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5 道试题
1 . 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电离出的阳离子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A.NH4ClB.CH3COONaC.H2SO4D.KNO3
2023-06-07更新 | 56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富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2 . 室温时,向100mL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处存在c(NH)+c(NH3•H2O)=0.1mol•L-1
B.b点处存在c(Na+)>c(SO)>c(NH)>c(H+)=c(OH-)
C.由b到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NH+2OH-=NH3•H2O+H2O
D.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d点
3 . 三甲胺是一种一元有机弱碱,可简写为MOH。常温下,向20mL0.5mol/LMOH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25mol/L的HCl溶液,溶液中、中和率(中和率=复中和的MON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甲胺的电离常数为
B.a点时,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D.b点时,
4 . 在20℃时,用溶液滴定溶液,加入的溶液体积与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时溶液中无沉淀,之后出现白色浑浊且逐渐增多,当滴加的溶液体积为25.00mL时,溶液的pH稳定在7.20左右,整个滴定过程中未见气泡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已知:
A.a点的混合溶液,
B.a→b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不断增大
C.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b点的混合溶液,的数量级为
5 . 25℃时,向100mL的NaHA溶液中分别加入浓度均为的NaOH溶液和盐酸,混合溶液的pH随所加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时,的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B.水的电离程度:N>M>P
C.随着盐酸的不断滴入,最终溶液的pH小于2
D.M点时溶液中存在:
6 . 根据下列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事实结论
A25℃时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的pH,pH都等于7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
Bt ℃时,反应①:Br2(g)+ H2(g) 2HBr(g) K=5. 6×107;反应②:I2(g)+ H2(g) 2HI(g)     K=43相同条件下。平衡体系中卤化氢所占的比例:反应①>反应②
C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还原性:SO2>Cl-
D常温下,将50mL苯与50mLCH3COOH混合,所得混合液的体积为101 mL混合过程中削弱了CH3COOH分子间的氢键。且苯与CH3COOH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弱于CH3COOH分子间的氢键
A.AB.BC.CD.D
7 . 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在室温下,向一定浓度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溶液,溶液中三种微粒分别在三者中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室温时,的水解平衡常数
B.当溶液时,
C.当溶液时,
D.A点溶液加水稀释,则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8 . 常温下,向一定浓度邻苯二甲酸钠(表示)溶液中通入气体,保持溶液体积和温度不变,测得[X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表示B.
C.水的电离程度:D.c点溶液中:
9 . 常温下,将一定量稀硫酸逐滴滴人高铁酸钠(Na2FeO4)溶液中,溶液中含铁微粒存在如下平衡; ,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OH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II代表的变化曲线
B.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相等
C.
D.a点处:
2023-04-24更新 | 846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实战猜题卷(六)化学试题
10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铝产生氢气的溶液:
B.澄清透明的溶液:
C.能使甲基橙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D.水电离的的溶液:
2023-04-21更新 | 1250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七校2023届高三总复习质量调查(一)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