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4 道试题
1 . 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2等有毒气体,对汽车家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
已知   
(1)该反应在___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2)对于该反应,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温度),下列图象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B.C.D.

(3)某实验小组模拟上述净化过程,一定温度下,在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照甲、乙两种方式进行投料。甲:乙:,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
的平衡体积分数:甲___________乙(填“>、=、<或不确定”,下同)。
的平衡浓度:甲___________乙。
③甲中的转化率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2024-04-2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化学试题
2 . 灰锡结构松散,不能用于制造器皿。现把白锡制造的器皿在0℃、100kPa环境下存放,它会不会变成灰锡而不能继续使用呢?(已知在0℃、100kPa条件下白锡转化为灰锡的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分别为,当时能自发反应)
A.会变B.不会变C.不能确定D.升高温度才会变
2024-04-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可以利用反应制备H2和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S>0
B.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C.上述反应中消耗1molCH4,转移电子的数目约为2×6.02×1023
D.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压强,可以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
2024-04-10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N2+3H22NH3H<0,S>0
B.反应2CO(g)+2NO(g)=N2(g)+2CO2(g) H>0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C.反应2Mg(s)+CO2(g)=C(s)+2MgO(s)的H<0,则该反应能在高温自发进行
D.反应C(s)+CO2(g)=2CO(g)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2024-04-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一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的资源化利用对碳循环经济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Ⅰ.利用制备合成气(CO、),反应分两步进行:
反应①
反应②
有关物质的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为吸附性活性炭]:

(1)总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为_______
(2)总反应速率由反应_______(填“①”或“②”)决定,增加的浓度,_______(填“能”或“不能”)显著提升总反应的速率。
Ⅱ.工业上可利用生产燃料甲醇。该过程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③
反应④
在5MPa的恒压反应器中,按照投料,测得体系中平衡时和CO的选择性及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选择性:转化的中生成或CO的百分比)。

(3)在425℃~675℃范围内(其他条件不变),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发生变化,写出该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曲线Ⅱ代表CO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
B.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工业生产
C.上述反应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等于的平衡转化率
D.原料气中掺入适量CO能提高的产率

(5)反应④在545K时的平衡常数_______
(6)结合上图,在下图中画出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_______(标出B点坐标)。
2024-04-0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一个化学反应在给定条件(通常指温度、压强)下能否自发进行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有可能按预期的方向发生,需寻求一种客观的判据,用它来判断一个化学反应能否正向自发进行。研究表明,可逆反应在适当条件下进行一段时间后一定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在研究了大量实验的基础上,人们发现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
(1)下列关于自发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自发反应的逆过程在相同条件下也必定是自发的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属于非自发反应
C.自发过程可以是物理过程,不一定是自发反应,而自发反应一定是自发过程
D.自发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若,化学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C.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的焓变
(3)某温度下,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对K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温度越高,K一定越大
B.如果,则
C.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增大压强,则K增大
D.K值越大,表明该反应越有利于C的生成,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4)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数值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该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
C.该温度下,反应①、反应②的逆反应、反应③产生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在某密闭容器中把CO和的混合物加热到800℃,存在平衡:,且平衡常数。若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1mol的混合物并加热到800℃,则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A.40%B.50%C.60%D.83.3%
(6)地下水中的氮污染主要是由引起的,人们对的转化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目前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其中化学方法主要包含活泼金属还原法和催化反硝化法。催化反硝化法是一种经济可行的脱氮方法,其原理是在Pd/Cu双金属催化剂作用下,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
①氮肥溶于水的过程中熵值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Pd/Cu双金属催化剂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决定反应自发发生的决定因素。
②已知:(a、b均为正值),该反应___________(填“能”“不能”或“无法判断是否能”)自发进行。
(7)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25125225
K
①试判断___________(填写“>”、“=”或“<”)
②T℃()的某时刻下,,此时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_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此时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选择“>”、“=”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4-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世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练习二 化学(等级)试题
7 . 将产能过剩的乙酸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和氢气反应生成乙醇,其反应原理如下:CH3COOH(g)+2H2(g)CH3CH2OH(g)+H2O(g)   H1
已知:298k和100kPa时物质的燃烧热:
物质CH3COOH(l)H2(g)CH3CH2OH(l)
燃烧热/kJ·mol–1–871–286–1367
1.根据以上燃烧热,计算该反应在298k和100kPa的H1时,需补充_______
A.水的汽化热                    B.乙酸、乙醇和水的汽化热                       C.反应物的汽化热
2.一定温度下,将不同量的原料通入恒压密闭容器中,测出平衡时的热量变化
实验编号反应物投入量平衡时,
热量变化
CH3CH2OH(g)H2(g)CH3CH2OH(g)H2O(g)
I1mol2mol00放热xkJ
II001mol1mol吸收ykJ
则,该温度下,H1=_______kJ·mol–1
A.x+yB.x-yC.-(x+y)D.y-x
3.该反应在_______能向正反应方向自发进行。
A.任何温度下B.较低温度下C.较高温度下D.无法确定
4.250℃,恒压绝热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H3COOH和H2,下列条件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B.v(H2):v(H2O)=2:1
C.n(CH3COOH):n(H2)=1:2D.反应体系的温度保持不变

