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及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841年美国学者Fremy首次合成了,它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氧化剂”。某小组拟制备,并探究其性质。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7.4g,的溶解度为11.1g。
实验(一)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1)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甲装置中副产物为氯化钾,写出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实验完毕后,对甲装置中混合液蒸发浓缩、__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实验(二)探究性质及应用。
取10g草酸溶于40mL水中,加入粉末,充分混合,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产生黑色固体,将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产生该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经测定所得气体中还含有
(5)实验完毕后,将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黑色固体,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黑色固体的成分。
   
当黑色固体完全反应后,测得浓硫酸质量净增bg,当等于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时,黑色固体为
(6)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一定浓度的稳定性(用浓度表示)与pH关系如左图,其消毒效率与温度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根据左图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
②在相同条件下,作消毒剂最佳温度是___________
(7)查阅资料可知,溶液呈紫红色,为探究的电位相对大小,设计如下方案。(已知:电位一般指“电势”,用“”表示。氧化剂的电位是衡量其氧化性强度主要参数,电位越高,对应条件下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方案1:在溶液中加过量的粉末,溶液呈紫红色。
方案2:如图所示,关闭K时,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铂极产生红褐色物质,石墨极附近无色溶液变紫红色。
   
实验___________(填“1”或“2”)能证明
2023-07-22更新 | 4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2 . 工业上,以钛白副产品硫酸亚铁制备的铁黄(FeOOH)代替硝酸铁等可溶性铁盐制备高铁酸钾,可降低生产工艺成本且产品质量好。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K2FeO4为暗紫色固体,可溶于水,微溶于KOH溶液。
②FeO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者中性溶液中能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③铁黄在177℃开始分解。
(1)从电子排布的角度分析,Fe2+稳定性小于Fe3+的原因 _______
(2)制备铁黄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测得反应液的温度、pH对铁黄产量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反应液温度高于40 °C时,铁黄的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
②pH大于4.5时铁黄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_______
(4)粗产品K2FeO4提纯时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洗涤剂最好选用 _______(填序号)。
A.冰水B.NaOH溶液C.稀硫酸D.Fe(NO3)3溶液
(5)用K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消毒杀菌,还能除去水体中的S2-、CN-、NH3等,生成的Fe(OH)3胶体还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试写出K2FeO4处理含有CN- 的碱性污水时与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 . 某研究小组对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速率进行实验探究。
【初步探究】
示意图序号温度试剂A现象
0°C0.5 mol∙L1稀硫酸4 min 左右出现蓝色
20°C1 min 左右出现蓝色
20°C0.1 mol∙L1稀硫酸15 min 左右出现蓝色
20°C蒸馏水30 min 左右出现蓝色
(1)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中试剂 A 应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③中 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②③④,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溶液 pH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查阅资料:
i.pH<11.7 时,I-能被O2 氧化为 I2
ii.pH= 9.28 时,I2发生歧化反应:3I2 +6OH-=IO3-+5I-+3H2O,pH越大,歧化速率越快。
(4)小组同学用 4 支试管在装有 O2 的储气瓶中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序号
试管中溶液的 pH891011
放置 10 小时后的现象出现蓝色颜色无明显变化
分析⑦和⑧中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_______
(5)甲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证实 pH=10 的条件下确实可以发生 I-被 O2 氧化为 I2 的反应,如图所示,请你填写试剂和实验现象。

试剂1______________。 试剂2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入探究】较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小组同学分别在敞口试管和密闭试管中进行了实验⑨和⑩。
序号温度试剂现象
⑨敞口试管水浴
70°C
5 mL 1 mol∙L1 KI 溶液
5 mL 0.5 mol∙L1 稀硫酸
20 min 内仍保持无色,冷却至室温后滴加淀粉溶液出现蓝色
⑩密闭试管溶液迅速出现黄色,且黄色逐渐加深,冷却至室温后滴加淀粉溶液出现蓝色
(6)对比实验⑨和⑩的现象差异,该小组同学对实验⑨中的现象提出两种假设,请你补充假设 1。
假设 1:_______________
假设 2:45°C 以上 I2 易升华,70°C 水浴时,c(I2)太小难以显现黄色。
(7)针对假设 2 有两种不同观点。你若认为假设 2 成立,请推测试管⑨中“冷却至室温后滴加淀粉出现蓝色”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你若认为假设 2 不成立,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_______________
2020-05-02更新 | 59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统练(VII)化学试题
4 . 某小组设计制备补铁剂甘氨酸亚铁的实验步骤和装置图(夹持装置省略)如图:
   
