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9 道试题
1 .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点击化学的代表反应为“叠氮化物炔烃”反应,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R1和R2代表烷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反应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共有2种
B.在[Cu]作用下,C-H键断裂并放出能量
C.该反应原理的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D.反应中[Cu]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降低焓变,提高平衡转化率
2024-01-02更新 | 76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统一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2 . 汽车尾气中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C.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D.该反应中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总键能
3 . 多相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通过吸附、解吸过程进行的。我国学者发现T℃时各物质均为气态),甲醇与水在铜基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和能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H2(g)+CO2(g) ΔH=+akJ/mol(a>0)
B.1molCH3OH(g)和1molH2O(g)的总能量大于1molCO2(g)和3molH2(g)的总能量
C.选择优良的催化剂降低反应Ⅰ和Ⅱ的活化能,有利于减少过程中的能耗
D.CO(g)在反应中生成又消耗,CO(g)可认为是催化剂
12-13高一下·北京房山·期中
名校
解题方法
4 . 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A.B.
C.D.
2023-12-27更新 | 309次组卷 | 17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已知:由最稳定的单质合成1mol某物质的反应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摩尔生成焓,用表示,最稳定的单质的摩尔生成焓为0;生成焓越小,物质越稳定;反应热等于生成物的总生成焓减去反应物的总生成焓。相同状况下有关物质的摩尔生成焓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在相同状况下1mol与3mol充分反应生成1.0mol,放出45.9kJ的热量
B.在相同状况下,稳定
C.的摩尔生成焓
D.根据上表所给数据,可求得的燃烧热
6 . 是氢元素的3种核素,基态H原子1s1的核外电子排布,使得H既可以形成H+又可以形成H-,还能形成H2O、H2O2、NH3、N2H4、CaH2等重要化合物;水煤气法、电解水、光催化分解水都能获得H2,如水煤气法制氢反应中,H2O(g)与足量C(s)反应生成1molH2(g)和1molCO(g)吸收131.3kJ的热量。H2在金属冶炼、新能源开发、碳中和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如HCO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反应可得到HCOO-。我国科学家在氢气的制备和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C(s)+H2O(g)=H2(g)+CO(g)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B.HCO催化加氢生成HCOO-的反应:HCO+H2HCOO-+H2O
C.电解水制氢的阳极反应:2H2O+2e-=H2↑+2OH-
D.CaH2与水反应:CaH2+2H2O=Ca(OH)2+H2
7 . 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的反应历程图(为过渡态。*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1和催化剂2均降低了反应的焓变
C.反应过程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D.催化剂1作用下的决速步为
8 . 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的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蒸发FeCl3溶液制备FeCl3固体B.探究双氧水分解的热效应C.制作水果(柠檬)电池D.粗测碳酸钠溶液的pH
A.AB.BC.CD.D
9 . CO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N2O,在催化剂作用下该反应的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总反应为CO(g) + N2O(g)CO2(g) + N2(g)
B.总反应的决速步为反应②
C.该反应催化剂为Zn+,ZnO+为中间产物
D.该总反应的ΔH =-361.22 kJ∙mol−1
10-11高一下·辽宁大连·期末
10 . 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①

A.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2023-12-18更新 | 115次组卷 | 89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寿光中学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