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探究溶液中Ag+与单质S的反应。
资料:Ag2S不溶于6mol/L盐酸,Ag2SO3和Ag2SO4在6mol/L盐酸中均发生沉淀的转化
实验Ⅰ.在注射器中将10mL0.04mol/LAgNO3溶液(pH≈6)与0.01g S粉混合,水浴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a(pH≈1),沉淀除S、洗涤后得到黑色固体b。
(1)研究黑色固体b的组成
①根据S具有__________性,推测b中可能含有Ag2S、Ag、Ag2SO3或Ag2SO4
②检验黑色固体b的成分

实验Ⅱ.

ⅰ.取少量滤液c,先加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未出现白色沉淀,判断黑色固体b中不含______
ⅱ.用滤液c继续实验证明了黑色固体b中不含Ag2SO3,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填序号)。
a.酸性KMnO4溶液               b.H2O2和BaCl2的混合溶液               c.溴水
ⅲ.进一步实验证实了黑色固体b中不含Ag。根据沉淀e含有Ag、气体含有H2S,写出同时生成Ag和H2S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无色溶液a的组成
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分析溶液a中可能存在或H2SO3,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Ⅲ.

①说明溶液a中不含H2SO3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足量稀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注射器中进行实验Ⅳ,探究Ag2SO4溶液与S的反应,所得产物与实验Ⅰ相同。向注射器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用酸化的NaNO3溶液(pH≈6)与S进行实验Ⅴ,发现二者不反应。综合以上实验,写出溶液中Ag+与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简要说明Ag+的作用: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化学试题
2 . 化学小组探究是否存在反应,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②中溶液无色是因为,导致平衡逆向移动
B.③中溶液略显黄色,可能是因为②→③过程中被空气氧化
C.④中溶液颜色比①浅,说明反应导致减小
D.将向①中加入的2滴水改为2滴溶液,两次实验后的溶液颜色相同
昨日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3 .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镁条在水中产生少量气泡后反应停止,在1mol/L溶液中持续产生气泡
B.二氧化锰与稀盐酸共热不产生氯气,与浓盐酸共热产生氯气
C.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充分溶解后溶液变为蓝绿色
D.在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钙,可以增强氯水的氧化性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练习化学试题
4 . 某小组对的性质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资料:
物质
溶液中的颜色粉红色蓝色无色
操作

   

试管a
将a中得到的蓝色溶液均分为3份,分别倒入试管

   

试管

   

试管

   

试管
现象a中现象:加入浓盐酸后,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中现象:溶液变为粉红色中现象中现象
A.试管a中存在平衡:
B.由中现象可推测稳定性:
C.中现象可能为产生白色沉淀
D.推测中现象为溶液变为粉红色,因为加入水使各组分离子浓度变化,平衡移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溶液、浓盐酸为腐蚀液,能将覆铜板上不需要的铜腐蚀。某小组对此反应过程进行探究。
资料:i.水溶液中:呈无色;呈黄色;呈棕色。
ii.;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将等体积的溶液a分别加到等量铜粉中,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溶液a

现象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蓝色变浅,5h时铜粉剩余

浓盐酸(产生无色气泡,溶液无色;继而溶液变为黄色;较长时间后溶液变为棕色,5h时铜粉剩余

溶液()和浓盐酸(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棕色,无气泡;随着反应进行,溶液颜色变浅,后接近于无色,5h时铜粉几乎无剩余

