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碳酸钠常用于制取玻璃、肥皂,造纸,碳酸钠能形成多种结晶水合物。实验室以Na2CO3·10H2O为原料制备Na2CO3.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热重分析,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处时残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写出T5~T6℃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①实验小组同学需要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Na2CO3溶液250mL,若需要称量Na2CO3·7H2O固体5.8000g。可选用的称量仪器为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c=___________mol·L-1.
A.杆秤          B.弹簧秤          C.托盘天平        D.分析天平
②实验小组同学用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①配制的Na2CO3溶液,以测定盐酸的浓度。滴定的主要步骤如下:
a.取①配制的Na2CO3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滴加2~3滴甲橙。
b.用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进行滴定,当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VmL。
c.平行测定三次,消耗盐酸的体积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123
消耗盐酸溶液体积/mL25.8625.0624.94
d.数据处理。
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滴定过程中Na2CO3与盐酸分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盐酸的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
(3)在滴定过程中,初始时平视读数,终点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将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下列实验方案用于证明久置的Na2CO3固体中是否含有NaHCO3.结合实验结论,补充实验现象。

实验方案选择的装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B加热大试管B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样品中不含NaHCO3
ACB加热大试管___________样品中含NaHCO3
2024-05-02更新 | 33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化学试题

2 . 硫脲()可用作橡胶的硫化促进剂、金属矿物的浮选剂。已知硫脲易溶于水,易被氧化,受热时部分发生异构化反应而生成硫氰化铵。实验室制备硫脲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和加热装置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时,先打开,当观察到______时,再打开,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除生成硫脲外,还生成一种碱,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检验装置B中硫脲是否异构化的试剂名称是______
(4)装置B反应后的液体经分离、提纯、烘干可得产品。测定产品的纯度:
称取m g产品,加水溶解配成250 mL溶液,取25 mL于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 mol⋅L酸性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V mL(已知滴定时,硫脲转化为,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该实验中滴加酸性标准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填字母)。

②样品中硫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含m、、V的代数式表示)。
③若滴定前平视酸性标准溶液液面读数,滴定后俯视液面读数,计算得到的待测产品纯度比实际纯度______(填“大”或“小”)。
2024-04-22更新 | 28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年高三下学期一模(第三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3 . 实验室制备三氯化六氨合钴(Ⅲ){[ Co(NH36]Cl3 }的装置如图1所示。
实验步骤:在三颈烧瓶中加入活性炭(作催化剂)、CoCl2和NH4Cl混合溶液,滴入浓氨水,充分反应后,再滴入双氧水,且水浴控温在55℃左右,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待滤液冷却后加入适量浓盐酸,冰水冷却抽滤、乙醇洗涤、干燥,得到[ Co(NH36]Cl3晶体。已知:[ Co(NH36]2+具有CoCl2和NH4Cl较强还原性,Co2+不易被氧化,

                                             图1                                                                                  图2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仪器c中无水CaCl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先加入浓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水浴控制温度为55℃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CoCl2制备[ Co(NH36]Cl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待滤液冷却后加入适量浓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抽滤采用如图2的装置,抽滤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5)为测定产品中钴的含量,进行下列实验:
I.称取4.0g产品,加入足量NaOH溶液蒸出NH3,再加入稀硫酸,使[ Co(NH36]Cl3全部转化为Co3+,然后将溶液配制成250mL,取25.00mL于锥形瓶,加入过量KI溶液(将Co3+还原成Co2+),用0.10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13.10mL。(已知
Ⅱ.另取与步骤I中等量的KI溶液于锥形瓶中,用上述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1.10mL。
①样品中钴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②若步骤Ⅱ滴定前读数准确,滴定后的俯视读数,测定结果将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24-04-18更新 | 681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 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试卷化学(二)
4 . 化学需氧量(Chemial Oxygen Demand)是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一定体积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折算成氧气的量(单位为mg/L)来表示。我国地表水可采用标准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即水体中还原性物质每消耗折算为的消耗量。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水样,先加入足量稀硫酸酸化,再加入标准液,煮沸30min(充分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溶液呈稳定的红色,冷却至室温。
②向①中溶液中加入标准液(过量)。
③用标准液滴定②中溶液至滴定终点,消耗标准液
根据上述实验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水样中含量偏高,则所测水样中COD偏大
B.步骤③滴定终点俯视读数,则所测水样中COD偏大
C.步骤①中若煮沸时间过短,则所测水样中COD偏小
D.步骤①煮沸后,若红色消失说明水样中COD偏大,需补加标准液
2024-03-27更新 | 3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合考试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
5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出现暴沸时,立即停止加热并加入沸石
B.配制Na2SiO3溶液时,加入少量NaOH溶液
C.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试管内壁残留的矿物油
D.滴定实验时,不能向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以免溶液稀释产生误差
2024-03-24更新 | 3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6 . 过氧化钙(CaO2)微溶于水,溶于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产品。以石灰石(含有少量铁、硅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CaO2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①双氧水(H2O2)在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性质较稳定,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②273 K时,
(1)判断“酸浸1”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
(2)“除杂”时,待充分反应后将溶液煮沸并趁热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相比普通过滤装置,使用如图所示的热抽滤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转化”需在冰水浴中进行,生成CaO2·8H2O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CaCl2与H2O2直接反应不易发生,制备时加入适量氨水有利于CaO2生成,其可能原因为___________
(4)测定产品中CaO2含量。高锰酸钾滴定法原理为:在酸性条件下,CaO2与稀酸反应生成H2O2,用标准酸性KMnO4溶液滴定所生成的H2O2,以确定CaO2含量。下列关于滴定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滴定时应一直观察滴定管中溶液体积的变化
B.当滴入半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颜色从无色刚好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表示已经到达滴定终点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无气泡,则测定结果偏小
D.读取 KMnO4溶液体积时,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则测定结果偏大

