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5 道试题
1 . 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分离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炔中的硫化氢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乙烯酸性:醋酸>碳酸>硼酸
A.AB.BC.CD.D
2010·北京丰台·一模
2 . 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某活动小组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1)实验目的:分析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①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写出加热条件下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活动小组预测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降低,可能还会有氢气产生,为进一步确认气体的成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2)实验目的:检验气体的成分。
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品红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碱石灰。
仪器如下图(可重复使用,可根据需要取用);

①连接仪器。将装置的字母填入□内,并将试剂名称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可不填满)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②若混合气体中含有氧气,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实验目的:确定产物的含量。
①若混合气体中含有SO2和H2,为测定混合气体中各成分含量,需收集的数据有_______
②若反应后烧瓶中溶液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Fe2+、Fe3+,其中检验是否含有Fe3+可采用的试剂为_________;如果该过程中共消耗了11.2g铁,反应后的溶液能吸收标准状况下1.12L氯气,则原溶液中含有Fe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
2016-12-09更新 | 98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0年高三一模(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3 . 某化学小组探究硫酸铁铵的反应。
实验操作现象
向2mL溶液(pH=2.03)中逐滴加入溶液迅速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和大量气泡;继续滴加,当气泡量明显减少时,试管口的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开始逐渐变蓝
向2mL溶液(pH=2.03)中逐滴加入溶液溶液立即变棕红(无丁达尔现象),继续滴加溶液至过量,溶液依然为棕红色,放置两天无明显变化
已知:(棕红)
(1)①实验Ⅰ中产生红褐色沉淀与气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由实验Ⅰ可得出与结合的能力:___________(填“>”、“<”、“=”)。
(2)资料显示,可以氧化。针对实验Ⅱ中的现象,小组同学又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现象
向2mL溶液(pH=1.78)中加入0.5mL溶液溶液立即变棕红色,约2小时后,棕红色变为黄色,检测到
向2mL溶液(pH=2.03)中加入0.5mL溶液溶液立即变棕红色,约5小时后,棕红色变为黄色,检测到
①实验Ⅲ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结合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Ⅱ、Ⅳ中现象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3)针对实验Ⅲ、Ⅳ的现象差异,小组同学提出猜想:pH影响了的氧化性或的还原性,并实施实验。
实验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

1.按如图搭好装置,接通电路,电压表读数为0.6V;
2.向a电极附近滴加3滴10%稀硫酸,电压表读数不变;
3.向石墨电极附近滴加3滴10%稀硫酸,电压表读数变为0.5V。
①a、b分别是___________
②结合电极反应解释步骤3中电压表示数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
③补充实验Ⅵ:向实验Ⅱ得到的棕红色液体中加入3滴10%稀硫酸,棕红色迅速变黄,检测到。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实验Ⅵ中氧化还原反应明显加快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实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_有关。
2024-05-22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实验小组对NaHSO3溶液分别与CuCl2、CuSO4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装置试剂x操作及现象
I

1 mol/LCuCl2溶液加入2mLCuCl2溶液,得到绿色溶液,30s时有无色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上层溶液颜色变浅
II1 mol/LCuSO4溶液加入2mL CuSO4溶液,得到绿色溶液,3分钟未见明显变化
已知:Cu+[Cu(NH3)2]+(无色溶液)[Cu(NH3)4]2+(深蓝色溶液)
(1)推测实验I产生的无色气体为SO2,实验证实推测正确:用蘸有碘水的淀粉试纸接近试管口,观察到蓝色褪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对实验I产生SO2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假设:
假设a:Cu2+水解使溶液中c(H+)增大;
假设b:Cl-存在时,Cu2+反应生成CuCl白色沉淀,溶液中c(H+)增大。
①假设a不合理,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
②实验表明假设b合理,实验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I、II,根据半反应就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提出假设:Cl-___________
下述实验III证实了假设合理,装置如下图。

