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科研人员提出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①中有键的断裂
B.是中间产物
C.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CH3OH+H2O
D.二氧化碳、甲醇、碳酸二甲酯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2 . 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I、Ⅱ对反应的影响,各物质浓度c随反应时间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则

A.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
B.与催化剂Ⅰ相比,Ⅱ使反应活化能更低
C.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Ⅱ时X的浓度随t的变化
D.使用催化剂Ⅰ时,内,
2022-06-10更新 | 14492次组卷 | 6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甲烷可在铑/铈氧化物的催化下与过氧化氢反应,转化为甲醇和甲基过氧化氢(CH3OOH),实现了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③中有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B.反应⑤中,Ce的化合价降低
C.铑/铈氧化物改变了CH4和H2O2的反应历程,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若用H2l8O2作反应物,一段时间后CH3OH、CH3OOH和铑/铈氧化物中均含有18O
4 . 以Pd纳米粒子为核、空心多孔碳球为壳的封装型催化剂将H2和O2直接合成的机理如图(a)所示。电催化还原O2时的两种可能转化路径如图(b)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直接合成法中,步骤②吸收能量,步骤④释放能量
B.电催化还原法制备H2O2的优点之一是避免了H2和O2共存的易爆环境
C.电催化还原时,2e-路径的步骤少,反应速率快
D.若催化剂表面对*OOH吸附过强,则易生成O*,导致的产率降低
2022-05-05更新 | 626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5 . 过氧化钙是一种温和的氧化剂,常温下为白色的固体,无臭无味,能潮解,难溶于水,可与水缓慢反应;不溶于醇类、乙醚等,易与酸反应,常用作杀菌剂、防腐剂等。某实验小组拟选用如下操作与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过氯化钙。


(1)三颈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用恒压分液漏斗盛装H2O2和浓氨水相比用普通分液漏斗盛装的好处是_______
(3)该反应常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0°C左右,其可能的原因分析:其一,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CaO2·8H2O的产率;其二,_______
(4)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可获得CaO2·8H2O。检验CaO2·8H2O是否洗涤干净的试剂为_______
(5)过氧化钙产品纯度测定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确称取ag产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第二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H4)2C2O4,沉淀完全,过滤并洗涤沉淀;
第三步:将洗涤好的沉淀用稍过量的稀硫酸溶解,溶解液和洗涤液全部转移至锥形瓶中;
第四步:向锥形瓶中滴入几滴MnSO4溶液,然后逐滴滴入浓度为cmol·L-1的KMnO4溶液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mL。
①滴定前,滴入MnSO4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
②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
③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用字母表示)。
④若第三步用稀盐酸溶解,所测纯度_______(填“偏低”“不变”或“偏高”)
2022-04-1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化学试题
6 . 已知反应2NO(g)+2H2(g)N2(g)+2H2O(g)△H=-752kJ·mol-1的反应机理如下:
①2NO(g)N2O2(g)(快)
②N2O2(g)+H2(g)N2O(g)+H2O(g)(慢)
③N2O(g)+H2(g)N2(g)+H2O(g)(快)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H2(g)的浓度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活化分子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速率加快
B.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②的快慢
C.N2O2和N2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总反应中逆反应的活化能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
7 . I.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制氢原理为:,回答下列问题:
(1)水煤气变换部分基元反应如下:
基元反应活化能Ea(eV)反应热△H(eV)
0-1.73
0.81-0.41
第②步基元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____eV。
(2)某研究所探究CuO/的系列催化剂(包括C/Z-120、C/Z-250、C/Z-350、C/Z-450)在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常压下,原料气在不同温度下相同时间内CO的转化率如图:

①工业生产中应选择的最佳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
②C/Z-120曲线先上升后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
II.长征运载火箭推进剂为
(3)在t℃、pMPa下,将(g)和物质的量分数为m%的(g)通入反应器:①,②,一段时间后完全反应,反应②达平衡,的体积比为1:2,则反应②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MPa。
(4)T℃时,,该反应正、逆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为:(这是速率常数)。
①图中表示的线是___________(填“m”或“n”)

②T℃时,向刚性容器中充入一定量气体,平衡后测得为1.0,则平衡时,=________(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
③T℃时,向2L的容器中充入5mol气体和1mol气体,此时______(填“>”、“<”或“=”)。
2022-03-06更新 | 660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8 . 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H2O2溶液的反应。
[实验I ]试剂: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 = 0.2), 5% H2O2溶液(pH = 5)
操作现象
取2mL上述Fe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5%   H2O2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测得反应后溶液pH= 0.9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1)上述实验中H2O2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II]试剂:未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 =3), 5% H2O2溶液(pH= 5)
操作现象
取2mL 5% H2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上述FeSO4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反应混合物颜色加深且有浑浊,测得反应后溶液pH = 1.4
(3)将上述混合物分离,得到棕黄色沉淀和红褐色胶体,取部分棕黄色沉淀洗净,加4mol·L-1盐酸,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初步判断该沉淀中含有Fe2O3,经检验还含有SO。检验棕黄色沉淀中SO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对于生成红褐色胶体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i.H2O2溶液氧化Fe2+消耗H+
ii.Fe2+氧化的产物发生了水解
①根据实验II记录否定假设i, 理由是___________
②实验验证假设ii:取 ___________,加热,溶液变为红褐色,pH下降,证明假设ii成立。
[实验III]若用FeCl2溶液替代FeSO4溶液,其余操作与实验II相同,除了产生与II 相同的现象外,还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
(5)产生刺澉性气味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由实验I、II、III可知,亚铁盐与H2O2反应的现象与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有关。
2022-03-0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泉州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某科研团队研制出“TM-LiH (TM表示过渡金属)”双催化剂体系,显著提高了在温和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合成NH3的效率,原理示意如下: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状态I,N2吸附并发生解离,N≡N键发生断裂并吸收能量
B.合成NH3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是
C.“TM-LiH”能降低合成氨反应的
D.生成
2022-03-0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以NOx为主要成分的雾霾的综合治理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1)工业上采用NH3-SCR法是消除氮氧化物的常用方法。它利用氨在一定条件下将NOx在脱硝装置中转化为N2主要反应原理为:
主反应:a. 4NH3(g)+4NO(g)+O2(g)4N2(g)+6H2O(g) ΔH1
副反应:b. 4NH3(g)+3O2(g)2N2(g)+6H2O(g) ΔH2=-1267.1kJ·mol-1
c.4NH3(g)+5O2(g)4NO(g)+6H2O(g) ΔH3=-907.3kJ·mol-1
①主反应的ΔH1=_______kJ·mol-1
②将氮氧化合物按一定的流速通过脱硝装置,测得出口的NO残留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分析脱硝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填序号)。

a.<850℃            b.900~1000℃          c.>1050℃
温度超过1000℃,NO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
(2)已知:8NH3(g)+6NO2(g)7N2(g) +12H2O(l) ΔH<0.相同条件下,在2 L密闭容器内,选用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产生N2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活化能Ea(A)、Ea(B)、Ea(C)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

(3)随着各地治霾力度的加大,大力发展高性能燃料电池汽车成为研究课题。某课题组设计的液体燃料电池示意图如图:

①该电池中通入N2H4的电极为_______(填“负极”或“正极”), 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②电池工作时,K+移向_______(填“a”或“b”)。
2022-02-2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