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含金催化剂催化乙烯加氢的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已知反应:C2H4(g)+H2(g)=C2H6(g)       H=a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
A.a=129.6
B.1molC2H4(g)和1molH2(g)的键能之和比lmolC2H6(g)的键能大
C.催化乙烯加氢效果较好的催化剂是AuPF
D.稳定性:过渡态1>过渡态2
2 . 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习小组同学研究过氧化氢溶液与氢碘酸反应,查到一组室温下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c(H2O2) mol/L0.10.10.10.20.3
c(HI) mol/L0.10.20.30.10.1
从混合至溶液出现棕黄色的时间/s136.54.36.64.4
回答下列问题:
①过氧化氢与氢碘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对比表中数据可知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③该小组同学将实验④的温度升高,发现加热到一定温度下,溶液出现棕黄色所需时间变长,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CH4催化还原NO2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反应原理为: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867.0 kJ·mol-1。一定比例的甲烷和二氧化氮的混合气在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反应一段时间。体系中二氧化氮的转化率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温度为470K时,图中P点___________(填“处于”或“不处于”)平衡状态。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490K之后,二氧化氮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催化剂的活性降低             B.平衡常数变大             C.反应活化能增大     
②为提高反应中的二氧化氮的转化率,有人提出可以采取在恒压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3 . 铜和稀硝酸在无氧环境下会生成弱酸。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铜和稀硝酸的反应,设计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过程现象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0~7575~150150~225225~300300~375
溶液颜色接近无色无色→浅蓝色浅蓝色→绿色绿色→深蓝色浅蓝色
生成NO体积/mL01.042.0137.50.5
反应体系温度/℃26.626.826.8~27.227.2~28.828.8~28.6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滴入硝酸前,为营造无氧环境,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3)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会进一步与Cu反应生成NO,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溶液呈绿色是和体系中某种微粒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探究该微粒进行下列实验:
序号实验操作现象
a溶液中通入NO溶液始终为蓝色
b溶液中加入溶液变为绿色
c溶液中加入后逐滴加入硝酸溶液先变为绿色后逐渐变为蓝色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知,_______(填化学式)相互作用达到平衡呈绿色。
(5)取适量150 min时反应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说明150 min时反应液中含有
(6)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150~300 min反应液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
(7)基于上述装置,选择合适试剂,设计实验证明对Cu与硝酸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_______(简述实验方案及观测指标)。
2022-05-14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4 . 利用烟气中SO2可回收废水中的I,实现碘单质的再生,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⑤中均有电子的转移
B.NH3转化为[Co(NH3)6]2+后键角减小
C.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D.[(NH3)5Co-O-O-Co(NH3)5]4+中Co的化合价为+2价
5 . 德国化学家 F.Haber 利用N2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而获得诺贝尔奖,该反应的微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下,用 分别表示N2、H2、N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②为反应物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B.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所释放的总能量
C.过程④为放热过程
D.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2022-05-24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二)化学试题
6 . 常温下,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2(SO4)3溶液,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过程中,M是Fe3+, M’是Fe2+
B.该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C.当反应中有1 mol O2生成时,转移电子数为2 mol
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
7 . 科学家致力于将大气中过多的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下图是一种可以从空气中捕获直接转化为甲醇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空气中每捕获,转移的电子数为
B.第1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第4步反应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D.该历程以金属钌、        作催化剂
2021-10-12更新 | 358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可逆反应aA(g)+bB(s)cC(g)+dD(g),其他条件不变,C的物质的量分数和温度(T)或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C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
B.已知T2>T1,升高温度能提高A的转化率
C.已知p2>p1,则化学计量数:a<c+d
D.若该反应在恒容中进行,通入氦气(不参与反应),使压强增大,将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2023-05-09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亚氯酸盐(如NaClO2等)可用作漂白剂,在常温避光条件下可保存一年,但在酸性条件下能生成亚氯酸,亚氯酸进而发生分解:5HClO2=4ClO2↑+H++Cl-+2H2O。若在发生分解时加入稀硫酸,发现开始时反应缓慢,然后反应突然加快,并释放出大量ClO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B.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
C.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D.逸出的ClO2使生成物的浓度降低
2020-10-11更新 | 511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化学试题(10月)
10 . 我国科学家首次抓住“兔耳朵”解密催化反应“黑匣子”。图a是TiO2结构图,图b是TiO2吸附H2O后形成“兔耳朵”的结构图,图c是图b的俯视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a可知,每隔4个Ti原子会有一列凸起
B.由图b可知,凸起位置上的Ti原子是反应的活性位点
C.由图c可知,水分子和羟基之间靠共价键结合
D.将CO引入体系,通过观察凸起结构变化,证实水煤气变换催化反应的发生
2020-05-02更新 | 532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4月)理综化学试题(全国I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