实验方案:闭合K,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至“X”处;向U形管___________(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
(4)将实验I的溶液静置24小时或加热后,得到红色沉淀。经检验,红色沉淀中含有Cu+、Cu2+
①通过实验IV证实红色沉淀中含有Cu+和Cu2+
实验IV:证实红色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深蓝色溶液的原因:_____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实验IV不足以证实红色沉淀中含有Cu2+,设计实验IV的对比实验Ⅴ,证实了Cu2+的存在。实验V的方案和现象是:___________
2024-05-02更新 | 59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5 . 研究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加持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
装置编号试剂a现象

4mL浓硝酸(过量)铜片完全溶解,溶液变绿,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
4mL稀硝酸(过量)铜片完全溶解,溶液变蓝,液面上方气体呈浅红棕色。

(1)实验Ⅰ产生红棕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实验Ⅱ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对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而实验Ⅱ所得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提出猜想。
查阅资料:i.溶于浓硝酸后呈黄色;
ii.是弱酸,不稳定。
猜想一:溶于浓硝酸,与蓝色溶液混合而呈现绿色。
猜想二:电离出的结合为(绿色)。
①向浓硝酸中通入,现象是___________,滴加少量蓝色溶液后呈绿色,证实猜想一合理。
②研究猜想二是否为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实验如下。

Ⅰ.证明溶液A中含有的证据是___________
Ⅱ.向溶液B中滴加少量硝酸,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结果表明,猜想二不是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024-04-2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6 . 小组同学为探究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现象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红棕色并逐渐消失
打开弹簧夹,通入,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具有___________性。
(3)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同学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足量饱和溶液,其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大量白色沉淀少量白色沉淀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分别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
(4)合并(3)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024-04-2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7 . 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
资料:i.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成(棕黑色)、(绿色)、(紫色)。
ii.浓碱条件下,可被还原为
iii.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序号IIIIII
物质a5%NaOH溶液40%NaOH溶液
通入前C中实验现象得到无色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通入后C中实验现象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B中试剂是___________
(2)通入前,II、III中沉淀由白色变为棕黑色,补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I、II通入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
___________
②在碱性条件下二价锰可以被氧化到更高价态。
(4)根据资料ii,II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氧化为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___________,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②针对原因二小组同学做如下探究:
序号IVV
操作取III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溶液取III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水
现象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缓慢加深
IV中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III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③分析IV、V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4-15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取SO2并验证其性质。

(1)盛装70%H2SO4溶液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段液柱,若___________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2)A中如果用浓硫酸和铜反应,也可制得SO2进行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多少判断SO2生成的快慢,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___________(填代号)。
a.蒸馏水       b.饱和NaHC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OH溶液
(4)C试管中的试剂可以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现象为___________
(5)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试管D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实验:
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合理的是方案___________(填“I”“Ⅱ”或“Ⅲ”);SO2通入试管D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装置E的作用是做安全瓶,防止F中的液体倒吸入D中,装置F中为___________溶液。
2024-03-27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如下原理探究氯气的某些性质反应原理:

(1)A中产生现象是______,甲同学认为是与水反应产生某新物质的结果,写出其中发生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乙同学则认为A中的现象不足以说明白色沉淀是与水反应产生新物质的结果,理由是______
(2)B和C中出现的不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装置D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E是尾气吸收装置,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丙同学将充分吸收了尾气之后的吸收液拿来做实验,向吸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制漂白粉,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漂白粉需要密闭保存,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丁同学取漂白粉的溶液来做实验,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请推测白色沉淀为______(填化学式).
2024-03-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某实验小组探究过量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
提出猜想:
已知:ⅰ.
ⅱ.

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及内容

实验现象

步骤1

反应结束后,A中生成红色固体,C无明显变化

步骤2

将A中混合物过滤,洗涤所得固体,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振荡无明显现象

步骤3

取步骤2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向稀溶液中加入稀氨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
B.步骤3目的是检验反应后溶液中是否存在
C.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挥发的甲酸,防止干扰CO的检验
D.该实验中,过量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可能发生的反应为:
昨日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关村中学高三下学期化学学科练习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