上述反应发生时还伴随有副反应发生,生成少量乙酸乙酯:CH3COOH(g)+CH3CH2OH(g)CH3COOCH2CH3(g)+H2O(g)   H2<0
已知:①该副反应的热效应很小;
②S表示产物选择性,乙醇、乙酸乙酯选择性表示为:
S(乙醇)= ;S(乙酸乙酯)=
当nH2(g):n(CH3COOH)=10:1时,下图表示2Mpa,平衡时S(乙醇)、S(乙酸乙酯)随温度的变化以及250℃,平衡时S(乙醇)、S(乙酸乙酯)随压强的变化:

5.250℃下,S(乙醇)随压强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
A.a                                 B.c                           C.d
6.曲线b是S(乙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解释b的变化趋势。_______
7.150℃,在催化剂作用下,H2和CH3COOH反应一段时间后,S(乙醇)位于m点,不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一定能提高S(乙醇)的措施是_______。(任写一条)
8.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向初始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H2(g)和1molCH3COOH(g),同时发生主反应和副反应,测定平衡时n[H2O(g)]=0.8mol,体积减小20%,则平衡时n(CH3COOH)=_______mol、c(H2)=_______mol·L–1。主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
2024-04-01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等级考 阶段检测 化学试题
8 . 已知反应的势能曲线示意图如下(…表示吸附作用,A表示催化剂,表示过渡态分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Ⅰ、Ⅱ、Ⅲ中都有生成
B.若在任意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则反应为吸热反应
C.该反应中只有两种物质能够吸附分子
D.过程Ⅲ中最大势能垒(活化能)为
2024-04-01更新 | 29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已知:空间位阻越大,离去越容易。2-溴-2-甲基丙烷()发生水解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过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B.碘原子半径比氧大,因此水解生成的速率比
C.升高温度,可能加快反应速率,同时提高2-溴-2甲基丙烷的平衡转化率
D.为了提高2-溴-2-甲基丙烷的水解程度,可以加入适量固体
2024-03-3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某小组学生用如图所示简易量热计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近似处理实验所用酸、碱溶液的密度为1.0 g∙cm-3、比热容为4.2J/(g∙℃),忽略量热计的比热容。

【药品】:50mL 0.50mol/L 盐酸、50mL 0.55mol/L NaOH溶液、50mL 0.55mol/L KOH溶液。
【实验数据】学生甲进行的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反应前体系的温度/℃反应后体系温度/℃温度差平均值/℃
50mL 0.50mol/L盐酸50mL 0.55mol/L NaOH溶液平均值
124.925.1
28.4∆t
225.125.0
26.3
325.025.0
28.4

(1)从实验装置上看,还缺少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学生甲实测数据处理
①∆t=___________℃。
②放出的热量Q___________kJ(保留一位数)。
③QkJ比该反应理论上放热为Q kJ略微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写一条)。
(3)学生乙选用KOH溶液,其他均与学生甲同,且操作规范,预测实验放出热量的数值Q___________Q(填“<”或“=”或“>”)。
(4)写出上面实验理论上生成1mol H2O时,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用含Q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_
(5)TiO2转化为TiCl4有直接氯化法和碳氯化法。1000 ℃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平衡常数如下:
(i)直接氯化:TiO2(s)+2Cl2(g)=TiCl4(g)+O2(g)   ΔH1=+172 kJ·mol-1,Kp1=1.0×10-2
(ii)碳氯化:TiO2(s)+2Cl2(g)+2C(s)=TiCl4(g)+2CO(g)   ΔH2=-51 kJ·mol-1,Kp2=1.2×1012Pa
①反应2C(s)+O2(g)=2CO(g)的ΔH为___________kJ·mol-1,Kp=___________ Pa。
②碳氯化的反应趋势远大于直接氯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③数据显示在200 ℃平衡时TiO2几乎完全转化为TiCl4,但实际生产中反应温度却远高于此温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④TiO2碳氯化是一个“气-固-固”反应,有利于TiO2-C“固-固”接触的措施是___________
2024-03-2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