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某些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常用莫尔法,即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试液中的氯离子来确定氯化物的量。已知是白色沉淀,是砖红色沉淀,的平衡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在等浓度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先产生砖红色沉淀
C.在的悬浊液中滴加溶液可能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D.莫尔法选用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出现砖红色沉淀且半分钟不变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高三下学期冲刺卷化学(二)试题
2 . 溴化亚铜可用作工业催化剂,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冷水,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在热水中或见光都会分解,在空气中会慢慢氧化成绿色粉末。制备CuBr的实验步骤如下:

(1)步骤Ⅲ中用溶有SO2的蒸馏水洗涤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过程中可加少量还原Fe粉防止CuBr被氧化
B.多孔玻璃泡可以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起到充分反应目的
C.防止CuBr见光分解,步骤3过滤需避光进行
D.洗涤时,为防止CuBr被氧化需用玻璃棒快速搅拌多次以加快洗涤速度

(3)判断反应已完成的简单方法:___________
(4)欲利用上述装置烧杯中的吸收液(经检测主要含Na2SO3、NaHSO3等)制取较纯净的Na2SO3·7H2O晶体。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佳操作并排序: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⑦
①蒸发浓缩至出现大量晶体 ②蒸发浓缩至出现晶膜,冷却结晶 ③乙醇洗涤2~3次 ④热水洗涤2~3次 ⑤过滤 ⑥加入少量维生素C溶液(抗氧化剂) ⑦真空干燥 ⑧烧杯中加入100 g 20%的NaOH溶液 ⑨烧杯中通入SO2至饱和
(5)某荧光材料可测CuBr的纯度。已知荧光强度比值与Cu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关系如图。取0.1000 mg CuBr粗产品,经预处理,将其中Cu元素全部转化为Cu2+并定容至1 L。取样1 mL测得荧光强度比值为10.7,则制得CuBr的纯度为___________

2024-05-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场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下表是常温下的电离常数和的溶度积常数,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误饮的溶液会引起钡中毒,需用一定浓度的溶液给钡中毒者洗胃解毒
B.由粉末和水形成的饱和溶液中,
C.由粉末和水形成的饱和溶液常温下pH约为9.6,则溶液中存在:
D.溶液,可将完全转化为
2024-03-1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小组以、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如图为氨的测定装置(已省略加热和夹持装置)

①氨的测定:准确称取,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滴加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到终点时消耗溶液。
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配成溶液后移取于锥形瓶中,调,滴加指示剂溶液。在不断摇动下,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为砖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安全管的作用是:当A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A瓶中压力稳定
B.氨的测定过程中,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氨的测定含量将偏高
C.氨的测定接近终点时的“半滴操作”是:轻轻挤压玻璃珠下方的橡皮管,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溶液沾落,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吹洗锥形瓶内壁
D.氯的测定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

(2)滴定前,有关滴定管的正确操作为___________(选出正确操作并按序排列)。
检漏→蒸馏水洗涤开始滴定。
A.烘干
B.装入滴定液至“0”刻度以上
C.调整滴定液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D.用洗耳球吹出润洗液
E.排除气泡
F.用滴定液润洗2至3次
G.记录起始读数
(3)氯的测定过程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当溶液中的恰好沉淀完全(浓度等于)时,溶液中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时,
(4)测定过程中,溶液过低会使浓度降低,不能形成沉淀来指示终点。用相关的离子方程式解释过低使浓度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
2024-03-0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离子,常使用处理以降低其毒性。已知:
       
       
现向溶液中不断滴加入溶液至溶液体积加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将溶液改为溶液则现象为生成沉淀并且沉淀不消失
C.该实验的现象为先生成沉淀,随后沉淀消失
D.随着不断加入溶液,溶液的不断升高
2024-02-18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首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6 .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向2支盛有2mL相同浓度的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B

验证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先将注射器充满气体,然后将活塞往里推压缩体积,观察到注射器内气体颜色加深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

