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北京 高三 二模 2024-05-19 58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与STSE、认识化学科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基础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1. 最近,我国研究人员成功制备出高强度、高导电性、高耐热的铝—锆—钪()合金材料,为提升我国绿色铝产业深加工能力提供了支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基态的简化电子排布式是
C.合金具有高强度与合金的结构相关
D.合金的导电性与自由电子的运动相关
2024-05-21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为
B.HCHO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为
C.乙烯分子中键的形成过程:
D.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形成的氢键:
2024-05-19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事实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合成氨工业中使用铁触媒,提高生产效率
B.铝片放入浓中,待不再变化后,加热产生红棕色气体
C.在钢铁表面镀上一层锌,钢铁不易被腐蚀
D.盐碱地(含较多的NaCl、)施加适量石膏(),土壤的碱性降低
2024-05-21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用过量的氨水吸收
B.用饱和食盐水制烧碱:
C.用
D.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制粗硅:
2024-05-21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5. 实验室用乙醇与浓硫酸制备乙烯并验证其性质,装置及试剂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浓硫酸的催化下,乙醇转变为乙烯
B.使用NaOH溶液的目的是排除的干扰
C.使烧瓶内混合液的温度迅速上升到170℃,可减少乙醚的产生
D.在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以避免混合液在受热时暴沸
2024-05-19更新 | 4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6. 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气中的经两步反应氧化成,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的非金属性大于S,推知热稳定性:
B.两步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均小于化学键形成释放的总能量
C.   
D.结合的燃烧热,可求算
2024-05-21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7. 实验室检验下列气体时,选用的除杂试剂和检验试剂均正确的是

气体

除杂试剂

检验试剂

A

浓硝酸分解产生的

湿润的淀粉-KI试纸

B

浓盐酸与反应产生的

NaOH溶液

湿润的有色布条

C

木炭和浓硫酸反应产生的

饱和溶液

澄清石灰水

D

分解产生的

CaO和NaOH混合物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A.AB.BC.CD.D
2024-05-1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一种控制分子是否发光的“分子开关”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P中的O均为杂化
B.分子P转化为超分子Q时,N与形成配位键
C.增大溶液pH并除去,可使超分子Q转变为分子P
D.推测分子P可以增大NaCl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9. 有机物M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中酮羰基邻位甲基的键极性较强,易断键
B.推测M转变为N的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C.不能通过质谱法对M、N进行区分
D.该条件下还可能生成
2024-05-1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10. 粗盐中的杂质离子主要有,采用如下方法得到精制盐水,进而制取精盐(部分流程略)。

已知:i.

物质

ii.粗盐水中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过程Ⅰ中当溶液时,已沉淀完全
B.过程Ⅱ中加入足量的,盐水b中的阴离子仅含有
C.过程Ⅱ中若改为先加溶液、过滤后再加溶液也能达到除杂目的
D.过程Ⅲ中滴加盐酸调节pH时,应调至溶液呈中性或微酸性
单选题 | 适中(0.65)
11. 不对称分子刷(聚合物C)在分子自组装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合物A的单体结构为:
B.反应①和②的反应类型相同
C.推测在空气中放置可被氧化
D.聚合物C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不完全是小分子
2024-05-1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12. 研究人员利用电化学原理吸收废气中的,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电极为负极,c电极为阳极B.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反应一段时间后,c极区溶液pH减小D.每吸收,理论上可以得到
2024-05-23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13. 将溶液分别滴入溶液和溶液中,均产生沉淀和气泡。取①中沉淀洗涤后,加入足量盐酸,无气泡产生;取②中沉淀洗涤后,加入足量盐酸,产生少量气泡。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均存在
B.能促进的水解
C.①中发生的反应:
D.对比①②沉淀加入足量盐酸后的现象,说明溶液中的均对沉淀成分有影响
2024-05-1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14. 甲烷还原二氧化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常压、催化剂作用下,按照的物质的量之比投料。有关反应如下:
Ⅰ:   
Ⅱ:   
某一时段内,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的转化效率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根据反应Ⅰ、Ⅱ,低压高温有利于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B.500℃时,的转化效率为1.5
C.由400℃升高到600℃,含氢产物中水的占比增大
D.由700℃升高到1000℃,的转化效率逐渐增大
2024-05-1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二、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结构与性质 | 适中(0.65)
15. 氢的有效储存与释放是氢能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
Ⅰ.有机储氢材料
(1)N—乙基咔唑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储氢材料,其储氢、释氢原理如图1所示。

①基态N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
晶体中离子键的百分数为41%。分析、MgO、中离子键的百分数小于41%的有______
③比较在水中的溶解性:乙基咔唑______乙胺()(填“>”或“<”)。
(2)HCOOH是安全方便的具有应用前景的液态储氢材料。HCOOH催化释氢的可能机理如图2所示。

①依据VSEPR模型,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是______
②为证实上述机理,用HCOOD代替HCOOH进行实验。在图3中补充HCOOD催化释氢部分过程的相应内容______
Ⅱ.复合储氢材料
(3)一种新型储氢材料的晶胞形状为正方体如图4。

