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盐的水解常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某实验小组根据以下装置制备84消毒液,并探究84消毒液的性质。

已知:,若温度超过,会生成杂质。
回答下列问题:
I.84消毒液的制备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任写一个即可)。
(4)制备溶液时,为减少杂质的产生,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写两条)。
(5)为探究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K处弹簧夹时,C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K处的弹簧夹后,C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B瓶内液体可能是___________。

A.饱和溶液B.溶液C.D.浓硫酸

Ⅱ.探究84消毒液的性质
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均为重要的消毒剂且二者不能混用,某小组对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的反应产物进行了探究。
【提出假设】医用酒精中的被氧化为
【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及现象如下:
实验操作取样检测时间点实验现象
常温下将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混合,在不同反应时间点,分别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到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      
橙黄色沉淀
黑色沉淀
【实验结论1】
(6)产物中有乙醛,且乙醛会被转化为其它物质。补充①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混合体系中可能发生以下反应:

(卤化反应)
【实验设计】取2份84消毒液,缓慢滴加医用酒精或蒸馏水各,通过测定过程中变化判断是否发生卤化反应(忽略过程中的热效应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

【实验结论2】数据表明,反应过程中增大,说明乙醛发生了卤化反应。
【查阅资料】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认为结论2不严谨,原因是工业上为了稳定,在84消毒液中添加了少量,且由于乙醇的“锁水”效应也会使增大(提示:乙醇与不反应)。
【数据分析】②已知上述实验:84消毒液中
(7)通过计算证明84消毒液中添加了少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
【优化实验】③该同学增加了对照实验,证明反应生成了
(8)请简述方案和结果:___________
实验总结:医用酒精中的乙醇能被84消毒液氧化为乙醛,乙醛能进一步发生卤化反应。
2023-11-06更新 | 37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2 . 甲酸铵常用于电解、电容器行业。25℃时,用HCl或NaOH固体改变0.1 mol/L的HCOONH4溶液的pH,1gc(HCOOH)、1gc(NH3·H2O)、1gc(H+)和1gc(OH-)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Ka(HCOOH)=1.8×10-4,Kb(NH3·H2O)=1.8×10-5]
A.Q点对应溶液pH=7
B.曲线①代表lgc(H+),曲线③代表1gc(NH3·H2O)
C.0.1 mol/LHCOONH4溶液中,c(H+)+c(HCOOH)=c(OH-)+c(NH3·H2O)
D.P点存在c(NH3·H2O)>c(OH-)=c(HCOOH)>c(H+)
2022-05-06更新 | 3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试化学试题
3 . 室温下,向10mL0.1mol·L-1HA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的酸度(AG)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G=l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a、b、c、d点对应的溶液中,c点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B.b点对应的溶液中:c(A-)>c(Na+)>c(H+)>c(OH-)
C.d点对应的溶液中:c(OH-)=c(H+)+c(HA)+c(A-)
D.室温下,HA的电离常数Ka约为1.0×10-4
2022-04-30更新 | 35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已知:。室温下,向0.10mol/LHX溶液中滴加0.10mol/LNaOH溶液,溶液pH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
B.b点溶液中:
C.c点溶液中:
D.室温下NaX的水解平衡常数为
2023-06-08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草酸(H2C2O4)及其化合物在医药、印染、塑料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1)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应用非常广泛。某草酸亚铁()样品中含有草酸,某化学兴趣小组想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该样品中的含量。实验方案如下:
Ⅰ.称量0.50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溶解,水浴加热至70℃,加入足量溶液,使其充分反应。
Ⅱ.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与稀硫酸,煮沸且完全反应后,用KSCN在点滴板上检验至溶液不变红,过滤至另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用0.0200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滴定该溶液至终点,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液16.00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高锰酸钾标准液用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盛装,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实验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步骤Ⅰ中,若加入的溶液的量不足,则测得的含量偏高
B.步骤Ⅱ中,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测得的含量偏低
C.步骤Ⅱ中,锥形瓶中有少量水未干燥,测得的含量偏低
D.步骤Ⅱ中,过滤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测得的含量偏低
③0.50g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不考虑损耗)。
(2)常温下,改变0.1mol/L的溶液的pH,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曲线___________(填“a”、“b”或“c”)代表时,溶液中___________
②pH从1.2增大至4.2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6 . 常温下,向一定浓度溶液中加入,保持溶液体积和温度不变,测得[X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
B.a点溶液中:
C.溶液中:
D.b点溶液中:
2023-02-08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考试(选择题11-16)
7 . 25℃时,向20mL 0.2 MOH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2的盐酸,溶液中、加入盐酸的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Cl水解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
B.b点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为
C.a、b、c、d四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D.d点溶液的
8 . 在某温度时,将n mol∙L-1氨水滴入10 mL 1.0 mol∙L-1盐酸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Kw = 1.0×10-14
B.b点:c(NH3∙H2O) + c(OH-) < c(H)
C.25℃时,NH4Cl水解平衡常数为(n-1)×10-7(用n表示)
D.d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10 . 化学上常用AG表示溶液中的。25℃时,用0.100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 HNO2溶液,AG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点时,溶液中
B.N点时,
C.P点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D.25℃时,HNO2的电离常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