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2 道试题
1 . 随着科技的进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甲胺铅碘(CH3NH3PbI3)用作全固态钙钛矿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敏化剂,可由CH3NH2、PbI2及HI为原料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甲胺的反应为CH3OH(g)+NH3(g) CH3NH2(g)+H2O(g)ΔH=?已知该反应中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共价键

C-O

H-O

N-H

C-N

键能/kJ·mol-1

351

463

393

293

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kJ·mol-1
(2)上述反应中所需的甲醇工业上有多种方法合成。用电解法也可实现CO2加氢制甲醇(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电解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
(3)实验室可由四氧化三铅和氢碘酸反应制备难溶的PbI2,则每生成3molPbI2的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4)分解HI曲线和液相法制备HI反应曲线分别如下图1和图2所示:

①反应H2(g)+I2(g) 2HI(g)的ΔH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②将二氧化硫通入碘水中会发生反应:SO2+I2+2H2O=3H+++2I-,I2+I-,图2中曲线c代表的微粒是_______(填微粒符号),由图2可知,要提高碘的还原率,除控制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2021-03-0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八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检测化学试题
2 . 将E(s)和F(g)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s)+4F(g)G(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2580230
平衡常数5×10421.9×10-5
A.上述反应是熵增反应
B.25℃时,反应G(g)E(s)+4F(g)的平衡常数是0.5
C.在80℃时,测得某时刻F、G的浓度均为0.5mol·L-1,则此时v>v
D.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G(g),达到新平衡时,G的体积百分含量将增大
3 . 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某家用管道疏通剂(含铝粒和苛性钠)疏通管道:Al3++3OH-=Al(OH)3
B.铁盐可作净水剂:
C.向重铬酸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硫酸,溶液橙色加深:
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
2021-03-06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4 . NO的处理与减排是烟气污染物控制的重点和难点,相关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1)理论上可采用加热使NO分解的方法处理:,反应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项目

正反应活化能

逆反应活化能

数据/

a

b

728

910


通过计算得出高于7089℃时反应无法自发进行,试判断b____0(填“<”、“>”或“=”);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实际反应时发现加热至600℃时NO仍没有明显分解,试解释原因___
(2)科学家发现活性炭表面的有机结构可以被强氧化剂氧化成酚羟基、羧基(均可表示为C—OH,其电离平衡可表示为),这些官能团可以使活性炭表面活性化,有利于NO的吸附。不同氧化剂的预氧化与吸附原理可表示为(未配平):
预氧化:
预氧化:
预氧化:
吸附:
NO吸附实验分别在25℃和55℃下进行,将一定比例的与NO混合气体在10 MPa恒压下,以相同速率持续通入到等量的、不同预氧化试剂处理的活性炭中(图象中“原始-C”表示未经处理的活性炭),获得两个温度下“NO捕获率-通气时间”的变化图:

已知:NO捕获率=
请回答:
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25℃下原始-C在通气约175分钟后吸附效果超过了
B.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混合气体中物质的量分数,吸附平衡会逆向移动
C.在实验中吸附效果不佳,可能是活性炭表面孔隙被堵塞
D.由图象可知升温有利于吸附平衡正向移动,故吸附过程的
②其他条件不变,55℃下增大烟气中水蒸气含量后,的NO捕获率会迅速降低,通气1小时后为40%,70 min后吸附到达平衡。请在对应图象中用虚线画出通气1小时后至吸附平衡为止NO捕获率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_
③相比其他预氧化试剂处理的活性炭,吸附效果更佳,有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引入了,增强了活性炭的表面活性。试利用勒夏特列原理予以解释_______
2021-03-06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届高三11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一模)试题化学学科
5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B.2NO2(红棕色)N2O4(无色),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对于反应2HI(g)H2(g)+I2(g) H>0,缩小容器的体积可使颜色变深
D.打开冰镇啤酒瓶,把啤酒倒入玻璃杯中,杯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
2021-03-05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绍兴新东方】绍兴高中化学00011
6 . CO2和CH4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通过CH4和CO2反应制造更高价值化学品是目前的研究目标。请回答下列问题:
I.工业上可以利用CO2和H2合成CH3OH:CO2(g)+3H2(g)CH3OH(g)+H2O(g) ΔH<0。该反应在起始温度和体积均相同(T℃、1L)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进行,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见下表:
CO2(mol)H2(mol)CH3OH(mol)H2O(mol)
反应a(恒温恒容)1300
反应b(绝热恒容)0011
(1)达到平衡时,反应a,b对比:CO2的体积分数φ(a)_______φ(b)(填“>”、“<”或“=”))。
(2)下列能说明反应a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v(CO2)=3v(H2)
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C.c(CH3OH)=c(H2O)
D.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II.我国科学家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对含碳产物组成的影响。
已知:反应1:CO2(g)+4H2(g)CH4(g)+2H2O(g) ΔH<0
反应2:CO2(g)+H2(g)CO(g)+H2O(g) ΔH>0
在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的的H2和1mol的CO2,分别在1MPa和10MPa下进行反应。实验中对平衡体系组成的三种物质(CO2、CO、CH4)进行分析,其中温度对CO和CH4的影响如图所示。

(3)1MPa时,表示CH4和CO平衡组成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M点平衡组成含量高于N点的原因是_______
(4)图中当CH4和CO平衡组成均为40%时,若容器的体积为1L,该温度下反应1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_______
III.在T1时,向体积为2L的恒容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和为3mol的的CO和H2,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反应达到平衡时CH3OH(g)的体积分数(φ)与n(H2)/n(CO)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5)当时,达到平衡后,CH3OH的体积分数可能是图象中的_______(填“D”、“E”或“F”)点。
(6)=_______时,CH3OH的体积分数最大。
2021-03-04更新 | 821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2021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2月底) 理综化学试题
7 . 在新制的饱和氯水中,若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再通入少量氯气,减小
B.光照过程中,有气泡冒出,溶液的导电性减弱
C.加入少量的NaHSO3固体,pH增大,溶液漂白性增强
D.加入少量的NaHCO3固体,pH增大,溶液漂白性增强
2021-03-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化学(4-21班)试题
8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用溶液将锅炉水垢中的转化为
B.恒温下,由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配制溶液:将固体先溶解于浓盐酸,再稀释到所需浓度
D.石蕊()可发生电离:,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9 . 有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反应器,中间有一个可自由移动的导热的隔板将容器分成甲、乙两部分,分别发生下列两个可逆反应:
甲:a(g)+b(g) 2c(g) ΔH1<0
乙:x(g)+3y(g) 2z(g) ΔH2>0
起初甲、乙均达到反应平衡后隔板位于正中间,然后进行相关操作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反应器恒温下,向乙中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B.在反应器恒温下,向甲中通入惰性气体,乙中x、y的转化率增大
C.在反应器绝热下,向乙中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D.在反应器绝热下,向甲中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
10 . 学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后,联系生产、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的纯碱溶液比冷的纯碱溶液洗涤油污效果更好
B.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应采取高温高压的措施
C.啤酒瓶开启后,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D.将一氧化碳中毒者放入高压氧舱,增大氧气浓度,利用平衡移动原理缓解病情
2021-02-2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