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酸碱中和滴定的综合考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滴定法是化学上常用的定量分析的方法,滴定的方法有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等.氧化还原滴定与中和滴定类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某同学用0.1000 mol·L-1 KMnO4酸性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无色H2C2O4溶液。填空完成问题:
(1)KMnO4溶液应放在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2)写出KMnO4与H2C2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
(4)某学生根据 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待测H2C2O4溶液的体积/mL

0.1000 mol·L-1 KMnO4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体积/mL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26.11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28.74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26.09

①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H2C2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②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就直接注入 KMnO4标准液

B.滴定前盛放草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D.读取KMnO4标准液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5)滴定实验中一般要选择合适的指示剂,下列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或滴定终点颜色变化错误的是_______

提示:2KMnO4+5K2SO3+3H2SO4=6K2SO4+2MnSO4+3H2O、I2+Na2S=2NaI+S↓。

选项

滴定管中的溶液

锥形瓶中的溶液

指示剂

滴定终点颜色变化

A

NaOH溶液

CH3COOH溶液

酚酞

无色→浅红色

B

盐酸

氨水

甲基橙

黄色→橙色

C

酸性KMnO4溶液

K2SO3溶液

无色→浅紫红色

D

碘水

Na2S溶液

淀粉

蓝色→无色

2 . 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本实验最好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C.当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时,即为滴定终点,立即停止滴定
D.滴定时,边摇动锥形瓶边观察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3 . I.无水MgBr2可用作催化剂,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2,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
已知:①Mg和Br2反应剧烈放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
②MgBr2+3C2H5OC2H5MgBr2·3C2H5OC2H5

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三颈烧瓶中装入10g镁屑和150mL无水乙醚;装置C中加入15mL液溴;
步骤2:缓慢通入干燥的氩气,直至溴完全导入三颈烧瓶中;
步骤3: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室温,过滤除去镁,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0℃,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
步骤4:常温下用CCl4溶解粗品,冷却至0℃,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加热至160℃分解得无水MgBr2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B的作用为___________
⑵下列有关步骤4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可用75%的乙醇代替CCl4溶解粗品
B.加热至160℃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Cl4
C.洗涤晶体可选用0℃的CCl4
D.该步骤只除去了可能残留的溴
⑶若将装置C改为装置D,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__
⑷为测定产品的纯度,可用EDTA(简写为Y4)标准溶液滴定,以铬黑T(简写为In)为指示剂。已知Mg2+与铬黑T和EDTA均能形成配合物,且EDTA与Mg2+配合更稳定:
物质颜色物质颜色
Y4-无色MgY2-无色
In纯蓝色MgIn酒红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Y4=MgY2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定前,先称取0.2500g无水MgBr2产品,溶解后,加入2滴铬黑T试液作指示剂,用0.0500mol·L1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26.50mL,则测得无水MgBr2产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____(用质量分数表示)。
2020-06-3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Ⅰ.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0g食盐
B.用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1.20ml0.10mol·L-1H2SO4溶液
D.用200ml容量瓶配制100ml0.1mol·L-1NaCl溶液
Ⅱ.现用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1的标准盐酸去测定Vm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填写下列空白:
(1)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2)如图是酸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

c(NaOH)=_________mol/L。
(3)若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留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消失,则测定的NaOH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III.t℃时,某稀硫酸溶液中c(H)=10-amol·L-1,c(OH-)=10-bmol·L-1,已知:a+b=12。
(4)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的数值为_________
(5)该温度下(t℃),将100mL0.1mol·L-1的稀H2SO4与100mL0.4mol·L-1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的pH=_________
2020-05-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常温下,将0.1 mol/L的NaOH溶液逐滴滴入20 mL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c(CH3COOH)>c(CH3COO-)
B.b点为滴定终点
C.若V1=20,则c点处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D.d点:c(CH3COO-)+2c(CH3COOH)=2c(OH-)-2c(H+)
6 . 将V1 mL1.00mol·L-1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0mol·L-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2020-03-19更新 | 1955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0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某研究小组将V1mL 1.0 mol·L1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2℃,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2)由题干及图形可知:V1∶V2________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此反应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应为______ mol·L1
(3)实验时将酸碱在简易量热计中混合,并用_______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经计算此反应共放出Q kJ的热量,请写出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019-11-27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数字化实验装置,研究常温下,向1L 0.1mol/L H2A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NaOH溶液时的pH变化情况,并绘制出溶液中含A元素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pH=4.0时,图中n(HA-)约为0.0091mol
B.该实验应将左边的酸式滴定管换成右边碱式滴定管并加酚酞作指示剂
C.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与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3.0
D.0.1mol/LNaHA溶液中存在c(A2-)+c(HA-)+c(H2A)=0.1mol/L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