(1)Ⅰ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对于实验Ⅱ的现象进行分析。
①经检验Ⅱ中气体为。分析气体产生的原因,进行实验:将溶液加到铜粉中,溶液慢慢变蓝,未检测到
依据电极反应式,分析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
②Ⅱ中溶液变为黄色,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可能原因_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Ⅰ、Ⅲ,分析实验Ⅲ中将溶液a加到铜粉中未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①假设1:增大,白色沉淀不能稳定存在。
实验验证:取Ⅰ中洗涤后的沉淀,加入饱和NaCl溶液,白色沉淀溶解。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沉淀溶解的原因____________
②假设2:增大,白色沉淀不能稳定存在。
实验验证: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实假设2不合理。
(4)实验Ⅱ、Ⅲ对比,实验Ⅱ中产生气泡,实验Ⅲ中无气泡。分析可能原因______
(5)结合现象和化学反应原理解释选择与浓盐酸的混合液而不单独选择溶液或浓盐酸做腐蚀液的原因____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6 . 废电池中含磷酸铁锂,提锂后的废渣主要含和金属铝等,以废渣为原料制备电池级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i.均难溶于水。
ii.将转化为有利于更彻底除去
(1)酸浸前,将废渣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
(2)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加入硝酸溶解的原因:________
(3)在酸浸液中加入进行电解,电解原理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电解过程中不断增大。结合电极反应说明在电解中的作用:________

(4)“沉淀”过程获得纯净的。向“氧化”后的溶液中加入HCHO,加热,产生NO和,当液面上方不再产生红棕色气体时,静置一段时间,产生沉淀。阐述此过程中HCHO的作用:________
(5)过滤得到电池级后,滤液中主要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
(6)磷酸铁锂-石墨电池的总反应:
①高温条件下,、葡萄糖()和可制备电极材料,同时生成CO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26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二模)化学试题
7 . 向锌氨溶液(由液、氨水-硫酸铵混合溶液配制而成)中加入萃取剂。不同下(其它条件不变)达到平衡后的萃取效果如图所示。

资料:①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的锌氨溶液中,主要以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氨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和的水解平衡
B.时,加入萃取剂达到平衡后,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C.由8到10,萃取剂中氨的含量增大的原因是反应ⅲ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由8到6,均增大,前者对反应ⅱ的影响小于后者
2024-05-15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二(二模)化学试题
8 . 乙烯合成的发展体现了化学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
(1)用烃类热裂解法制乙烯是乙烯工业化生产的开端。
①乙烷高温裂解制备乙烯(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在裂解过程中伴随反应Ⅱ:,在高温下缩短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可提高乙烯的获取率,由此判断反应速率:反应Ⅰ______反应Ⅱ。(填“>”“<”或“=”)
(2)乙炔选择性加氢制乙烯是石油化工领域重要的发展阶段。
以钯(Pd)为催化剂可有效提高乙烯产率,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粒子用*标注)。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NP-Pd催化反应过程中步骤Ⅰ为放热反应
b.ISA-Pd催化反应过程中步骤Ⅱ为决速步骤
c.两种催化剂均能降低总反应的反应热
②吸附态乙烯()脱离催化剂表面,可得到,如未及时脱附,易在催化剂表面继续氢化经过渡态Ⅲ后而形成乙烷。制选择性较好的催化剂是______
(3)以为原料用不同的方法制乙烯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I.干气重整制乙烯。下图是2种投料比[,分别为1:1、2:1]下,反应温度对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

①曲线b对应的投料比是______
②当曲线a、b对应的投料比达到相同的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与投料比的关系是______
Ⅱ.双金属串联催化剂电催化制乙烯,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已知:法拉第效率

③ISA-Ni催化剂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④该环境下,测得可达50%,若电路中通过1.2mol电子时,则产生乙烯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
2024-05-14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化学试题
9 . 下列事实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合成氨工业中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B.铁钉放入浓中不再变化后,加热能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C.氯碱工业中阳极区的溶液用盐酸调pH为2~3,促进的产生
D.锌片与稀反应过程中,加入少量固体,促进的产生
2024-05-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顺义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10 .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实验目的的是
AB
目的收集并吸收NO2比较Mg、Al金属性的强弱
实验方案

CD
目的比较Na2CO3、NaHCO3与酸反应快慢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方案

A.AB.BC.CD.D
2024-04-17更新 | 67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