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并向国际社会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因此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工业上在Cu-ZnO催化下利用CO2发生如下反应Ⅰ生产甲醇,同时伴有反应Ⅱ发生。
Ⅰ.CO2(g)+3H2(g)CH3OH(g)+H2O(g)     ΔH1
Ⅱ.CO2(g)+H2(g)CO(g)+H2O(g)     ΔH2=+41.2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①已知:CO(g)+2H2(g)CH3OH(g)     ΔH2=-90.6kJ∙mol-1,则ΔH1____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反应Ⅱ能自发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
(2)向密闭容器中加入CO2(g)和H2(g)合成CH3OH(g)。已知反应Ⅰ的正反应速率可表示为,逆反应速率可表示为,其中K、K为速率常数。
①如图中能够代表k的曲线为___________。(填“L1”、“L2”、“L3”或“L4”)。

②温度为T1时,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③对于上述反应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增大CO2的浓度,反应Ⅰ、Ⅱ的正反应速率均增加
B.加入催化剂,H2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C.恒容密闭容器中当气体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3)不同条件下,按照n(CO2):n(H2)=1:3投料,CO2的平衡转化率如下图所示。

①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在P1压强下,200℃~550℃时反应以___________(填“Ⅰ”或“Ⅱ”)为主,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压强为P2时,温度高于660℃之后,随着温度升高CO2平衡转化率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
2024-03-0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
2 . 有关下列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1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的含义是某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
B.图2表示在N2 + 3H2 2NH3达到平衡后,减少NH3浓度时速率的变化
C.图3表示铝片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t1时刻溶液的温度最高
D.图4表示反应2SO2(g) +O2(g)2SO3(g) H<0 ,a、b、c三点中,a点时SO2的转化率最高
2023-09-05更新 | 3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份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3 . 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的增大而加快。如图为用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所致
B.纵坐标为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
C.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时间内的物质的量的减少量
D.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少
4 . 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固体M(足量),发生反应:反应I为、反应II为。反应经过t min达到平衡,此时测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I中,0~t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B.反应的平衡常数
C.X(g)的体积分数为
D.tmin后再加入一定量的M(s)和R(g),反应I的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氧化钛在一定波长光的照射下,可有效降解甲醛、苯等有机物,效果持久,且自身对人体无害。某课题组研究了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在0~20min之间,pH=7时R的降解速率为7×10-6mol·L-1·min-1
B.R的起始浓度不同,无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对R的降解速率的影响
C.在这三种pH条件下,二氧化钛对pH=2的R溶液催化降解效率最好
D.在0~50 min之间,R的降解百分率pH=2等于pH=7
6 . 二氧化钛在一定波长光的照射下,可有效降解甲醛、苯等有机物,效果持久,且自身对人体无害。某课题组研究了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20min之间,pH=7时R的降解速率为0.07mol·L-1·min-1
B.R的起始浓度不同,无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对R的降解速率的影响
C.二氧化钛对pH=2的R溶液催化效率好
D.在0~50 min之间,R的降解百分率pH=2大于pH=7
2019-03-22更新 | 1890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通过煤的气化和液化。能使煤炭得以更广泛的应用。
I.先将煤转化为CO,再利用CO和水蒸气反应制取H2,反应为CO(g)+H2O(g)CO2(g)+H2(g)
(1)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水蒸气,800℃时测得部分数据:
t/min01234
n(CO)/mol0.800.640.500.200.20
n(H2O)/mol1.201.040.900.600.60

