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相同条件下,草酸根(C2O)的还原性强于Fe2+。为检验这一结论,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i.工业上,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生产无水氯化亚铁。
ii.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其水溶液中存在[Fe(C2O4)3]3-Fe3++3C2OK=6.3×10-21
(实验1)用以下装置制取无水氯化亚铁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B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欲制得纯净的FeCl2,实验过程中点燃A、C酒精灯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
(3)D中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通过Fe3+和C2O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

操作

现象

在避光处,向10mL 0.5 mol·L-1FeCl3溶液中缓慢加入0.5 mol·L-1K2C2O4溶液至过量,搅拌,充分反应后,冰水浴冷却,过滤得到亮绿色溶液和亮绿色晶体
(4)取实验2中少量晶体洗净,配成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说明晶体中含有+3价的铁元素。加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经检验,亮绿色晶体为K3Fe(C2O4)3・3H2O。设计实验,确认实验2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
(6)取实验2中的亮绿色溶液光照一段时间,产生黄色浑浊且有气泡产生。补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Fe(C2O4)3]3-___________FeC2O4↓+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又设计以下装置直接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7)描述达到预期目的可能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
2020-12-11更新 | 1229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验收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种电镀污泥主要含有碲化亚铜(Cu2Te)、三氧化二铬(Cr2O3)以及少量的金(Au),可以用于制取Na2Cr2O7溶液、金属铜和粗碲等,以实现有害废料的资源化利用,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煅烧时,Cu2Te发生的反应为Cu2Te+2O22CuO+TeO2
(1)煅烧时,Cr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浸出液中除了含有TeOSO4(在电解过程中不反应)外,还可能含有____(填化学式)。
(3)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酸化过程中可以得到Na2Cr2O7溶液________________,写出还原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此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___________
(4)测定产品中K2Cr2O7含量的方法如下:称取产品试样2.50 g配成250 mL溶液,用移液管取出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酸化后,再加入几滴指示剂,用0.1000 mol·L-1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标准液进行滴定。(已知Cr2O被还原为Cr3+)
①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若三次实验消耗(NH4)2Fe(SO4)2标准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得产品中K2Cr2O7的纯度为__________。[已知M(K2Cr2O7)=294 g·mol-1]
2020-12-0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铁人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3 . 碳酸钴()是一种红色粉末,主要用作催化剂、选矿剂和陶瓷釉.以含钴废料 (主要成分为还含少量、Zn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的一种工艺如下:

常温下,Ksp[Al(OH)3]≈1.0×10-34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前常将含钴废料粉碎,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还原”过程中还原理论上需消耗的体积为___________L(标准状况)。
(3)已知“萃取”的原理为(有机层),从有机层中获得溶液的操作是加入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从平衡移动原理角度分析)。
(4)常温下“除铝”过程中,调节为5.0时,溶液中c(Al3+)=_____________
(5)“沉钴”中,其他条件相同时,产品纯度与溶液浓度、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__________(填“>”或“<”)
4 . 氮是地球上含量较丰富的一种元素,氮的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I.已知298K时,发生反应:N2O4(g)2NO2(g)△H>0
(1)在密闭容器内,一定条件下该反应达到平衡,当分别改变下列条件时,填写下列空白:
①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平衡将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②达到平衡时,充入Ar气,并保持体积不变,平衡将_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③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再通入一定量N2O4,,达到平衡时NO2的百分含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④保持压强不变,通入氖气使体系的容积增大一倍,则达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_____
(2)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已知v=k·p(N2O4),v=k·p2(NO2),Kp=__________(用k、k表示)。若初始压强为100kPa,k=2.7×104s-1,当N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50%时,v=_________kPa·s-1。[其中Kp为平衡常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p(N2O4)和p(NO2)分别是N2O4和NO2的分压,分压=p×物质的量分数,k、k为速率常数]
II.在催化剂作用下,H2可以还原NO消除污染,反应为:2NO(g)+2H2(g)N2(g)+2H2O(g)△H=-664kJ/mol
(3)将2molNO和1molH2充入一个恒容的密闭容器中,经相同时间测得N2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低于900K时,N2的体积分数_______(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平衡时的体积分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于900K时,Nz的体积分数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2020-11-05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小组同学对FeCl3与KI的反应进行探究。
【初步探究】室温下进行下表所列实验。
序号操作现象
实验Ⅰ取5mL 0.1mol/L KI溶液,滴加0.1mol/L FeCl3溶液5∼6滴(混合溶液pH=5)溶液变为棕黄色
实验Ⅱ取2mL实验Ⅰ反应后的溶液,滴加2滴0.1mol⋅L−1 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1)证明实验Ⅰ中有Fe2+ 生成,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现象可以证明Fe3+与I发生可逆反应,实验Ⅰ在用量上的用意是__________
(4)在实验I的溶液中加入CCl4,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其上层清液中滴加KSCN溶液,并未看到明显的红色,其原因为(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入探究】20min后继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Ⅰ溶液棕黄色变深;实验Ⅱ溶液红色变浅。
(5)已知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I可被空气氧化为I2,故甲同学提出假设:该反应条件下空气将I氧化为I2,使实验Ⅰ中溶液棕黄色变深。甲同学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min内溶液不变蓝,证明该假设不成立,导致溶液不变蓝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1-13更新 | 3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6 . 科学家积极探索新技术对CO2进行综合利用, CO2可用来合成低碳烃。
CO2(g) +4H2(g) CH4(g) + 2H2O(g) ΔH= a kJ/mol
(1)已知:①4H2(g)+ 2O2(g)=4H2O(g)   △H=-967.2kJ/mol.
②CH4(g) + 2O2(g) =CO2(g) + 2H2O(g) ΔH=-802.0 kJ/mol.   
请回答:①②这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a=____________kJ/mol。
(2)在体积为1L的密闭刚性容器中,充入4mol H2和1mol CO2,测得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