①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电负性:B元素为2.0,H元素为2.1)
②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该晶体的密度为,则晶胞边长为______nm。(
2024-05-19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较难(0.4)
16. 研究发现,溶液可用于脱除烟气中的(含约90%的NO和少量等),流程如图。

已知:i.(乙二胺四乙酸,一种有机弱酸)的钠盐形成。
ii.   
(1)烟气中的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

(3)探究影响脱除NO的因素。
的影响:弱酸性条件下会降低对NO脱除效率,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
②温度的影响:研究发现60℃时NO脱除效率比30℃时低,分析可能原因____________
③pH的影响:将NO按一定流速通入不同pH的溶液中,研究pH对NO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相同的时间内,时NO脱除效率均低于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
(4)酸性条件下再生。________

(将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2024-05-1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解答题-有机推断题 | 较难(0.4)
17. 化合物M作为抗肿瘤候选药物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i.+R3-OH

ii.+R7-NH2+H2O

(1)A中所含官能团是______
(2)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3)D→E的转化过程中,还可能生成E的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4)G→H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5)I的分子式为,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组峰,I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6)的合成步骤如下:

注:Boc的结构简式为

①T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②上述合成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024-05-19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较难(0.4)
名校
18. 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MgO、等)为原料制备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与纯碱焙烧转化为与纯碱焙烧转化为
(1)过程Ⅰ中转化为,反应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
(2)滤渣1主要含有______
(3)矿物中相关元素可溶性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过程Ⅲ中使用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过程Ⅳ发生反应,计算该反应的______
(4)利用膜电解技术,以溶液为阳极室电解质溶液,NaOH溶液为阴极室电解质溶液也可以制备,装置如图。

①离子交换膜应该选用______
a.阴离子交换膜       b.质子交换膜       c.阳离子交换膜
②结合方程式解释产生的原理______
(5)测定产品中的质量分数。
称取产品,用500mL容量瓶配制为待测液。取25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和稀硫酸等,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产品中(摩尔质量为)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已知: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19. 以溶液、浓盐酸为腐蚀液,能将覆铜板上不需要的铜腐蚀。某小组对此反应过程进行探究。
资料:i.水溶液中:呈无色;呈黄色;呈棕色。
ii.;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将等体积的溶液a分别加到等量铜粉中,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溶液a

现象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蓝色变浅,5h时铜粉剩余

浓盐酸(产生无色气泡,溶液无色;继而溶液变为黄色;较长时间后溶液变为棕色,5h时铜粉剩余

溶液()和浓盐酸(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棕色,无气泡;随着反应进行,溶液颜色变浅,后接近于无色,5h时铜粉几乎无剩余

(1)Ⅰ中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对于实验Ⅱ的现象进行分析。
①经检验Ⅱ中气体为。分析气体产生的原因,进行实验:将溶液加到铜粉中,溶液慢慢变蓝,未检测到
依据电极反应式,分析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
②Ⅱ中溶液变为黄色,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可能原因_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Ⅰ、Ⅲ,分析实验Ⅲ中将溶液a加到铜粉中未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①假设1:增大,白色沉淀不能稳定存在。
实验验证:取Ⅰ中洗涤后的沉淀,加入饱和NaCl溶液,白色沉淀溶解。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沉淀溶解的原因____________
②假设2:增大,白色沉淀不能稳定存在。
实验验证: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实假设2不合理。
(4)实验Ⅱ、Ⅲ对比,实验Ⅱ中产生气泡,实验Ⅲ中无气泡。分析可能原因______
(5)结合现象和化学反应原理解释选择与浓盐酸的混合液而不单独选择溶液或浓盐酸做腐蚀液的原因____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与STSE、认识化学科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基础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4
解答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结构与性质
2
化学与STSE
3
认识化学科学
4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5
化学反应原理
6
有机化学基础
7
化学实验基础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电子排布式  金属与合金性能比较
20.65有机物的结构式、结构简式、比例模型、球棍模型、最简式  共价键的形成及主要类型  利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含有氢键的物质
30.65硝酸的强氧化性  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沉淀转化  金属的防护
40.65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硅的制备  制备与水解有关的物质  氯碱工业
50.65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乙醇的消去反应
60.85燃烧热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70.65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硝酸的强氧化性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80.65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利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化学键杂化类型  配合物的概念、组成及形成条件
90.65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00.4沉淀转化  溶度积常数相关计算  物质的分离、提纯
110.65加聚物的单体、链节及聚合度的确定
120.4原电池原理理解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  电解原理的理解及判断  原电池、电解池综合考查
130.4盐类水解规律理解及应用  盐溶液中微粒间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原理
140.4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二、解答题
150.65轨道表示式  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晶胞的有关计算结构与性质
160.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简单配合物的成键  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工业流程题
170.4有机物的合成  有机合成综合考查  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推断综合考查有机推断题
180.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应用  电解原理的应用工业流程题
190.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铜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探究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