从反应开始到2min时,υ(H2)为______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2)相同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3mol水蒸气、2molCO2、2mol H2,此时υ____υ(填“>”、“<”或“=”)。
II.利用CO生产燃料甲醇(CH3OH),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图a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b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1)在图a中,曲线_____(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反应体系升温,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 起始充入的CO为2mol
② 增加CO浓度,CO的转化率增大
③ 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④ 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再充入2molCO和4mol H2,再次达平衡时 会减小
(3)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容器中充入____mol CH3OH(g),可以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
(4)请在下图中画出平衡时甲醇的百分含量随压强的变化曲线,要求画温度不同的2条曲线(在曲线上标出T1、T2且T1<T2)。____________
2018-10-31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C、N、S的氧化物常会造成一些环境问题,科研工作者正在研究用各种化学方法来消除这些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和H2在230℃,催化剂条件下转化生成甲醇蒸汽和水蒸气。
图一表示恒压容器中0.5molCO2和1.5molH2转化率达80%时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 “亚硫酸盐法”吸收烟气中的SO2。室温条件下,将烟气通入(NH4)2SO4溶液中,测得溶液pH与含硫组分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二所示。

请写出a点时n(HSO3-):n(H2SO3)=______,b点时溶液pH=7,则n(NH4+):n(HSO3-)=___
(3)催化氧化法去除NO,一定条件下,用NH3消除NO污染,其反应原理为4NH3+6NO5N2+ 6H2O。不同温度条件下,n(NH3):n(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4:l、3:l、1:3时,得到NO脱除率曲线如图三所示:
① 请写出N2的电子式________
② 曲线c对应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③ 曲线a中NO的起始浓度为6×10-4mg/m3,从A点到B点经过0.8s,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为_____mg/(m3·s)。
(4)间接电化学法可除NO。其原理如图四所示,写出电解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阴极室溶液呈酸性):_________________
9 .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消毒、灭菌等。
(1)已知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   ΔH1=+571.6 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   ΔH2=+131.3kJ·mol–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   ΔH3=+206.1kJ·mol–1
则反应CH4(g)=C(s)+2H2(g)的ΔH=_______________kJ·mol–1
(2)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O3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表所示。已知:O3的起始浓度为 0.0216 mol/L。
pH
t /min
T/℃
3.04.05.06.0
2030123116958
301581084815
503126157

①pH增大能加速O3分解,表明对O3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
②在30 ℃、pH=4.0条件下,O3的分解速率为_____mol/(L·min)。
③据表中的递变规律,推测O3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   ________(填字母)
a.40 ℃、pH=3.0          b.10 ℃、pH=4.0     c.30 ℃、pH=7.0

(3)O3可由臭氧发生器(原理如图)电解稀硫酸制得。
①图中阴极为____(填“A或B”),
②若C处不通入O2,D、E处分别收集到x L和y L气体(标准状况),则E处收集的气体中O3所占的体积分数为____(用含x 、y的代数式表示)。(忽略O3的分解)
2017-05-14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双周考(A卷)化学试题
10 . 材料1.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有X、Y、Z三种气态物质。实验测得不同时刻各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同时测得至3min时吸收热量75kJ。

t/min

X/mol

Y/mol

Z/mol

0

1.00

1.00

0.00

3

0.75

0.50

0.50

5

0.65

0.30

0.70

9

0.60

0.20

0.80

14

0.60

0.20

0.80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上图所示,则:
① t2~t3时平衡向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t4时被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选择一个正确选项)
A.升温       B.降温       C.降压     D.移去部分反应物       E.加入负催化剂
材料2.另有实验,利用镁与盐酸或醋酸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部分实验用表如下:

实验

编号

温度/K

盐酸浓度

/mol•L-1

醋酸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298

0.20

a.实验①和②,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实验①和③,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实验④⑤,探究温度对镁与盐酸反应和镁与醋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哪个更大一些.

308

0.20

298

0.40

___

0.20

___

___

0.20

___


(4)请完成上工作表(填写实验④⑤的空格)。
(5)上表实验①中,镁条消失的时间为20s。实验过程中,镁条剩余质量与时间关系图如图。

Ⅰ. 假设反应过程中盐酸体积不变,则要计算该反应的速率v(HCl),尚缺少的数据是___________
Ⅱ.若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温度相同时,醋酸是相同浓度盐酸平均速度的1/2,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实验②”、“实验④中醋酸实验”的镁条质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并用②或④注明曲线代表的实验(假设实验中所用镁完全相同,且镁均能完全溶解)。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5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二下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