①已知M点总压为1MPa,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p=______MPa-2。(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
②欲增加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
A.通入惰性气体                              B.提高温度
C.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增加氢气浓度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平衡常数大小:KN>KM
B.其他条件不变,若不使用催化剂,则250℃ 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可能位于点M1
C.图1中M点时,甲烷的体积分数为12.5%
D.当压强或n( H2)/n(CO2)不变时均可证明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3)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工作时总反应式:CH4+2O2=CO2+2H2O。
①该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___(填a或b),②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0-01-13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7 . 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1.0×103mol/L的Na2CrO4溶液中c(Cr2O72)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可逆反应________________
(2)调节该溶液的酸碱性使pH减小,观察到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根据图示中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
(3)温度升高,溶液中CrO4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ΔH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在化学分析中采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液中的Cl,利用Ag+与CrO42生成砖红色沉淀,作为滴定终点标志。当溶液中Cl恰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1.0×105mol/L)时,溶液中c(Ag+)为____ mol/L,此时溶液中c(CrO42)等于____ mol/L。(已知Ag2CrO4、AgCl的Ksp分别为2.0×1012和2.0×1010)。
2019-11-1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1)高温下,C(s)+H2O(g)CO(g)+H2(g) ΔH>0,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 ,该反应随温度升高,K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反应在高温下自发进行的原因是_____
(2)向重铬酸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溶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原因是(请从平衡的角度用化学用语及必要的文字说明)____
(3)密闭容器中充入N2O4达化学平衡,压缩体积达新平衡,整个过程的现象为____
(4)多元弱酸的逐级电离平衡常数为K1K2K3……,则K1K2K3的大小关系为___
(5)1molNO2和1mol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向上述可逆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则E1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此反应的ΔH____
   
2019-10-1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Zn、Ni、Si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金属离子[c0(M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Mn2+Fe2+Fe3+Al3+Mg2+Zn2+Ni2+
开始沉淀的pH8.16.31.53.48.96.26.9
沉淀完全的pH10.18.32.84.710.98.28.9

(1)“滤渣1”含有S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溶浸”中二氧化锰与硫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中添加适量的MnO2的作用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pH”除铁和铝,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_______~6之间。
(4)“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Zn2+和Ni2+,“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5)“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若溶液酸度过高,Mg2+沉淀不完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沉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层状镍钴锰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NixCoyMnzO2,其中Ni、Co、Mn的化合价分别为+2、+3、+4。当x=y=时,z=___________
2019-06-09更新 | 19601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理综化学试题
10 .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铁盐与亚铁盐相互转化实验。
实验Ⅰ:将Fe3+转化为Fe2+

(1)Fe3+与Cu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用对比实验法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请填写实验万案:
实验方案现象结论
步骤1:取4mL①__________ mol/LCu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KSCN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uSO4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
步骤2:取4mL②__________mol/LFeSO4 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查阅资料:
已知①SCN-的化学性质与I-相似   ②2Cu2++4I-=2CuI↓+I2
Cu2+与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将Fe2+转化为Fe3+
实验方案现象
向3mL0.1mol/LFeSO4溶液中加入 3mL0.5mol/L稀硝酸溶液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探究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查阅资料:Fe2++NOFe(NO)2+(棕色)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O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角度对体系中存在的反应进行分析:
反应Ⅰ:Fe2+与HNO3反应;反应Ⅱ:Fe2+与NO反应
①反应Ⅰ是一个不可逆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加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