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是一种原电池的装置图。请回答:
   
若溶液C为氯化铁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A、B电极材料分别为铜和银,则A、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还可制备可作为燃料使用,用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电池总反应为,a口通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若线路中转移电子,则消耗的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L。
(3)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丁烷气体完全燃烧并生成和气态水时,放出热量。每摩尔水气化时吸收的热量,试写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3-05-03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铁片与稀硫酸反应的能量变化特征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若要使该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正确选项的字母编号)。
A.改用铁粉     B.改用98%的硫酸     C.适当升高温度
II.以相同大小铜片和锌片为电极研究水果电池,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水果种类电极间距离/cm电流
1番茄198.7
2番茄272.5
3苹果227.2
(3)该实验目的是研究水果种类和___________对水果电池电流大小的影响。
(4)该实验装置中,正极的材料是___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5)当有3.25gZn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小组探究Mg与溶液能快速反应产生的原因。
【查阅资料】与致密的相比是质地疏松的难溶物。

【实验过程】
如图所示,将打磨后的镁条分别加入试管①~③中,观察到:①中镁表面持续产生大量气泡,溶液显浑浊(经检验该浑浊物为),气体中检测到;②中镁表面有极微量气泡附着,滴加酚酞试液后,镁条附近至红色;③中镁表面无明显气泡。
(1)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将②中镁条取出,加入到溶液中,观察到很快镁条表面开始产生大量气泡。综合上述实验,结合化学用语从化学反应平衡与速率的角度解释:Mg能与溶液能快速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实验可知,在水溶液中,镁表面产生的快慢取决于___________
(5)某同学根据上述结论,设计了如图左下原电池,得到了电压表数值随时间的变化(电压数值为正值时,镁片为负极)。

①50s后,铝片表面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50s前,原电池的负极为___________片(填“镁”或“铝”)。
③电压值最终变为负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 . (I)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为_______(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通入CH3OH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乙池中A(石墨)电极的名称为_______(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乙池总反应式为_______
(3)当乙池中B极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_______mL(标准状况下),丙池中析出_______g铜。
(II)氯碱工业是高能耗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节能超过30%。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交换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4)图中X_______(填化学式)比较图示中a%与b%的大小_______
(5)写出燃料电池中的电极反应式:负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
(6)当生成的X气体为2mol时,理论上通入空气的体积(标况)为_______L
2023-02-20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5 .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反应:设计的原电池如下图甲所示。
   
①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Y溶液可以是_______
②银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外电路中的电子_______(填“流出”或“流向”)Ag电极。
(2)次磷酸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已知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组成为的盐,则:
①次磷酸属于_______(填“一元酸”“二元酸”或“无法确定”)。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次磷酸是弱酸:_______
(3)某课外兴趣小组用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以下问题。
①该小组同学选用酚酞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
②该小组某一次滴定操作中,酸式滴定管的始终液面如图所示,则本次滴入的盐酸体积为_______
   
③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盐酸溶液的浓度值偏低的是_______
A.碱式滴定管末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溶液
B.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读取氢氧化钠体积时,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D.滴定前盛放盐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6 . 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利用反应,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已知:该反应中,2molHCl氧化时,放出57.8kJ的热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4molHCl被氧化时,放出___________kJ的热量。
②断开1molH—O键与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相差___________kJ【已知)的键能为498kJ/mol,的键能为243kJ/mol】
(2)反应C(石墨)(金刚石)正向反应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①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②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④1molC(金刚石)比1molC(石墨)的总能量更低
(3)把A、B、C、D4种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溢出,A、C相连时,A质量减少,B、D相连,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___________
(4)如图是某笔记本电脑使用的甲醇空气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放电时甲醇应从___________处通入(填“a”或“b”),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3-04-16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
7 . 研究大气中二氧化硫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I.二氧化硫一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可以利用大气所含的快速启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M为电池的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3)电路中每转移电子,此时消耗的体积共_______L(均换算成标准状况)。
Ⅱ.工业上常采用脱硫法处理燃煤以减少的排放,脱硫所生产的硫酸转化为硫酸铵溶液,通过电解硫酸铵溶液可制得过硫酸铵
(4)电解时,若硫酸铵溶液的浓度为,则硫酸铵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5)电解装置如图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电解过程中阴极室的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电解后所得的a溶液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
2023-02-14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人们从化学反应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s,石墨)=C(s,金刚石)△H=+1.5kJ•mol-1,则稳定性:石墨_______金刚石(填“>”或“<”)。
(2)0.5L0.2mol/LHCl溶液与0.5L.0.25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5.7kJ热量,通过该反应测得中和△H=_______kJ•mol-1
(3)合成氨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知,N-H键的键能(1mol气态分子离解成气态原子所吸收量,其单位为kJ•mol-1)为_______kJ•mol-1,反应N2(g)+3H2(g)=2NH3(l)△H=_______kJ•mol-1
   
(4)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空气中的HCHO,工作原理如图:
   
在该装置中Pt电极b为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OH-离子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填“a→b”或“b→a”);Pt电极a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该装置中KOH浓度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23-05-31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化学试题
9 . 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
Ⅰ.氢能是理想的能源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太阳能催化光解水是制备的方法之一,其原理如图1所示,光解水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为光能转化为_______
   
(2)在高温时,水蒸气与灼热的炭反应也能制得。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产物的总能量
b.该反应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c.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都是常用的燃料。完全燃烧生成时,放出的热量分别为。相同质量的这三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Ⅱ.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片、铜片插入浓中组成原电池,装置如图甲所示,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后,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
   
(3)后,原电池的铜片是_______(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溶液中的_______(填“正”或“负”)极移动。
2023-05-0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10 . 为验证不同化合价铁的氧化还原能力,利用下列电池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装置中,盐桥连接两电极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阴、阳离子不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且电迁移率(u)应尽可能地相近。根据表中数据,盐桥中应选择_____作为电解质。
阳离子u×108/(m2•s-1•V-1)阴离子u×108/(m2•s-1•V-1)
Li+4.07HCO4.61
Na+5.19NO7.40
Ca2+6.59Cl-7.91
K+7.62SO8.27
(2)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可知,盐桥中的阳离子进入______电极溶液中。
(3)电池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铁电极溶液中c(Fe2+)增加了0.02mol•L-1。石墨电极上未见Fe析出。可知,石墨电极溶液中c(Fe2+)=______
(4)根据(2)、(3)实验结果,可知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因此,验证了Fe2+氧化性小于______、还原性小于______
2023-02-1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105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及原电池的设计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