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金属的研究与应用,对化学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1)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成分之一,在高温、高真空下可能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发生分解。
在真空刚性容器中加入足量的,平衡时体系内气体的压强随温度的变化如图a所示。
反应Ⅰ:
反应Ⅱ:
①2563K时,反应______
②2563K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ts,则用表示反应Ⅱ此段时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③由图可知1942K~2500K只发生______反应(填“Ⅰ”或“Ⅱ”)。

④起始状态A中有,温度为1942K,经下列过程达到各平衡状态(如图b所示):
已知状态A固体质量大于状态B,状态C和D存在三种固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B.反应Ⅱ的正反应速率:
C.的浓度:
D.的质量:
(2)锌在电池等行业有着重要的应用。
①将一块表面无氧化膜的锌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先加快后减慢,原因是______
电池是一种水系二次电池如图b所示。当正极区的电解质为溶液,放电时正极反应物为,电池容量为;当正极区的电解质为溶液时,放电时有白色沉淀CuI生成,电池容量为。请结合电极方程式解释电池容量几乎加倍的原因:______
(3)已知金属的比热()与其原子量的乘积近似为常数(,水的比热容为)。因此,可利用比热推算金属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现将40.0g金属M块状样品加热到100℃,投入50.0g15.2℃的水中,体系的温度为17.2℃。
①M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整数,下同)。
②另取金属M的粉末样品1.000g,加热与氧气充分反应,得(z为正整数)1.336g。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024-03-07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2 . 研究A的水溶液在密封容器内的分解反应:
Ⅰ. (快)
Ⅱ. (慢)
某温度下,在密封容器内完全充满1.0mol/LA溶液,使其分解,分解产物均完全溶于水。A、B、C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5,反应Ⅱ达平衡时的浓度为wmol/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Ⅱ的活化能比反应Ⅰ的活化能大
B.曲线x代表物质C
C.反应Ⅱ达平衡时,体系中B浓度为
D.若起始时向体系中加入只催化反应Ⅰ的高效催化剂,曲线y的浓度峰值点可能由a变为b
2024-03-06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3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pH 计测定浓度均为0.1mol/L的溶液的酸碱性溶液显碱性,溶液显酸性可以确定
是弱酸,无法判断是否为弱酸

B

铬酸钾溶液中存在平衡:,向铬酸钾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黄色加深平衡逆向移动

C

向肉桂醛中加入溴水溴水溶液褪色证明肉桂醛中含有碳碳双键

D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足量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已经被氧化变质
A.AB.BC.CD.D
2024-03-01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本溪市高级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4 . 工业上利用碳热还原制得。进而生产各种含钡化合物,温度对反应后组分的影响如图。

已知:碳热还原过程中可能发生下列反应。
i.   
ii.   
iii.   
下列关于碳热还原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400℃后,反应后组分的变化是由的移动导致的
C.温度升高,的平衡常数K减小
D.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之和始终等于投入C的物质的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化学研究小组在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A(g)+3B(g)2C(g)速率和平衡的影响时,作出如下图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由图1可知,该反应ΔH<0B.由图2可知,a曲线使用了催化剂
C.由图3可知,点1平衡正向移动D.由图4可知,P1>P2
6 . 在相同温度下,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且保持体积不变,甲容器中充入,乙容器中充入。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乙<甲B.平衡时的转化率:乙<甲
C.平衡时的浓度:乙<甲D.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7 .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B.打开可乐瓶盖后看到有大量气泡逸出
C.由2NO2(g)N2O4(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D.工业上选择500℃,30MPa的条件下合成氨
8 . 化学与社会、科学、技术、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医用硝酸铵速冷冰袋是利用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的性质
B.工业生产采用500℃而不采用常温,是为了提高合成氨的转化率
C.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D.铁触媒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生产效率
9 . 肌红蛋白 和血红蛋白(分别存在于哺乳动物肌细胞和血液中,通过储存和分配O2维持人体生理活动,其原理如下:
反应Ⅰ Mb(aq)+O2(g)⇌MbO2 (aq) △H₁
反应Ⅱ. Hb(aq)+O2(g)⇌HbO2(aq) △H₂
(1)设反应I平衡时 Mb与O2的结合率(即Mb的转化率)为α(Mb),氧气的分压为P(O2),在T=37 ℃下的( α(Mb) ~P(O2)、在P(O2)=1 kPa 下的α(Mb)~T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H₁>0
B.曲线b为等温线
C.其他条件不变,高烧患者体内的c(MbO2)会比其健康时高
D.其他条件不变,从低海拔地区进入高海拔地区人体内α(Mb)会降低,易有眩晕感
②设反应mA(aq) +nB(g)⇌xC(g)+yD(aq)的标准平衡常数 其中 则37℃时反应Ⅰ的标准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1 L一定浓度的血红蛋白Hb 溶液(比热容约为 -1、密度近似为 放入绝热量热计中并充入氧气,当有320 g Hb 被氧化时,测得体系温度升高 _______________
(3)已知血红蛋白中含有 卟啉环配合物,其结合 O2后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O2和血红蛋白之间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人体误食亚硝酸盐,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失去载氧能力而中毒,可服用抗坏血酸(    )解毒,抗坏血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CO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HbCO 导致人体中毒:Hb(aq)+CO(g)⇌HbCO(aq)
①HbCO 和 HbO2具有相似的结构,但稳定性更强,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化学平衡角度简述CO的中毒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反应 HbO2(aq)+CO(g)⇌HbCO(aq)+O2(g) K=220。 实验表明,人体内HbCO与 HbO2的浓度之比为1:50已足以使人智力受损,则抽烟时吸入肺部的空气中CO 与O2的体积比大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达到智力受损的程度。
2023-10-01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10 . 利用CO2催化加氢制二甲醚(CH3OCH3)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反应Ⅰ:CO2(g)+H2(g)CO(g)+H2O(g)       ∆H1>0
反应Ⅱ:CO2(g)+3H2(g)CH3OH(g)+H2O(g)       ∆H2<0
反应Ⅲ:2CH3OH(g)CH3OCH3(g)+H2O(g)       ∆H3<0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Ⅱ的速率方程为v=k·p(CO2)·p3(H2),v=k·p(CH3OH)·p(H2O)其中v、v为正、逆,反应速率k、k为速率常数,p为各组分的分压。在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充入H2和CO2,体系中各反应均达到化学平衡。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高效催化剂,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增大体系压强的值将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体积恒定,向同一密闭容器中按投料进行上述反应,CO2的平衡转化率及CO、CH3OCH3、CH3OH的平衡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CO的平衡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为_______(填“X”或“Y”),温度从553K上升至573K,CO2的平衡转化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能同时提高CH3OCH3的平衡体积分数和CO2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_______
(3)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2和3molH2进行上述反应,反应经10min达平衡,CO2的平衡转化率为30%,容器中COg为0.05mol,CH3OHg为0.05mol。前10minCH3OCH3g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min)。继续向容器中加入0.05molCH3OHg和xmolH2Og,若此时反应Ⅲ逆向进行,则x的最小值为_______
(4)CO2催化加氢制二甲醚的副产物CO和CH3OH均可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则两种燃料比能量的大小之比为_______(比能量:单位质量所能输出电能的多少)。
2023-09-23更新 | 540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