(5)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还含有少量SiO2等杂质]为原料也可制备CaO2,设计制备CaO2·8H2O晶体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须使用的试剂:NH4Cl溶液、H2O2溶液、冰水)
2024-03-24更新 | 4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4届高三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7 . 草酸晶体(H2C2O42H2O)用途广泛,易溶于水,其制备及纯度测定实验如下。
I.制备
步骤1:将mg淀粉溶于水与少量硫酸加入反应器中,保持85~90℃约30min,然后逐渐降温至60℃左右。
步骤2:控制反应温度在55~60℃条件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含有适量催化剂的混酸(65%硝酸与98%硫酸),主要反应为。严格控制混酸的滴加速度,防止发生副反应。3h左右,冷却,减压过滤得粗品,精制得草酸晶体
Ⅱ.纯度测定
称取制得的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c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重复2~3次,滴定终点时,平均消耗标准溶液VmL。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溶液时容量瓶底部残留少量水,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B.滴加“混酸”速度过快,不影响草酸晶体的产率
C.锥形瓶用草酸溶液润洗,所测产品纯度会偏低
D.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所测产品纯度偏高
2024-03-20更新 | 3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8 . 钒()被称为钢铁行业的“维生素”。从某钒矿石焙砂中提取钒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i.滤液A中的阳离子主要有等;
ii.“萃取”过程可表示为(有机相)(有机相)
回答下列问题:
(1)钒矿石焙砂要进行研磨粉碎,研磨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2)“浸钒”过程中,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用铁粉“还原”过程中,有如下转化:;写出其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萃取”前,若不用石灰乳先中和,萃取效果不好,原因是______
(5)滤渣D的主要成分______(写化学式)。
(6)用以下方法测量“浸钒”过程中钒的浸出率。从滤液A中取出,用蒸馏水稀释至,加入适量过硫酸铵,加热,将滤液A中可能存在的氧化为,继续加热煮沸,除去过量的过硫酸铵。冷却后加入3滴指示剂,用标准溶液将滴定为,共消耗溶液。
已知:a.所取钒矿石焙砂中钒元素的质量为克;所得滤液A的总体积为
b.3滴指示剂消耗溶液。
①用上述方法测得“浸钒”过程中钒的浸出率为______(用含相应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不除去过量的过硫酸铵,钒浸出率的测定结果将______(填“偏高”“不变”或“偏低”)。
2024-03-11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延边州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
9 . 热敏材料VO2可用于航天器的智能热辐射器,可用氧钒(Ⅳ)碱式碳酸铵[化学式为(NH4)5[(VO)6(CO3)4(OH)9]•10H2O]为原料制备。已知VO2+在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氧钒(Ⅳ)碱式碳酸铵的制备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盐酸不宜过量,原因可能______;生成VOCl2的同时,还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步骤二可在如图装置中进行。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
③实验开始时,先关闭K2,打开K1,当_______时(写实验现象),再关闭K1,打开K2,充分反应,静置,得到固体。
(3)测定产品纯度
称取ag样品用稀硫酸溶解后,加入25.00mL0.02mol•L-1KMnO4溶液,VO2+化成VO,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0.025mol•L-1Na2SO3标准液,至剩余的KMnO4溶液恰好反应完全,消耗Na2SO3标准液20.00mL。
①取用KMnO4溶液不能使用_______式滴定管,滴定至反应终点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②下列情况会导致产品纯度偏小的是_______(填标号)。
A.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后,液体从上口倒出
B.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生成
C.Na2SO3溶液部分变质
D.滴定达终点时,俯视刻度线读数
2024-03-02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
10 . 亚硫酸钠()常作抗氧化剂、稳定剂和漂白剂。某小组拟对亚硫酸钠展开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探究水解的影响因素。
I.配制250 mL 0.1 mol⋅L 溶液。
(1)称取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2)配制该溶液不需要选择下列仪器中的______(填标号)。

A.                            B.                           C.

Ⅱ.实验方案如下:
序号0.1 mol⋅L 溶液 /mL水/mL水浴温度/℃测得pH
10.0025
5.0525
10.0040
8.0235

(3)实验①④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单一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规律。
(4)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某同学预测,实验测得,理论预测与实际矛盾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答1条);将实验③的溶液降温至25℃(标记为⑤),测得溶液pH为(9.25),小于(9.66),请你猜想可能的原因:_______,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________,猜想成立。
实验(二)测定样品纯度。
称取w g 样品溶于水配制成100 mL溶液,准确量取25.00 mL制得的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用标准c mol⋅L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滴定液的体积为V mL。
(6)该样品纯度为______%,若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终点俯视读数,则测得的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