合成反应为:2H2NCH2COOH+FeSO4+2NaOH=(H2NCH2COO)2Fe+Na2SO4+2H2O。
有关物质性质如表所示:
甘氨酸柠檬酸甘氨酸亚铁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水和乙醇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具有两性酸性和还原性常温不易,氧化变质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制备FeSO4,先打开K1、K2,关闭K3,充分反应后(仍有气泡),将B中溶液转移到D中的操作是______
(2)步骤I、II中,为了防止Fe2+被氧化,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填2种)。
(3)步骤II,D中反应液pH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产率降低,原因是____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步骤I、II使用滴液漏斗A或C滴入液体时,无需取下上口玻璃塞
B.步骤III加入乙醇的作用是降低甘氨酸亚铁的溶解度,促使其结晶析出
C.步骤III过滤后洗涤,往漏斗中加水浸没沉淀,小心搅拌以加快过滤
D.步骤IV重结晶,将粗产品溶解于适量水中,蒸发浓缩至出现大量晶体,趁热过滤
(5)步骤V,检测产品中铁元素的含量,需要用到如图电子天平,以差量法准确称量样品。操作的正确排序为:电子天平开机预热→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
   
A.调水平(使水平仪气泡归中)
B.利用标准码进行校准
C.往称量瓶中加入一定量样品,放回秤盘
D.将称量瓶置于秤盘中间,待示数不变时,按TAR键去皮
E.从称量瓶中倒出一定量样品,放回秤盘
F.关闭侧门,待示数不变时读数记录
2023-08-27更新 | 376次组卷 | 2卷引用: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返校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是优良的饮用水消毒剂。ClO2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熔点-59℃,沸点11℃,极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浓的ClO2受热时易爆炸。我国广泛使用的方法是用干燥的Cl2与NaClO2固体反应制取ClO2,实验室模拟制备ClO2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装置C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为防止ClO2制备装置发生爆炸,实验中采取的措施:①将装置置于冰水浴中降温,②___________
(4)装置E为ClO2的收集装置,应将其置于___________水浴中(填“热”或“冰”)。
(5)装置F为氯气的尾气吸收装置,小组同学用胶头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当滴到一定量时,红色突然褪去,小组同学对褪色原因提出假设:
假设1:___________
假设2:可能是氯水中存在HClO具有强氧化性,漂白褪色。
该小组同学设计实验证明假设1是否成立。实验方案为:取少许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若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则假设1成立。
6 . 次氯酸盐是常用的水处理剂。
已知:①有效氯含量(COAC)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气量,单位为
②物质氧化性越强,氧化还原电位(ORP)越高。
③相同条件下,次氯酸的氧化性大于次氯酸盐
(1)配制溶液
i、量取冰醋酸时应选用仪器___________。(填标号)
   
ii、冬季低温环境冰醋酸凝固时如何取出___________
(2)温度及pH对溶液有效氯含量(COAC)及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在不同温度下,用的乙酸溶液调节pH得到溶液COCA、ORP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
   