C

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饱和溶液,持续煮沸溶液先变成红褐色再析出沉淀先水解得胶体,再聚集成沉淀。

D

往碘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浓KI溶液,振荡分层,下层由紫红色变为浅粉红色,上层呈棕黄色碘在浓KI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中的溶解能力
A.AB.BC.CD.D
2024-02-1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化学试题
7 .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镀锌的铁板其镀层破损后,铁的腐蚀会比纯铁的腐蚀快
B.牙膏中添加氟化物用于预防龋齿是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C.燃料电池的反应物不是储存在电池内部,而是由外部供给,两电极材料可以相同
D.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常以Na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Hg2+、Fe3+
2024-01-2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探究Ksp(BaSO4)和Ksp(CaSO4)大小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Ksp(BaSO4)<Ksp(CaSO4)
B比较CH3COO、CN结合H+能力的大小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量0.1mol·L−1CH3COONa溶液和0.1mol·L−1NaCN溶液的pH测得CH3COONa溶液和NaCN溶液的pH分别为9和11,说明CN结合H+的能力更强
C探究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向试管中加入2mL0.1mol·L−1K2Cr2O7溶液(橙色),滴加5~10滴6mol·L−1NaOH溶液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说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平衡向生成CrO的方向移动
D比较Fe与Cu的金属性强弱形态相同的Fe与Cu放入浓硝酸中Cu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更快,证明金属性:Cu>Fe
A.AB.BC.CD.D
9 . 探究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浓度均为混合溶液中加入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B

取适量硫酸铜粉末溶于水,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浓氨水硫酸铜粉末溶解后显蓝色,加足浓氨水后得到深蓝色溶液氨分子结合铜离子能力强于水分子

C

将铜和浓硫酸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盛有稀盐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产生大量白色沉淀说明铜和浓硫酸反应后有硫酸剩余

D

取一段未打磨的铝条,伸入稀溶液铝条表面出现紫红色固体铝活泼性比铜强
A.AB.BC.CD.D
2024-01-12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首考12月模拟卷化学试题
10 . 研究海洋中珊瑚礁(主要成分CaCO3)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主要反应有:
反应Ⅰ:CO2(aq)+H2O(l)(aq)+H+(aq)   K1=4.5×10-7
反应Ⅱ:(aq)(aq)+H+(aq)   K2= 4.7×10-11
反应Ⅲ:CaCO3(s)Ca2+(aq)+(aq)   K3=3.4×10-9
请回答:
(1)珊瑚礁形成的总反应可表示为Ca2+(aq)+2(aq)=CaCO3(s)+CO2(aq)+H2O(l)。有利于珊瑚礁形成的环境是_______(填“温暖海域”或“冰冷海域”),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用K1K2K3表示)。
(2)海水的pH为8.0~8.3,下列有关珊瑚礁形成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A.海水中最主要的含碳微粒为
B.海水中的c(Ca2+)>c()+c()
C.的水解反应是海水呈弱碱性的主要原因
D.珊瑚礁形成的反应阻碍了的电离

(3)温室气体CO2的浓度上升,会导致海水酸化,促使珊瑚礁的溶解。科学家模拟海洋环境探究不同温度下海水中CO2浓度与浓度间的关系。已知T1℃下测得c(CO2)与c()的关系如图,请画出T2℃(T2>T1)时c()随c(CO2)的变化趋势_______

(4)工业上可用(NH4)2CO3溶液捕获CO2以减少其排放:(NH4)2CO3(aq)+H2O(1)+CO2(g)=2NH4HCO3(aq)   H。不同温度下,在同一密闭容器中充入同浓度的CO2,加入同浓度同体积的(NH4)2CO3溶液,经相同时间,测得CO2浓度如图,则△H_______0(填“>”“<”或“=”);随温度的升高,容器中CO2的浓度在T3温度下出现最低值的原因是_______

2023-12-15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浙江省舟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