红磷)+5O2(g)=P4O10(s) H=-(E2-E3) kJ•mol-1
3 . (1)如图表示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关系,则此反应为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中ΔH=____(用含有a、b的关系式表示)。

(2)曾用CuCl2作催化剂,在450 ℃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跟氯化氢反应制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使用催化剂对反应焓变有无影响_____
(3)NaBH4(s)与反应生成。在25℃,101kPa下,已知每消耗放热,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已知CO的化学键为):
化学键H-HC-OH-OC-H
4363431076465413
计算_______;已知,则_______
2020-12-2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化学试题
4 . 化学实验结果一般可以用图象表示。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图甲可表示镁条与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乙表示向H2SO4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后,溶液的导电性随BaCl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C.图丙表示光照下氯水的pH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光照后溶液中Cl2的浓度增大
D.图丁表示70℃时不同碱性条件下H2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溶液的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
5 . N2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分别表示N2、H2、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时,合成氨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
B.在该过程中,N2、H2断键形成 N 原子和 H 原子
C.在该过程中,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NH3
D.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6 .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2019-01-30更新 | 3385次组卷 | 110卷引用:2012届陕西省长安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7 . 聚合硫酸铁(PFS)是一种高效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某工厂利用经浮选的硫铁矿烧渣(有效成分为Fe2O3 和Fe3O4)制备PFS,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还原焙烧过程中,CO还原Fe3O4生成Fe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Fe3O4(s)+C(s)= 3FeO(s)+CO(g) ΔH1=+191.9kJ·mol-1
C(s)+O2(g)=CO2(g)        ΔH2=-393.5kJ·mol-1
C(s)+CO2(g)=2CO(g)     ΔH3=+172.5kJ·mol-1
(2)CO是还原焙烧过程的主要还原剂。下图中,曲线表示4个化学反应a、b、c、d达到平衡时气相组成和温度的关系,I、Ⅱ、Ⅲ、Ⅳ分别是Fe2O3、Fe3O4、FeO、Fe稳定存在的区域。a属于_________(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570℃时,d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

(3)工业上,还原焙烧的温度一般控制在800℃左右,温度不宜过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酸浸”时间过长,浸出液中Fe2+含量反而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eSO4溶液在空气中会缓慢氧化生成难溶的Fe(OH)S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催化氧化”过程用NaNO2作催化剂(NO起实质上的催化作用)时,温度与Fe2+转化率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反应时间相同),Fe2+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微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该过程表示CO、O和催化剂的能量之和大于CO2的能量
2018-01-25更新 | 29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化学试题
9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由图甲可以判断:对于反应A(g)+B(g) 2C(g),若T1>T2,则ΔH<0
B.图乙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
C.图丙表示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溶液导电性变化
D.图丁表示0.1 mol·L-1的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
10 . 尿素[CO(NH2)2]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1) 已知工业上合成尿素的反应分为如下两步:
第1步:2NH3(I)+CO2(g) H2NCOONH4(I)       H1=-330.0kJ·mol-1
第2步:H2NCOONH4(I) H2O(I)+CO(NH2)2(I)        H2=+226.3 kJ·mol-1
则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尿素合成过程中能量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2)一定条件下工业合成尿素的总反应:CO2(g)+2HH3(g) CO(NH2)2(g)+H2O(g),t℃时,向容积恒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0molCO2和0.80molNH3,反应中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0407080100
n(CO2)/mol0.200.120.100.100.10

①前40min内v(NH3)=_________,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②30min时v(CO2)________80min时v逆(H2O)(选填“>”、“=”、“<”)。
③在100min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0.10molCO2和0.4molNH3,重新建立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与原平衡相比将____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
④氨碳比[n(NH3)/n(CO2)]对合成尿素有影响,恒温恒容条件下将总物质的量为3mol的NH3和CO2的混合气体按不同氨碳比进行反应,结果如图1所示。a、b线分别表示CO2或NH3的转化率变化,c线表示平和体系中尿素的体积分数变化。[n(NH3)/n(CO2)]=______时,尿素产量最大,经计算图中y=_______(精确到0.01)。
     
(3)工业生成中为提高尿素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
(4)近期科学家发现微生物可将生产废水中的尿素直接转化为对环境友好的两种物质,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N极为_________极(填“正”、“负”),M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②N极消耗标准状况下33.6L气体时,M极理论上处理的尿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017-04-17更新 | 3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届高三4月月考(高考全国统一全真模拟二)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