i.由图1可知,随着少量乙酸的滴入,溶液的pH在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ii.溶液氧化性在最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iii.溶液用于消毒时适宜的条件是:温度___________、pH___________(填标号)。
A.25℃       B.70℃       C.5.75       D.6.85
(3)某小组探究70℃时,pH值及稳定剂对NaClO溶液有效氯含量的影响。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序号硅酸钠的质量分数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初始COACpH值12h后COAC12h后COAC/初始COAC
10017948.5312180.679
20017948.6312880.718
30.9%0.6%179413.4416760.935
41.5%0183413.7615970.871
501.5%183413.66-a
i.设计实验1和2的目的是___________
ii.实验5中的a___________0.93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iii.根据实验3-5,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iv。下列物质中最适宜做为NaClO溶液稳定剂的是___________
A.       B.NaCl       C.       D.
2023-05-22更新 | 3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23届高三第六次联考(三模)化学试题
7 . 可通过在碱性溶液中反应制备。均可用于氧化去除高氯(含高浓度)废水中的有机物。
(1)用处理高氯废水中的有机物时,需在一定条件下使用。
时,分解放出并产生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大于的氧化性。处理高氯废水中的有机物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
(2)用处理高氯废水中的有机物时,研究了“”和“”两种体系对高氯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率(废水中被氧化有机物的量占废水中有机物总量的百分率)。
①当废水时,仅使用处理高氯废水,有机物的氧化率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
②当相同时,使用“”与“”处理高氯废水,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率随废水的变化如题图所示。与“”体系相比,“”体系中有机物氧化率随着废水升高显著增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8 . 实验室以碳酸铈[]为原料制备氧化铈()粉末,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已知:难溶于稀硝酸;极易水解,酸性较强时有强氧化性。
(1)“氧化、沉淀”过程
①向酸溶后的溶液中加入氨水和溶液,维持pH为5~6充分反应,生成胶状红褐色过氧化铈[]沉淀,加热煮沸,过氧化铈转化为黄色氢氧化铈[]。反应生成过氧化铈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双氧水与氨水的加入量之比对氧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20时,氧化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过滤、洗涤”过程
①“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_
②“洗涤”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3)“焙烧”过程
焙烧过程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起始固体质量的比值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301~317℃范围内,B→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写出确定物质化学式的计算过程)。

(4)由稀土碳酸盐获取
以稀土碳酸盐样品[含有和可溶性]为原料可获得纯净的请补充实验方案:向稀土碳酸盐样品中______,烘干,得到固体。[已知:不与反应;开始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的pH分别为7.8、7.6;可选用的试剂有:1氨水、30%溶液、2溶液、2mol·L-1HCl溶液、1mol·L-1溶液、去离子水]
2023-11-24更新 | 3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题
9 . 用化学方法降解水中有机物已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1)酸性条件下,铁炭混合物处理污水中硝基苯时的物质转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该物质转化示意图可以描述为_______
②其他条件一定,反应相同时间,硝基苯的去除率与pH的关系如图2所示。pH越大,硝基苯的去除率越低的原因是_______
(2)向含Fe2+和苯胺()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双氧水,会发生如下反应:Fe2++H++H2O2=Fe3++HO·+H2O
①HO·(羟基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溶液中的苯胺氧化成CO2和N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H2O2也具有氧化性,设计验证苯胺是被HO·氧化而不是被H2O2氧化的实验方案:_______
(3)利用电化学装置通过间接氧化法能氧化含苯胺的污水,其原理如图3所示。其他条件一定,测得不同初始pH条件下,溶液中苯胺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反应相同时间,初始溶液pH=3时苯胺浓度大于pH=10时的原因是_______。[已知氧化性:HClO(H+)>ClO-(OH-)]
2022-02-15更新 | 99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钌粉主要用于生产钌靶材,而钌靶材是生产计算机硬盘不可替代的材料。以钌废料(废料中钌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还含有Al、Cr、Cr、CO、Ti、Fe等杂质)制备高纯钌粉的流程如下:

已知:i.钌在碱性条件下被氯气氧化为是有毒的挥发性物质,用盐酸吸收得到红色溶液,其中还含有少量
ii.易溶于水,微溶于酒精。
回答下列问题:
(1)钌废料在碱性条件下被氯气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钌废料氧化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钌的回收率变化如图所示。综合考虑,确定氧化时的温度以_______℃为宜。

(2)用盐酸吸收蒸馏产物时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沉淀用乙醇洗涤而不用水洗涤的优点是_______
(4)加入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同时又调节了溶液的,有利于沉淀反应的发生。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_______
(5)煅烧的过程分为两步:第1步是氯钌酸铵分解生成钌单质和一种无毒的气体单质,同时有两种化合物生成;第2步是钌单质与氧气反应生成钌的氧化物()。第1步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023-01-16更新 | 27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