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子结构与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7 道试题
2 . 碲(Te)是一种重要的稀有分散元素,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航空、电子等领域。以某冶炼厂的湿阳极泥(含水26%,主要含锑、砷、铅、铋、银和少量铜、碲等)为原料回收碲的流程如下:

已知:氧化还原电位可用来反映水溶液中物质表现出来的氧化还原性,用E(氧化态/还原态)表示。E越高,氧化态的氧化性越强,E越低,还原态的还原性越强。若电解时控制电位高于E,则其氧化态不能被还原。相关物质的氧化还原电位(E)如下表所示:
物质
氧化还原电位(E)/V0.3420.5680.16小于0.16小于0.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原料预处理可采用干燥箱中加热氧化或自然堆放氧化(四天以上)两种方式,两相比较,后者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氧化后的原料还需粉碎、过筛,目的是___________
(3)浸出时,所得滤渣主要含铅、银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添加可显著提高碲和铜的浸出率,说明预处理后的原料中仍存在低价态的碲和铜,写出转化为而被浸出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电解时为防止除Te以外的单质生成,需控制电位的范围为___________;加入饱和溶液还原可减少电能消耗并防止阳极生成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碲可用于制备半导体材料碲化锌,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坐标。A点碲原子坐标为,C点锌原子坐标为,则B点锌原子坐标为___________。若Te的原子半径为rpm,碲化锌晶胞中面心与顶点的碲原子相切,晶体的密度为,则阿伏加德罗常数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2024-05-1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二轮复习检测(二模)理综试卷-高中化学
3 . 长周期元素M的一种配合物对某些有机反应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其结构可用下图表示,其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短周期元素,M和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M
B.电负性:Y>X>W>M
C.W、X、Y、Z均为元素周期表中p区元素
D.该配合物中X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2024-05-1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二轮复习检测(二模)理综试卷-高中化学
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每个小黑点代表一个电子
B.某基态原子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可能为
C.电子构型为[Ar]3d104s2的元素是过渡金属元素
D.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1s22s22p2转变为1s22s12p3时,碳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
5 .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血红蛋白中含有Fe2+,CO易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稳定的配合物而使人中毒,写出铁离子(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有多种等电子体,其中常见的一种分子是________。利用CO可以合成化工原料COCl2、配合物Fe(CO)5等,已知一个COCl2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都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则一个COCl2分子内含有_____个δ键,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Fe(CO)5等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CO和铁,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
(2)A、B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依据下表数据,回答问题:
电离能/kJ·mol-1I1I2I3I4
A9321 82115 39021 771
B7381 4517 73310 540
写出A原子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Al原子的第一电离能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38 kJ·mol-1,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一种镍(Ni)镧(La)合金储氢后的晶胞结构图。该合金储氢后,含0.5mol Ni的合金可吸附氢气的体积(标况)为_______
   
2014-12-29更新 | 4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6 . 已知:A、B、C、D、E、F六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属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E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单质的熔点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最高;F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F2O和黑色的FO两种氧化物。
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原子的M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A的简单氢化物分子极易溶于水,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4)E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
(5)F的高价离子与A的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配位数为______
(6)A、F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______;(黑色球表示F原子),已知紧邻的白球与黑球之间的距离为a cm, 该晶胞的密度为______g/cm3
2016-12-09更新 | 72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化学试卷
7 . 实验室以含钴废料(主要成分是CoO、Co2O3,含少量Fe2O3、Al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oCO3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酸浸”后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含有Co2+、Fe2+、Al3+等。
②有关沉淀数据如表(完全沉淀时金属离子浓度≤1×10-5mol/L):
沉淀Al(OH)3Fe(OH)3Co(OH)2
恰好完全沉淀时的pH5.22.89.4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钴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在“酸浸”之前,先要对含钴废料进行粉碎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
(2)“酸浸”时需通入SO2,其中SO2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由于“酸浸”时,溶液中会产生Fe3+,写出SO2与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氧化”流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常温下,若浸取液中c(Co2+)=0.1mol/L,则“调pH除杂”时需调节溶液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_。(加入NaClO3和Na2CO3时,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
(5)“滤渣II”的主要成分为______
(6)“一系列操作”为过滤、洗涤、干燥,其中过滤所需要的硅酸盐材质的仪器有_______
(7)将得到的CoCO3固体在空气中加热,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如图所示,则500~1000℃时,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4-04-0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8 . 结构是预测物质性质的重要依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负性:Cl>S>PB.热稳定性:
C.第一电离能:N>O>CD.酸性: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弥勒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
14-15高二上·山西朔州·阶段练习
9 . 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①3d轨道的能量和4s轨道的能量;②同一电子层中第一个p轨道与第二个p轨道的能量;③2s和3s的轨道半径;④同一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⑤F元素和O元素的电负性;⑥Mg元素和Al元素的第一电离能;⑦H原子和H离子的半径
A.①⑤⑥⑦B.②③⑤C.②④⑦D.全对
2016-12-09更新 | 1106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已知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C原子的L能层中都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C、D同主族。E、F都是第四周期元素,E原子核外有4个未成对电子,F原子除最外能层只有1个电子外,其余各能层均为全充满。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1)基态E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____,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_______
(2)E3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
(3)DCl2中D原子采取的轨道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VSEPR模型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与DAB-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合理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E(AB)63检验E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F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F的原子直径d= 0.256nm,求1cm3 F中,含有F原子的个数约为_______________个。(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16-12-09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四)理综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